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佛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大安法师  2017/05/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佛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对这一点我们会非常地感慨,因为身处五浊恶世,我们众生烦恼很重,很难生起向佛修道之心,而少量生起修行之心的人,又由于内在的很多障碍,容易走火入魔。

我们常常会接到这方面的报道,尤其是靠自力修禅定、修止观等,走火入魔的概率就更大了。

原来曾跟一位寺院的住持和尚交流,他说他有一位道友,出家后非常精进,持戒严谨,其目的就是要开悟。结果修行了三年,而且是非常刻苦地修行了三年,却没有开悟。因为没有开悟,他竟然生起了谤佛之心,最后得了精神分裂,还俗了。

我们再来看看《楞严经》,修行人一旦认真修行,如果没有正确的知见,有可能惊动色、受、想、行、识五阴的魔——五十种阴魔,那可是惊心动魄的。

对末法的众生来说,当这些境界现前时,一般都是辨识不了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五阴魔的境界?就是由于修行者本人有贪求之心。

众生都是贪的,于世间法会贪财、色、名、食、睡;于修行贪境界、贪神通、贪见佛、贪辩才、贪宿命通、贪天眼通等。

好,当这一念贪心上来,这些年久成魔的魑魅魍魉啊,马上就可以飞精附人,附在起贪心的人身上。

因有魔的加持力量,这人就能显现种种境界,可以讲经说法,也可以显现佛菩萨形象,甚至显现种种神通。

不明真相的人一看,往往会觉得真是佛菩萨来了,结果当下就成了魔子魔孙,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无论是外魔还是我们的心魔,会出种种手段,来控制这个徒众。潜行淫欲,广行非法,贻误众生,扰乱社会。

等魔的厌足心生,离开这个人的身体,这个人就会生受王法刑罚,死后就沦落到三恶道里去了。

《楞严经》说这些魔,尤其是想阴的十种魔,在末法的时候,他甚至会示现出家的样子,或附到人的身体,或现出自己的形态,在佛法中出家修道。他们都是大言不惭,说自己已经得道了,而且还赞叹淫欲,破坏佛的戒律。

我们处在这个时代,真的是魔子魔孙非常炽盛的时代,很可怕。所以,我们要常常去读《楞严经》,了解五十种阴魔,这是一面照妖镜,来帮助修行人善于识别那些“没有证果却说自己证果”的大妄语现象。

这些魔都有一个特点,五欲放不下,还败坏佛法。

现在确实有这种情况,一般人不修道还比较正常,他一修行,如果没有正确的知见,反而让人痛心,结果非常不好。

比如当今出现的各种新兴宗教,各种不能摆在桌面上的东西,常会伤害修行人的法身慧命。甚至一些法门,说几分钟就能让人开悟,用这些邪见来怂动人心。如果有人相信并加入了,还被胁迫说要发誓不能跟别人说,说了会怎么怎么样,就这样被控制住了。

要知道,正法一定是光明正大的,一定能够摆在桌面上说的,如果是不能摆在桌面上说的,你一定要警觉。

所以,很多追求生命解脱、又无正确知见的修道人,得到的结果却不好,而且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来大众就很难生起道心,去追求真理、智慧和生命的终极关怀,再一看,少部分追求解脱的人都成了那个样子,他就会误解,觉得还是不要接触的好啊,觉得风险太大了。

但是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啊,既然已经得到了人身,结果却对殊胜的佛法大道,尤其是净土往生一法,就这么轻易地交臂错过,那可不是极为遗憾的事情吗?!

为了护持行人不遭魔障,我们现在要宣传什么理念?就是要信愿持名,老实念佛!

这里面有阿弥陀佛大悲愿力的加持,有名号光明的加持,修行人不会走火入魔。

但我们有时又不能说得太绝对,至少是很少有走火入魔的。这里一定要注意的是,你不要一念佛就想要见什么,比如以躁妄心求见什么境界,或者以躁妄心求马上往生,如果存这样的心是不行的,是有可能入魔障的。

“老实”是指什么?是要你平淡下来,信愿持名。要想到我现在按照净业三福规范自己的行为,我现在信愿念佛,阿弥陀佛绝对能救我,临命终时一定会拿莲华接我。然后以一种决定往生的信心,愉快地去修净土法门。

不要追求那些境界、神通、妙有等等,这些都要放下。

好,你只要以这样的信愿心,来庄严这句名号,就能跟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感通。能跟大悲愿海感通,就在阿弥陀佛的庇佑之下,谁还敢跟你作对啊,冤家债主能靠得近吗?靠不近的,天魔也进不来的,五阴魔也会被压住,不能起现行。

这就好像白泽神兽的图像,一贴在那里,所有的妖魔鬼怪都害怕,都会远离;就好像你有一面宝镜,那些魑魅魍魉一到宝镜面前,都要现原形的。

若以具足地信愿来念这六字洪名,我们能念的心光,和所念佛号的心光,就融成一片。那真的是一切天魔心魔,都入不进来的。

所以净土经典说,念佛行人有四十里的光明烛身,魔不能来。念佛就有光明,在这光明里面,你说这些魔障还能起得来吗?

