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起厌离心,净业才容易成功

大安法师  2014/04/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起厌离心,净业才容易成功

信、愿、行是修行净土三资粮,其中愿即——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种心理状态。它来自智慧的关照。

娑婆世界的众生生活在八苦交煎里面,但往往很多意识不到。娑婆世界意为堪忍——甘于忍受贪嗔痴三毒烦恼及种种不如意的苦难现实。如果能够敏锐地透过生命的现象知道它本体上的苦的话,就有点智慧。进而了解“苦”是由贪、嗔、痴、慢、疑等烦恼所招感。了解到因烦恼感招五浊恶世的依报和陋劣身心的正报,我们自然就会升起一种厌离心。对现实的关照产生厌离一定要有一个新的参照系,即要有一个超然的存在——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它其实也是我们清净心里面所升华出来的,通过认知、接纳、信受、神往,而后才会产生的一种心理。

所以厌离和欣求正好是一体两面,由厌离激发出了欣求,由欣求一真法界的清净,又带动了厌离心,互相增上。众生有的是从厌离心开始入道,有的是从欣求心开始入道,都会产生一种相互影响、增上互动的效果。

确实,如果净业行人对娑婆世界没有厌离心,他的愿就不恳切,就会贪生怕死。贪生怕死就是对“我”的执著,身见还没有看破,就有一种贪恋执著。就好像有的念佛人也念念佛,实际上天天想到的是他事业很繁忙;还有的人甚至说现在没有时间学佛,等退休了再来学佛等,这些都是不具备厌离心的表现。或者一段时间生意亏了,又生病了,这时候他好像有点厌离心;到身体又强壮,又忙于赚钱、当官,厌离心跑到九霄云外。如果生活非常顺利,有空调冰箱、娇妻美眷等,就认为去西方极乐世界干什么,这个世间就是我的极乐世界了。

所以世间人一定要以苦为师,要有危机感,以此激发我们的厌离心。凡夫众生要生起厌离心,修行净业才容易成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八万四千法门只须净土一法就可以吗

问: 藏传净土法门,特别强调往生事因,明观福田 积资...

死心念佛,莫换题目

莲池大师,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他早年是读书人,有深...

忧患可以使人拼搏生存

《孟子》里说:舜帝原来在历山耕田,30岁时被尧起用,...

放生念佛,病愈福至

我是二零零四年开始信佛的。在这之前的我是一个脾气不...

【推荐】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

书中语语真实,欲得佛法实益。但以未知净土法门之所以...

何等众生具备往生净土的资格

问曰: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往生西方,如出粪坑监牢,何可怕死

我们在世间,犹如蛆在粪坑里,囚在监牢里,苦得了不得...

【推荐】平常没什么感觉,临终时你就知道怕了

如果一个人,他对过去的业都没有处理没有处理的意思,...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念佛为何越念杂念越纷飞

问: 请教法师!本来念佛应该是越念越清静的,为什么...

弘法利生需要剿灭个人的私欲

摧灭嫉心,不忌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

三辈往生与九品往生有对应关系吗

问: 《佛说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和《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教的弘法人才太少了

中国的宗教市场非常非常的广大,很多的居士包括潜在的...

【佛教词典】名言等三种熏习

【名言等三种熏习】 即三种习气,一、名言习气。名相概...

【佛教词典】以四一切辩五位心所

【以四一切辩五位心所】 p0495 成唯识论五卷十三页云:...

怎样念佛才容易成就

我们学佛是以佛的心愿、佛的行为、佛的慈悲心来开发我...

信心不是一句话,你的信具足了吗

信心不是一句话 我要说每个道友说你没信心,他绝对心里...

临命终是业力激发的时候

从今生的角度来看,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那么到底什...

净土在哪里与存在的根据

我们这个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娑婆」也就是「堪...

嗔心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心的过患最大,它的果报是什...

如何看待「无奸不成商」

问: 对于无奸不成商这句话,法师有什么看法与见解呢...

梦参老和尚《如何使佛法和生活、工作相结合》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学佛之后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要如...

别人影响不了自己的光

刚工作不久的徒弟满腹委屈地回到师傅身边,抱怨道:公...

五阴的本质,到底是真还是妄呢

我们看丙二的迷真起妄: 丙二、迷真起妄 真本无阴 佛告...

学会善待自己和他人

在学会善待自己和他人上,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很重要。...

天下第一大傻瓜

有一首偈说: 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

湛山倓虚大师传

自称湛山老人的倓虚法师是中国佛教界盛传的三虚虚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