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慧律法师:勿在道场说是说非

慧律法师  2011/03/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说是说非是极不可取的行为。你如何知道事情的始末、对错?你怎么有智慧去分辨事情的来龙去脉?凡事自有因果,个人作,个人负因果,你又何须瞎操心?更何况在你的角度看是是非,在其他众生的角度看却又未必如是。所以,是非要全盘放下,若要护持三宝,又不能摆平是非,必然会非常困扰。

在团体中对某人不满,不能一直传他的是非。例如你对某法师不满,而散播他的是非,导致他人对法师的不满,有可能会因此而断众生的慧命,千万要注意。又如你对某在家居士不满,也不能一直传,以免造成道场的分裂。因为大家都是护法,你散播自己对他的不满,会影响别人对他的看法,导致大家意见的分歧,这样罪过很重,应秉持任何事者能以圆满为原则。什么叫作佛法?圆满法叫作佛法。无私心、无我、无偏心、无执著、无分别、无颠倒。要使事情圆满应掌握:忍辱、宽恕、无是非、一心念佛四项重点。所以,口业清净才有办法入道。何以说口业特别重要?因为我们开口,就是说话。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必须藉说话的方式来进行,所以说,一般而言,口业都造得很重。学佛十年的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仍是在造口业。学佛二十年的人亦然。何以故?因为放不下。嗔恨心放不下、对某人不满,不说几句简直要他的命!所以说学佛也并不难,把口业守好(亦即口业要清净),凡事以圆满为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明白佛法的人会谨慎言说举止

明白佛法的人会谨慎言说举止,害怕造恶因、误导人,故...

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嗔吐妙香

无著文喜禅师是唐代著名禅师,他七岁出家,参访善知识...

切莫随便呵毁僧伽

僧众这么多,当然龙蛇混杂,有圣僧也有凡僧,有持戒清...

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

问: 应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迷惑?如何搞好团结...

剖析现代社会造妄语业之现象

在当今人类的贪欲急剧膨胀的时代,为了获取名利造妄语...

天乘十善业之口业

我们看天人的口业有四种。 第四、妄语戒。 在天人因地...

造业容易,等要忏悔灭障,就要付出百千倍

在马鸣菩萨造的《大乘起信论》,一念不觉生三细,三细...

星云大师:如何解决人我的问题

世间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人我的问题。凡事有你、有我...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慧律法师《做一个最没有用的人》

记得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和同学组团去参访广钦...

慧律法师:世间任何的东西,只是暂时借你用的

圣人告诉我们: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这就是说,世...

安了一个「我」,修行统统卡住了

明心见性的人,他们的心境是什么?古来大德有几种形容...

诵经能否断烦恼了生死

问: 诵经能否断烦恼了生死? 慧律法师答: 诵经一定...

【佛教词典】风色

(譬喻)以风无色,譬物之无也。成实论二曰:世间事中...

【佛教词典】石壁经

指石壁刻经。据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二十四载,唐长庆四...

要想往生须破三疑闯四关

破三疑 一、疑自己业障太重,恐不能往生: 经云:念佛...

求生净土的心念是否也属贪念

问: 求生净土的心念是否也属贪念,请法师慈悲开示。 ...

做到了这三点,我们就能往生极乐世界

现在我用最简单的语言给大家讲一下往生的保证。我们希...

佛门里的平等、宽容大度

有一次,有弟子找佛源老和尚告状。说寺里的僧人把偷偷...

割十补百

电光易灭、石火难留,逝水绝归源之路,落花无反树之期...

穷画师的布施

《大智度论》里讲到一位贫穷的画家,很有意思。他是在...

在禅定中看到的三件怪事

过去有一个高僧证得了神通,有一次出门,在禅定中看到...

【推荐】地狱五条根,财为第一

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为什么把财放在第一位,因为...

佛教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的探讨

佛教从它诞生起就给人一种超然于世的感觉好像它只以解...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善人、恶人就是吉、凶...

末法时代8个很重要的法门

消业第一 金刚萨埵法门 金刚萨埵佛尊因地时曾发如是大...

君子和小人的十大区别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