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身病心不病

2011/0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在拔祇国尸牧摩罗山鬼林的鹿园弘法时,一位名为那忧罗公的长者前来顶礼佛陀,并且禀告佛陀:‘我现在年老多病,非常忧恼,祈愿佛陀开示,让我们获得永恒的安稳。’

佛陀开示长者:‘如你所言,这色身有许多病痛,怎能依靠!不过就是个臭皮囊。你应该晓得,有些人只知道依靠这个色身,享受短暂的快乐,实在是愚痴,有智慧的人是不会这样的。所以,心生病了,就要治心,你应当要学习这个道理。’

长者听了开示,恭敬顶礼佛陀后离去。长者心想:‘舍利弗尊者的住所离这儿不远,我可以到那里去请教尊者佛陀所开示的意义。’这时,舍利弗尊者正坐在树下打坐,那忧罗公来到尊者面前,顶礼后退坐一旁。

舍利弗尊者问长者说:‘你的容貌和悦,整个人看来安详舒泰,一定有什么因缘。请问你先前是到佛陀那里聆听开示吗?’长者回答:‘是啊!我之所以看起来祥和愉悦,正是因为刚才听了佛陀的甘露法语,所以身心清凉。’

舍利弗尊者问:‘请问您听到什么甘露法语,滋润了你的心灵?’长者说:‘我请示佛陀,自己年老多病,非常痛苦,希望能听闻佛陀开示,获得安稳。佛陀开导我说:“色身有许多病痛,怎能依靠!不过就是个臭皮囊。有些人只知道依靠这个色身,享受短暂的快乐,却要遭受无尽的痛苦。由此体认,虽然色身避免不了病痛,但我们可以让心不生病。”’

舍利弗尊者又问:‘您有进一步请示佛陀什么是“身有病、心无病”吗?’长者回答:‘我没有继续详问。尊者您一定了解其中的道理,希望您能慈悲开示。’

舍利弗尊者说:‘凡夫不亲近圣人,不听受圣人的教导,不顺从圣人的训诲,也不亲近善知识,不跟随善知识一起学习。他们把地、水、火、风四大暂时聚合的色身,当作是永恒不变、独一无二、拥有主控权的自己。认为色身是我的、我就是这个色身。然而色身衰老病变,各个器官机能无时不在变化,在这当中执着有我,就会愁忧苦恼。痛的感受、想法、心念、意识都执着有我。色、受、想、行、识之五蕴和我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然而五蕴分分秒秒都在生灭变化中,执着有我,就有许多愁忧苦恼,像这样就是“身有病、心亦有病。”’

长者问舍利弗尊者说:‘怎样才能使身有病而心无病呢?’舍利弗尊者回答:‘长者,我们应向圣贤请教修行的法门,多亲近善知识,多跟善知识一起学习。他们不会把这个四大、五蕴暂时聚合的色身,当作是永恒不变、独一无二、拥有主控权的自己。也不认为色身是我的,我就是这个色身。虽然色身会衰老病变,各个器官机能无时不在变化,但我不在其中,所以不会愁忧苦恼;不会把痛的感受、想法、心念、意识执着是我的,知道五蕴非实有,所以不应种种生灭变化而忧愁苦恼,像这样就是“身有病而心无病”。所以,长者您应该如此学习:不执着四大假合的色身,也不执着虚妄不实的意识心,就能远离忧愁苦恼。’那忧罗公听了舍利弗的开示,心开意解,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六》

省思

人从小到老、到死,每一个过程、每一年、每一个钟头、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当中,只有能知痛痒、冷热的这念心不生亦不灭、不去亦不来、不垢亦不净,这个才是真正的自己。唯有依这念真心起修,时时不离这念心,人生才能时时安稳,远离痛苦烦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我法皆空时,百病还能不皆消除吗

人生,真是百病缠身。身体上的病,从医院里所谓的内科...

体悟病的价值

人食五谷杂粮焉有不生病之理?人病了,经过医治之后,...

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

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

【推荐】肺癌晚期的父亲念佛往生

我的父亲,一位慈爱祥和、意志坚强、博学多才、倍受家...

多生欢喜,莫生烦恼

一般社会上讲精神战胜物质,佛教讲心生种种法生,心灭...

印光大师:遇到灾难病苦时念观音圣号

● 问: 如果遇到危险急难时,恐怕不能同时念诵各咒,...

出家人给众生治病收费是否合适

问: 法师给众生治病收费是否合适? 大安法师答: 一个...

证严法师《生死自在处红尘》

有一次我到慈济医院探视病患时,有位护士小姐跟过来说...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劫盗分财喻

昔日印度经常发生洪灾,各地民不聊生,有些人为了养家...

唐代高僧慧日慈愍三藏法师

我们中国佛教弘扬中,最能够落实到行处的,就是禅宗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佛家有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

玄奘西行得佛菩萨慈悲加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

【佛教词典】摄僧无场大界三相

亦名:无场大界三相、界之三相、大界三相 子题:界标、...

【佛教词典】览

悉昙字 (raj)。又作滥。乃 (罗字,为五大中火大之种...

佛教法语

1.说柔软语,作慈悲事;行忍辱法,修大乘道。 2.爱欲...

上智不如下愚,老实方获利益

【弟以阐提出家,自揣根性庸劣,罪业洪深。故于宗教二...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四、中道

壹中道的意义 佛世时,有一位比丘,名二十亿耳,出家...

学佛人不应偏重求知,而忽略力行

普通人研究佛教,多偏重求知,忽略了力行,这也是众生...

不肯坐下的弥陀慈父

我们看阿弥陀佛接引像他都是站着的,为什么他不坐?众...

常修梵行,为了临终一念

特别要注意临命终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愿非常重要,那个...

圣严法师《如何和不喜欢的人相处》

中国人常说的人缘,日本话称为人气。例如,有的明星在...

这个「想」对我们影响是很大的

我们今天每一个人都有五阴。从造业的功能而言,五阴当...

佛在你那儿睡着了

师父说:什么是佛?可以有很多种答案,那我试举一种。...

如何吃素及吃素与学佛关系

先略说素食的功用,以澄清素食与佛教之关系。素食指不...

末法众生净土法门最契机

梦东禅师即莲宗第十二祖彻悟大师。大师早年参禅得悟,...

大安法师:精进念佛后为什么家庭和事业更不顺

问: 原先不怎么精进念佛事事顺利,从今年我每天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