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苦乐双忘名极乐,死生俱尽说无生

大安法师  2023/04/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苦乐双忘名极乐,死生俱尽说无生

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又称为“极乐”?我们一般谈乐,都马上会跟一个苦来对待,透过痛苦我们才知道什么叫乐。生了病的时候,觉得很痛苦;忽然身体健康了,觉得很快乐,在对待的状态当中来体会乐。而且我们这世间的乐是短暂的,乐极会生悲的,苦极又甜来的,苦乐是在变化状态的。所以《阿弥陀经》顺应着众生的这种对待法,就讲极乐世界为什么称为极乐?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是从对待的层面来说。

从究竟意义上来说,苦和乐的对待超越了、平等了,苦既不立,乐亦何存?“苦乐双忘”才叫极乐。如果还是对着苦来说乐,这都属于人天范围当中的快乐,都不能称为极。极就是超越苦乐对待的那个绝待的乐。所以实在来说,观极乐实无可乐,如果还有可乐,与苦又有什么差别?所以苦和乐大平等,这样的乐才是叫极乐,所以大家就要了解极乐世界的极乐是苦乐双忘。

有的人对净土法门不了解,总是这样批评念佛求往生的人,说:“你们念佛求往生的人,不就是到西方极乐世界贪那个黄金为地吗?贪那个七宝宫殿吗?你们是自己贪求快乐,不是为了去成就佛道。”

搞得念佛人也是不好意思:“是啊,极乐世界是有黄金为地。”但是殊不知到了极乐世界,面对那么多黄金为地,他再也没有贪心了。绝对不像我们这世间,见了黄金,眼睛发亮,赶紧搬过来,放在保险柜里面,最好装个探头,弄两个警卫,那里都没有。

所以往生极乐世界,不是贪那种五欲的快乐的。黄金为地是阿弥陀佛契证到那种实相的心,用无量的福德自然地显现出来的那个庄严。

再看“死生俱尽说无生”。有人就提问了:既然说往生,那就会有生和死;既然有生死,怎么说无生呢?这里谈往生的概念,是应我等众生的生灭心去说的。我们的生灭心有过去、现在、未来,有空间的概念,有来去的这种现象。但是透过来和去的这种现象,要了达往生的体性本来是了不可得的,所以往生即是无生,为接引初机的凡夫,权巧方便说往生。

但往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无生的法性土,就能现量亲证无生法忍。所以诸佛如来讲经说法都依真俗二谛来说,不坏假名,不离文字语言相而说诸法实相。所以有智慧的人炽然地念佛求生净土,当下了达往生的体性不可得——来无所来,去无所至,这就是真无生。

但一般的人是遍计所执性,听到往生就为这个往生所系缚,闻往生就作往生解,闻到无生就作无生解。他不知道事理之间有一个深刻的辩证关系,就是生即无生,无生而生,“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所以要了达这个道理。不了达这个道理,就在生灭现象界去生起种种的是非争论,嘲笑、奚落那些求往生的人,那实际上还是缺乏智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纵能名满天下,还能以此了生死否

光无状,自光绪七年离家,至今已五十年,依然故我。业...

心力不可思议,所以佛力才不可思议

当你的心调整好的时候,你才有资格谈一心皈命极乐世界...

让人们能真切念佛的诀窍

阿弥陀佛哪个不能念?但偏偏不容易念。极乐世界哪个不...

三业不清净,念佛就没有功德吗

【原文】 则从此以后,当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头一起...

峨眉山镇山之宝通永老和尚精进念佛开示

踏实修行 精进念佛 简单介绍: 上通下永老和尚,是当今...

【推荐】净业的十种信心

彻悟禅师的净业十种信心,是从信心上讲的,这十种信心...

【推荐】不管念佛与否都希望你抓紧时间

一声磬响,烦恼顿息。我与弥陀,是二是一? 也许有些人...

只要好好念佛,在哪都一样

那年春天,我与几位师兄到东林寺拜见大安法师,法师正...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助念时需要给亡者和冤亲债主立牌位吗

问: 有很多助念团在助念时,若感觉助念现场的氛围不大...

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

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 在每一次这样迁徙的生命过程...

到达心佛双忘时,才会会得真实义

在理和事的圆融方面,真正要了解,一定要到达心佛双忘...

如何才是一门深入

问: 请问一门深入,如何是一门深入,是读一部经还是...

【佛教词典】出假行

于空、假、中三种观法中,菩萨从空观出而入于假观,称...

【佛教词典】究竟道

【究竟道】 p0702   集论六卷十一页云:何等究竟道?...

朋友的四种类型

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一种是在欢乐的时...

阿姜查回答有关修行的问题

问∶ 我很用功修行,但似乎尚无一点消息。 答∶ 修行不...

慧远大师《三报论》之大略

《三报论》: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

认识佛教所说的魔

魔这个字中文本来没有,梵文是邛I(Mara),译成魔罗。最...

杀业积久,则爆发灾害

众生不知果由因招,念念起贪瞋痴,发而为事,则无非杀...

观世音菩萨圣号功德

若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即能入火不烧、入水不淹、恶鬼...

我们见到各种景象是怎么有的呢

这个色尘是一个外处;见,眼根中的见,是一个内处。见...

建了空墓,这样对后代有影响吗

问: 弟子普兰,师父吉祥,我爷爷在困锦州时候牺牲了...

【推荐】修净土宗的人至少要明白三个道理

1、第一个,你要能够了解弥陀 阿弥陀佛的功德有哪些?...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

如何知道自己应该专修还是圆修

问: 请问法师,怎么知道自己应该专修还是圆修? 宏海...

印光大师嘉言录--告注重因果

甲、论因果之理 ● 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