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佛和文殊菩萨应化人间的故事

2011/03/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唐朝法顺和尚,是长安万年社氏之子,又叫做杜顺,乃社如晦的族长。他在少年时代就受到随文帝的器重,每个月都赐给月俸供养。

非常不可思议的,凡是有病的人,不论其病情如何,只要是和尚面朝着他坐着,没多久病就会好了。 甚至于有一生下来就耳聋的,和尚召唤他到跟前,和他谈了几句话,耳朵就能听到声音。有的天生哑巴口不能言,和尚对他说了一些话,他就可以开口讲出话来了。 甚至颠狂的疯子之类,和尚叫人带他来,面对他禅定,不用多久,疯颠的人也就不疯了。

有时候,临着溪水的急流,随行的侍者看溪水湍急,这样急的流水,要是涉足过去,恐怕会站立不稳被水冲走的,但和尚说:“你们不用怕!” 他亲自引领众人涉水,这个急湍的水就断了流,变成温和的潺潺流水了,这样的神迹实在是人们想像不到的。

和尚对自己的神异事迹从不放在心上,他研究华严深得法要,隋文帝为了敬重他,常常请他入宫殿里,说是会为宫中带来详和之气。宫中皇亲国戚所有贵人都像是供养活佛一般的尊重法顺和尚。

到了唐太宗即位,有一日召见他:“大师!我染上了暑气非常不舒服,您一向有广大无边的神力,不知您有什么办法可除去我的病患呢?”

和尚回答:“圣上的崇高德行寰宇都知道的,这区区的病情有什么好耽忧的呢?如果要让病早点好,您必须颁下圣旨,大赦天下,以此功德,圣躬自然会安好的。”

唐太宗就依照他所说而大赦天下,恩泽了许多的囚犯,得到民心的爱戴,果然病体就好起来了,太宗病好以后,就给和尚对了一个称号叫“帝心”。

法顺和尚证入法界观,专弘华严宗。

他的门下,智俨尊者是其高足,传承了他的衣钵,是为二祖。另外,他有个弟子叫智冲,有一日拜别和尚:“上人!我要往五台山,礼拜文殊大士!”

于是和尚交一密封信给智冲说:“贤徒!要是你见到了大士,可拆开此信来看,记住了啊!”

“弟子遵命!”

到了五台山,走遍了深林幽谷,景色奇伟,一如想像,偶然间见到山上有位老翁,那老翁对智冲说:“看你急急忙忙,很辛劳的在这偌大的山野里赶路,到底为了什么呢?”

“您问这个呀,不瞒您说,我是想在此深广名山之中,求见文殊大士的呀!可是找来找去都没有见着,不知道大士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如果您知道的话,请告诉我吧!”

老翁就很客气地回答他:“原来你找他呀!据我所知,文殊大士去长安弘法已经很久了,到现在大概还没有回来呢!你到这里来想要见他,恐怕是白跑一趟了。”

于是,智冲恳求地说:“慈悲的老人家!请您告诉我,想来您必然知道大士的下落才对,求求您指示,我感激不尽!”

“好吧!既然你一片诚心,我就直说了,你所要找的大士,就是法顺和尚!”

智冲一转个身,老翁就不见了,这时候智冲打开了密信一看,里面留了一首偈:

“游子漫波波,台山历土坡,文殊碉这是,何更问弥陀?”

意思是说:无知的游子漫游跋涉,在五台山历尽了千辛万苦,其实文殊就在这儿,又何必再去问弥陀?

原来山上的老人乃是弥陀的化身啊!

智冲急忙地赶回了长安城,那时法顺和尚--亦即文殊大士的化身,已经舍报安然示寂了。当时是贞观十四年五月间的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念佛时该如何观想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

【推荐】不要低估无始劫来妄想的力量

有些人说,我们念佛就好,干啥要调伏呢?问题是我们内...

善根深厚的人,不会投生在这个世间

念佛不是要等的,这个因循等待可能就耽误了我们自己。...

持名念佛每天至少要念多少声佛

问: 净土主要是持名忆佛拜仟,但我们平常要上班的时...

要怎么样忆佛念佛才会去佛不远

问: 这样的话,日常修行当中,要怎么样忆佛念佛才会去...

念了一辈子,也没念出往生的善根

因果同时 这个是在讲菩萨修善。一个人没有成就心中的妙...

圣凡二力彰显净土景观

一、圣凡二力彰显净土景观 阿弥陀佛以本愿威神之力,流...

【推荐】把握机会此生务必往生净土

比如贩东西的人,花一钱成本,赚得两钱,就定会自生欢...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推荐】佛佑中阴往生——德文法师的往生纪实

东林寺丈室衣钵德文法师,于2024年1月22日23时12分,在...

心灵的漏洞

许多年前,有个求道的年轻人,为了获悉人生的道理,不...

楼上磨刀

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谁不愿往上爬呢?没有衣食住的时...

学佛之本,立愿为先

有一位刚学佛不久的信徒,在《劝发菩提心文》上看到金...

【佛教词典】全分戒

(术语)于五戒乃至具足戒等全分受持之戒也。...

【佛教词典】成就法鬘

梵名 Sādhana-mālā。又作成就法集(梵 Sādhana-sa...

舍掉现在才能得到未来

一个菩萨的转变,他的转变是全面性的转变,色受想行识...

沙弥的发心

过去,在雀离寺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的长老比丘。一日,...

一粒习气之米

沩山灵佑的故事,有一次他的弟子石霜楚圆正在筛米,被...

疑误众生当堕无间狱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

圣严法师《在不断的错误中学习》

我们常说: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可见修行必须要有修...

如何在生气时还能心存慈悲心

主持人: 佛教经常教导人们要慈悲,面对烦恼时要自我...

养生贵在七个按时

1、按时休息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感觉累了才去休息,其...

无言的感化:看佛陀如何面对恶口与辱骂

佛陀成道后第十年,也即佛陀四十五岁那年,佛陀在优陀...

如何正确的拜佛和念佛

佛教中念佛的方法有很多种,今天我们来介绍一种五点记...

佛号转见浊巧入佛智

见浊即见解上的浊乱,即五种见解上的浊乱。 第一是身见...

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的

有个小孩子,在读小学的时候,他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

李炳南老居士《助念之意义与规矩》

助念即助对方往生。助念者对往生之道理与方法,必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