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神通

2010/08/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讲到神通。大家就会联想到飞天钻地、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其实神通并非佛教的专利,因为只要有禅定功夫,那怕是邪魔外道,都会有神通的。佛家讲的神通有六种: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和漏尽通,其它外道则只有前五种(没有漏尽通,只有佛家证果圣人才有漏尽通)。

所谓六种神通为:

(一) 天眼:能知道未来及现在的远处和微细处。

(二) 天耳:能听到很遥远的声音。 

(三) 神足:能够飞行自在,来无影,去无踪。 

(四) 宿命:能知道过去世和未来世。 

(五) 他心:可以知道人的心在想什么。 

(六) 漏尽:断烦恼,证果位(阿罗汉或菩萨)。

在三种情况下,才有神通:(一)修持:通过修禅定功夫,如修道者;(二)咒力:借用咒力或以咒力谴使鬼神,如巫师;(三)报得:因为果报而得,但他们的神通很有限,如鬼神、天人或魔等。至于乩童(问米),是让鬼神依附在他的神经官能或耳根,以达到未卜先知的效果,其实只是附载式的神通,或传话式的神通。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这虽然可以多少让我们知道一些前因后果(不一定对的),但还是无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除非通过行善、修正自我的行为等。魔术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魔术并非神通,其实只是一种障眼法,它用快、精、准的技法和在你看不到的空间作变化。魔术界有一个定律,就是魔术师不可以揭发其他魔术师的魔术。

靠修持而得的神通,会因定力减退或破戒而消失。如念咒者犯禁忌或鬼神远离,神通也一样无效。至于报得的神通则是不会消失的。在《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记载,有一位被逐出僧团的比丘,在一晚遇到一位不得势的鬼。所谓臭味相投,他们互相合作欺诈百姓,以便获取供养和名利。每晚,鬼会用它的神力把这比丘扶着,让他高空飞行(因为人们看不到鬼,所以以为这比丘有神通,可以飞行自在,一定是得道高僧)。从此供养的人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响。有一晚,当鬼扶着比丘在飞行时,刚好四大天王出巡,司查人间善恶,鬼看到了吓倒,即刻逃跑,可怜的比丘在没有鬼的扶持下,立刻摔死在地上。《阿含经》里还有一则故事,说有一位有五神通的仙人,因为迷恋五欲(财、色、名、食、睡)而退失定力,失去神通,无法飞行。

神通不是我们学佛的目标,因为它不能违背因果(如用神通去救一个因业报将遇车祸的人,是没有可能的),也对我们的生死没有帮助的(即所谓“神通敌不过业力”)。所以在佛陀时代,佛陀不准许弟子们乱用神通。神通第一的目犍连是死于外道的乱石之下,但他知晓因果,从容以对。在中国佛教历史里,当某某大德显现神通后,他都会选择离开世间,或装疯颠,如金山活佛,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当然也是有例外的。

记得在广钦老和尚的问答录里,有这么一段有耐人趣味的谈话。有一个弟子问广钦老和尚说:师父,听说您有神通,没有的话,为什么您会先知道好多东西?到底您是否有神通?广钦老和尚答:我有吃就 有通(其实是指大小便通)。近代的虚云老和尚的传奇故事里,也有关于神通的介绍。有一天,虚云老和尚忽然看到小沙弥在水沟边露天小便(其实是隔一个墙壁),过后,虚云老和尚把小沙弥叫来问话;小沙弥觉得奇怪,因为他是确定没有人才在那里小便,不过只好认错。这件事过后,虚云老和尚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天眼通,他有神通的消息不小心给小沙弥发觉和走漏了。

至于魔通,在我们的天上有二十八重天里的第六天,叫他化自在天,就是欲界(天上分有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的第六天,里头有天主(波旬魔王),专门破坏人间清净的修行者。在《维摩诘经》里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晚,持地菩萨在静坐,忽然,魔王变现的帝释,即忉利天王,与万采女出现在面前,欲将此采女供菩萨差遣,服侍左右,以便影响他的修行。此时维摩诘居士及时出现,拆穿魔王的身份。这是关于魔王扰乱修行者的一则记载。

其实在邪 教里不难看到,它的教主自称某某(大妄语),以他的魔通(有两种情况,一是修到走火入魔,自以为有成就,其实是魔暗中依附身上,而有神力;二是心术不正,同样走火入魔,但以魔为礼拜对象,身不由己,任他摆布,提倡魔道)来吸引崇拜者。它们大肆提倡世界末日,乱搞男女关系,自杀升天等。这些情况,佛陀已在《楞严经》中的“五十二种阴魔”和“四种清净明诲”章节里头说得很清楚,并教道我们如何去辨别和提防。《楞严经》有如佛教的照妖镜。

当然,我们不需要去担心会不会着魔,因为只要培养正知正见,依法不依人,把自心的烦恼(内魔)处理好,把持着内心的正念,外魔是奈何不了我们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什么叫大乘和小乘

本来,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和小乘,佛法是...

为什么不能吃葱、蒜、韭菜

所谓素食,不仅仅是不吃肉而已,而且连葱、洋葱、韭菜...

天乘四种禅定之四禅

四禅,亦名舍念清净地,谓行者复厌三禅之乐法扰心,复...

现在人学佛不得力的原因

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

境界、知见、正命

一、境界 佛教中有言:净化身心,转染成净,转迷为悟。...

一念的差迟,变成失明的乞丐

简单地说,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三种。前面的...

拜佛时为什么要烧香点灯

香烛是象征心香和心光。因为众生和佛一样,本来有着心...

你跟哪部经有缘,对你机就是好的

我们好多过去的父母等我们救度。一子得道,九族升天。...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中国佛教的十大宗

佛法在印度古代时,小乘有各种部执,大乘虽亦分空、有...

禅宗牧牛图

禅宗牧牛图,又名普明禅师牧牛图、禅宗十牛图。是祖师...

天台宗三止三观

止观定义 止者梵语奢摩他,观者梵语毗钵舍那。此奢摩他...

寺院外墙为何大都漆成黄色

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我们在朝访游历名川古寺时,...

【佛教词典】神宝寺

位于山东长清。据传为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之明沙...

【佛教词典】还香

(术语)人来为我烧香礼拜者,我亦为彼插香拜礼。又曰...

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

大安法师:念佛就是醒梦

大家来东林寺,如果从法的精神来看,东林寺传达了一个...

莫道为恶不报,只因时节未到

世有邪见之人,不知因果,有同时因果、现生因果、隔世...

我们在吃掉世界

就在我们生活着的城市,每天,在无数的饭店酒楼,无数...

发心的重要性

修任何法都要注意三个方面,修任何法门都好,首先是发...

大安法师:生起对阿弥陀佛的信心

信心,唯有两种人能坚定不移地确立,一种是上根利智,...

有烦恼是因为没有学会放下

勇于舍弃并且敢于放下人生舶种种包袱,才能够轻装前行...

如何使人际关系不复杂

答案只有四个字,即「用情用理」。意思是说用慈悲、用...

六字明功德颂

嗡 能消除天界生死苦, 嘛 能消除非天斗争苦, 呢 除...

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实多半是魔境

问: 小女现年廿二岁,矢志不嫁,吃素念佛,业已数年...

最适合穷人称念的药师七佛

药师七佛: 南无善名称吉祥王如来 南无宝月智严光音自...

为妻之道与七种妻子

佛陀在【玉耶女经】中对玉耶女说了为妻之道: 1、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