佛弟子文库

生漏梵志皈依佛本缘

2016/07/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漏梵志皈依佛本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位名叫生漏的修行梵志来到园中,恭敬顶礼佛足后,坐在一旁。当时,梵志向佛陀请法:“世尊!请问是什么因缘与作为,使得百姓流离、人民减少,甚至亡国灭种?让曾经繁荣的都城,如今只剩断垣残壁,昔日人民集聚之处,转眼今日成了荒草土丘?”

世尊回答:“梵志!由于当地人民多行非法之事,导致过去的城邦如今变成废墟,本来人民聚集的繁华城市,今日成了杂草丛生的荒丘。因为当时的人们生性悭吝贪婪,爱欲烦恼炽盛,导致风雨不调,农作物无法成长,因此街上满是饿死的灾民。梵志当知!由于这些因缘,使得一个国家民生凋残,走向衰败。”

“再者,梵志!因为人民多做违背天理、法纪之事,进而招感雷、电、霹雳等大自然的灾害,天降冰雹、暴雨残坏农作谷苗,当时人民因而丧命者不计其数。”

“梵志!这些人民多做非法之事,彼此恶性竞争,或拳脚斗殴、或投掷瓦石等凶器互残丧命。所以,当人们已惯于违法斗争,不再安居乐业,社稷动荡不宁,便引起国家之间兵戎相见,战火四起,无数众生横死于战火刀箭下。梵志!由于此等恶业因缘,让民生萧条,国势衰败。”

“还有,因为百姓们目无法纪,护法善神不再庇佑,于是灾难乘虚而入,使得人们或遭逢困厄、或疾疫肆虐,导致长卧在床。除了少数痊愈之外,多数都因罹患疾疫而病亡。梵志当知!由此因缘,让国家人民萧条,国势由强盛转向衰败。”

生漏梵志听闻佛陀的开示,说道:“世尊!您一语道破一个国家从鼎盛转向衰败的因缘,实在是如您所言,昔日繁华的城镇,今日已经毁灭,本来人民聚集之处,现在已成荒草土丘。因为人们常行非法之事,心生悭贪嫉妒,进而造作邪业,便招感风雨不调,五谷不熟、人民不丰。贫困的生活让更多百姓为非作歹,于是天降灾变,摧毁田里的谷苗农作,饥困的百姓更加贪婪无厌,使得国王也不安宁,上下相争动摇国本,在各地兴兵互相攻伐,战亡的军民难以计算,大片国土沦丧进而荒芜,难民流离失所。”

“世尊!您的开示真是圆满而深入人心,一切的灾患皆由违法丧义的恶行所招感。正如同盗贼被官兵捉到后便处以死刑,贼人起了偷盗之心为因,伏法受刑是果;因为邪业日益丛生,让非人等众生正好乘虚而入,由此因缘便得命尽,因而人民大幅减少,所以城廓荒无,无人居住。”

“世尊!今日所闻获益匪浅,您的智慧法语,犹如让眼盲者能够重见天日,在幽暗中得到光明,引导我们归向正道。我今听闻佛陀所开示法要,发愿皈依佛法僧三宝,受持五戒成为佛陀的在家弟子,尽此一生不再杀生。”

“世尊!我所乘骑的象马是为波斯匿王、频毗娑罗王、优填王、恶生王、优陀延王等诸王祈福所得到的赏赐,但如今我已皈依成为佛弟子,我将不再乘象骑马。当我偏袒右肩时,恳请世尊接受我的礼拜!假设在路上行走时遇见您,恳请佛陀慈悲接受我的礼敬,以表恭敬。”

世尊慈悲应许生漏梵志的请求,于是生漏梵志满心欢喜地对世尊说:“我愿皈依佛陀,唯愿世尊允许我成为受持五戒的在家弟子。”

佛陀并进一步为生漏梵志渐次阐明佛法,令其心生欢喜。生漏梵志闻法后起身告退离去,满怀法喜,依佛所教如实修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六`等见品第三十四(一○)》

省思:

世人长迷不识因果,起贪瞋痴之心念、犯杀盗淫妄之行,在起惑、造业、受苦的轮回中循环不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外境,唯心所现,世间的天灾地变正是内心贪、瞋、痴三毒所招感。明白此理,应当时时让这念心回复清净,断恶修善,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心净则佛土净”,人人如此则天地风调雨顺,世界太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一位妇产科医生迟到的忏悔

我是一个自医学院毕业就开始从事妇产科工作整整三十年...

碰到紧急关头要记得佛号

念头一起来就是佛号,碰到紧急关头也是这个佛号。这个...

四种人的苦与乐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为比丘们开示:世间之...

狗转人身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好,各位有缘吉祥。 欢迎大家来到道场白...

命运只是因果报应的日程表而已

我们时时处处都在受果报,时时处处又不断在种因、在结...

有一念的大悲心,就可感得无边的果报

种种的方法,个人的用心不同,经常用这个心,你就是菩...

贪污慈善捐款会有什么果报

今人多不知因果,光绪二年,吾乡凡出头散赈之人家,无...

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原文: 经言:万法唯心。错会者,谓无心则无因无果,故...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波尔尼仙人的故事

佛陀涅槃后的五百年,有位阿罗汉从迦湿弥罗国,来到犍...

供养烧饼的女孩

佛陀僧团里,出家人必须每天出外托钵乞食,表示上乞佛...

【佛学漫画】八正道

能在日常的生活中真正践行善法,才是为自己铺设的最佳...

逆境恶缘也是帮助我们成道的善知识

一日,净饭王往诣佛所,见到迦叶一千人等诸沙门形体枯...

【佛教词典】蚌蛤禅

禅林用语。蚌开口始见内脏,比喻呈露宗师家真面目之禅...

【佛教词典】鞞罗羡

(人名)鞞罗羡那之略。国王名。...

很恐惧死亡,该怎么办

问: 妹妹身体不好,总恐惧死亡怎么办?为什么她放不...

有此三淫,当受三途苦报

淫因者,无量劫来,行淫之事,纳识田中,爱水润生,今...

南海普陀山灵感故事三则

普陀山自从开山以来,已有一千多年,从没有听说过什么...

两鬼争尸的故事

优波鞠多尊者,有一天,有一个人,有个年轻人,要拜他...

学佛修行人应有的心态

蕅益大师开示曰: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

对别人产生反感厌恶,是我们过去的恶业所感召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折射。佛教中说,依报随...

学佛的目的与任务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

放下自作多情所捏造的妄想

佛印禅师有一天跟苏东坡在散步的时候,看到一个少妇走...

世间三种最胜香

过去,佛陀居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

生活中的最佳食物

健康就像一座天平,天平的一端是你的饮食习惯,天平的...

说闲话之害

闲话,既曰闲话,有时是一种废话、空话、谎话,甚至是...

如是相续念佛在心,能办一切净因功德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