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唐代高僧怀感大师

宏海法师  2019/04/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唐代高僧怀感大师

在佛教的教法中,净土法门是貌似简单、容易,几乎没什么道理,支撑的也就是净土的“三经一论”而已。(注:三经指《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一论指《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略称《往生论》)。

但是净土的教理又是极其深邃的,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引得其他宗派的祖师,除了净土宗的专属祖师外,很多宗派的祖师都抵挡不住,要去修学一下,很多是这样入到净土法门来的。

我们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叫怀感法师。他也是对于净土的理论研究很多,比如说他提出了,“有相念佛”“无相念佛”。我们都知道“无相念佛”,就是念佛的法身,以“无相观”来念阿弥陀佛的法身,见的不是有形有相的这个事相,现象上而言,而是见的什么?无为的理体。讲起来很深刻,这需要我们慢慢去体悟。那我们更多能引起共鸣的就是“有相念佛”,就是真的用我们的心念去观,或者去忆念阿弥陀佛的清净色身,极乐世界的庄严国土等等,诸如此类。怀感法师也把它做了一个判别。

另外,他还提到了一个,叫“定念佛”“散念佛”。他认为说“定念佛”就是要入念佛三昧,哪怕你从凡夫一直到登地的、十地的菩萨,都是这么一路修过去,深深地摄在大的禅定中来念。但是我们更多的人,几乎处于“散念佛”,就是说一天对于阿弥陀佛的名号,你只要念起来,那么也不计较说能念多少,甚至你在做事的时候、工作的时候,行住坐卧一切时中,都可以念起来。

甚至他认为说,现代的到他那个时代,大部分都是以“散心念”,来成功往生的。这就是我们常讲到净土有一个特色,叫做“不废世间法而成就佛法”,这是怀感法师的一种思想理论。

可是我们要知道,你理论再多,还是要有信仰和行持来把它撑满,进行实践。所以怀感大师,最终还是受善导大师的教化,他当时是长安千福寺的一个沙门。他这个人物的性格是非常刚坚,也就是很有韧劲,行持也很好。但是一开始,怎么也信不起来净土法门。给他怎么讲,他就没有感觉,虽然大家都说他修持好,就是不信净土,我想在现实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

后来就是说去参拜善导大师,让他参与念佛,念佛到道场里一块去念。念了三七二十一天,也没念出来个啥境界,觉得一无所获。他这个性格刚到什么地步?就想自己绝食死了算了,说“这么用功,克期取证,也没见着个眉目”。

善导大师就阻止了他,跟他说,“你好好念,念到一定的地步,会有好境界出现”,让他精进勇猛。果不其然,又这样精进了三年以后,终于念到阿弥陀佛的白毫相现前了,也就是入到相应的境中,最后他自己也是,由一个完全不信,通过真实的实践,临命终的时候,感到佛来迎接,合掌向西,往生西方。

所以我们常念到说: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这都是正事。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大乘善根界」与「二乘种不生」

这个二乘种不生是出在天亲菩萨《往生论》。《往生论》...

【推荐】能往生的人的资格是什么

问日: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推荐】净土祖师们提倡的念佛方法

十念法: 唐善导大师说十念法是念够十句的佛号。北魏昙...

【佛学漫画】骄慢的怀疑

念佛!阿弥陀佛全部的功德都在这句名号里面我们只要称...

四位比丘尼的往生事迹

彭际清居士说:在我的家乡吴县,十多年来往生有证明的...

极乐世界的往生者有重量吗

问: 佛经中有描述,极乐世界的地面有落花,诸上善人踩...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念佛篇)

净土宗目前念佛的人,最大的问题点就是只重数目而不重...

法显大师历时十五年的西行求法之旅

大愿力行无胆怯 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 这是《佛...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九色鹿

从前,有一只珍奇罕见的九色鹿,常在恒河边饮水吃草。...

高僧「马喝奈」的故事

太白顶西边有个虎山,那是白马寺海德老和尚出家的地方...

微不足道的小砝码

那还是好几年前,淼镇新开了一家玩具店,主要经营一些...

临终恶习突现 助念劳而无功

下面要讲一件真实的事情,来和大家互相勉励,我们内心...

【佛教词典】开讲

(杂语)始开讲释也。讲座之初日。对于解讲或满讲而言...

【佛教词典】四加行

(术语)于大乘法相宗以暖等四善根为五位中加行位,故...

如何做好临命终时的准备

从唯识的角度来观察人生,我们知道唯识的整个生命的因...

印光大师文钞中有关不能往生的例子

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 (与...

心无分别时,敬僧功德就圆满了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这会儿呢,从山下爬到佛顶山...

守节而显名

唐朝名相狄仁杰,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年少时,十分英...

真明白布施的道理了,就不会等

每个人的心是一块田,自己种什么,就得什么样的果。起...

八关斋戒是对居士所施设的戒法

八关斋戒也是针对居士所施设的一个戒法。是在五戒的基...

虚云老和尚最后的遗言

虚云老和尚上在云居山茅棚示寂,遗言开示: 农历九月...

抽烟对外貌的十五大危害

抽烟对健康损害多多。一照镜子您就能看出来!如果您抽...

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在佛门中,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宜合法,就是礼仪。僧...

净土法门具体怎么修法

净土本可无修,修是因为众生迷失真心才不得不有种种法...

如何解决往生的最大障碍

从净土宗的观点来看,对我们往生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贪...

不死种子

从前印度的弥兰王请教 那先比丘 :人死后有来生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