再加上修行念佛一法有十方诸佛护念,你念佛就有释迦牟尼佛的护念,有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菩萨的隐形保护。这些都是经典当中讲的,绝对是真实的。

但如果你一开始的知见就不对,然后没有得到护佑,就疑惑这个是不是真的,就会产生怀疑。其实是不需要去怀疑的,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所以净土一法,能够护持末法的行人不遭种种的魔障,这一点是极为殊胜的。

我们读《楞严经》,知道五十种阴魔的可怕,实际上再来反观净土一法,信愿念佛的行人得弥陀愿力的加持,只要上了这条船,就能够稳妥的到彼岸去,才知道《楞严经》实际上就是一部弘扬净土的经典。

总之净土一法,就代表着释迦本师和弥陀本尊,两尊佛至极悲智的结晶。

它的缘起,那真是百千万劫稀有难遇。所以我们现在能够遇到这个净土殊胜一法,能够相信、能够去念佛,这都是多生多劫善根的发露。也是两土世尊无量劫以来跟我们随形六道,为我们精进苦行的结晶。

我们在三界轮转,已经苦不堪言了,这个世间也是越来越浊恶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听从阿弥陀佛大愿的呼唤,要撩衣便行,回到极乐的故乡。

这样才能够不辜负阿弥陀佛的大愿大行,才不辜负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发五百大愿,在浊世来度我们最刚强难化罪苦众生的这种婆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走在五欲六尘的客途上,满面尘埃身心憔悴

你自己精进,就会舍这个轮回、这个南阎浮提的尘途。 尘...

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

道证法师最后的遗言: 我现在要讲的话很重要,妳要记...

持名念佛是为径路中的径路

十、复明径路修行径中之径者,此有二义:一者,余门学...

临终的往生,取决于心中的爱取

在《高僧传》讲到唐朝有一个叫僧藏法师的。这个僧藏法...

蕅益大师病中念佛的感悟

蕅益祖师五十六岁,这一年卧病灵峰,整个夏天,大病发...

别让福气迷了眼

佛经上说诸经灭尽后,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住世,如果有...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明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者。若教赴时机,易修...

省庵大师谈做善事与念佛的关系

与茅静远居士书 前三月下旬返自四明,过访居士,适遇他...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薄地凡夫如何能感通上佛中之王

我们这样染污于三惑的薄地凡夫,怎么能够顿然地感通上...

净土宗祖师对戒律是非常重视的

净土宗祖师们传承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注重戒律! 念佛求生...

修学时间少的人怎样定功课

问: 对于修学时间少的人该怎样定个合理的功课? 大安...

信属般若慧,疑为诸罪根

众生疑惑从何而来? 首先我们的疑惑是从二元对待的思维...

【佛教词典】山斤

(譬喻)量须弥山之斤两也。以喻佛之寿命难量。金光明...

【佛教词典】近住

(术语)为在家男女受八戒者。亲近三宝宿住之义。...

妙莲老和尚:大智大勇

一、舍小智小仁小勇 大家都知道佛法难闻、难遇,闻到...

金刚经感应录:降伏湖神的经师

晋朝时,扬州江畔有一座亭湖神庙,传说湖神非常严峻凶...

如果没有业力的存在,你会积极修行吗

如果你是凡夫,你用任何理由生气,情绪有能、所,就会...

破舌识有自体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经文: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

星云大师《婚外情》

人,是由情爱而生的;情爱助长了人生,也困扰了人生。...

五浊恶世唯有靠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劫浊,劫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一切浊恶之法聚集的一个时...

知恩-感恩-报恩

两个同时进公司的新人,经历了三个月的试用期后,一个...

净土法门的临终助念

死亡,对一般人来说,是一恐惧而痛苦的事情;而对净业...

慈法法师:拜药师佛能令见者欢喜

近代有这样的例子,这个法师的名字不太好讲,因为不太...

对别人最深的伤害是语言

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极其优秀,可是...

全佛是心,心外无有佛为心所念

彻悟禅师说【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以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