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虚伪心,修行永远得不到利益

大安法师  2012/0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这个世间众生修行的一个普遍的现象,不真诚,虚伪。虚伪是凡夫众生都具有的。所以修行一定要有真实心。

《观经》讲发三种心,就能往生,首先就讲至诚心的问题。善导大师对至诚心有一个很详细的诠释:就是一切众生修行,一定要身、口、意三业所修的,无论是读诵经典的知见,还是一门深入的行持,都要从真实心里面去做。厌离娑婆,一定要身也表示厌离,口也表示厌离,意也表示厌离,真实地去厌离。不得外显贤善精进之相,外面表现他很善,很有德能,很精进修行的样子。但里面是怀着虚假、欺骗的心理,充满着贪欲,充满着瞋恨,充满着邪伪,奸诈百端,充满着奸诈。修行人直心是道场,而他整个的就是用机心,用机心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觉得他多么厉害,多么会玩手段,奸诈百端啊!这种贪瞋邪伪的恶心,你还很难去化解他。刚愎自用。所表现的就是虽能修点善法,但里面却夹杂着贪瞋邪伪的毒,这就叫“杂毒之善”。

杂毒之善是不能有效果的,甚至会产生很负面的作用。就好像这一杯饮料,本来是很好,但掺杂着一些敌敌畏在里面,你还敢喝吗?所以这杂毒之善又叫虚假之心,跟真实之心就离得很远了,不真实。如果他不真实,他用这杂毒之善的心去修行,纵然他修行非常精进,日夜十二个时辰都如救头燃的修行,他能不能生到净土呢?“此必不可也”。善导大师给他一个绝对不可能。为什么?因为我们念的这个名号,以及要求生的西方极乐世界,全体是阿弥陀佛在因地当中行菩萨行的时候,从他真实心里面所流现出来的。法藏菩萨在他无量劫的修行当中,他身、口、意三业所修的行持,乃至一念一刹那之间,都是从真实心里面出来的。所以他所施设的净土、建立的名号、给予的功德利益都是真实的。我们讲感应,你真实才能感应真实,虚假不能跟真实感通啊!所以为什么我们这个愿往生的心一定要真实,因为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净土的大愿是真实的,我们也一定要用真实愿往生的心跟阿弥陀佛真实摄受的愿来呼应。你不能用求人天福报的心去感通的。所以一定要真实。这一点确实也是我们的病根,我们修行佛法得不到利益,就是因为我们内心充满了机心、奸诈。这也是娑婆世界众生的常态。

《法华经》里面剖析娑婆世界众生,有几句话:“人多弊恶”,这个世界众生大部分都很弊恶,心性陋劣,不持戒,具有恶的倾向,怀增上慢,贡高我慢,功德浅薄,自己的福德智慧都很浅薄,但是还认为自己了不起。“瞋浊谄曲”,充满着瞋恨的心,对一些事情非常谄媚,内心非常弯曲,见到自己的上司什么的就像巴儿狗一样的,见到下属就非常盛气凌人,怀着谄曲的心。再就是“心不实故”,内心不真实。所以为什么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处得那么辛苦,那么矛盾无常。你看一个个都戴着虚假的人格面具,有几个能够真心交流的呢?十句话都很难相信他其中的一两句话,你看人就活在这种自欺欺人的颠倒里面。所以我们中国文化现在才体会到孔子为什么特别强调“诚”,就是对我们的虚假而施设的一个药方啊。一定要真诚,你有真诚才有智慧。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遥想当年菩萨戒在开始的时候,昙无谶尊者过来,他是一位戒律非常通达的大德。当时有一位道进比丘想向昙无谶尊者求菩萨戒,昙无谶尊者就说了句话:你们这个地方的人,心多谄曲,又无刚节,难道还有求菩萨戒的人吗?就这样说。道进比丘听到这话当下生起大惭愧心,他自己就忏悔,向弥勒菩萨求忏悔,最后他真的感得了菩萨戒戒体。一感得之后他就去找昙无谶尊者,昙无谶尊者一看到他,马上起身去迎候他了,说:你不简单啊,你已经得菩萨戒戒体了。由此可以看到,这样的毛病是很深重的,以至于真谛三藏想把菩萨戒的律藏传到中国都传不过来,律藏一上船,船就往下沉。所以如果我们修行人不能扭转这种虚伪的心,修行就永远得不到利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昌臻法师:「念佛现世获十种殊胜功德」浅释

一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

真正的六度,重点在调整我们的心态

这个六度的功德,它每一个法在心中操作的时候都能够灭...

是思想决定你的生命

生命的产生和形成,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必有其因果,所...

为何要把心与佛、众生两者并列

问: 请法师开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为何要把心与佛、...

星云大师:世间最困难的战争是内心佛魔之战

众生颠倒,往往以邪为正,以恶为善,若无代表正义的韦...

精进念《地藏经》,现世转化恶业

我有个弟子,银行亏空九千多万,没办法偿还,判刑二十...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觉

一位国王,为了抵御邻国侵扰,而训练一批精锐的良马,...

心灵的影子

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脚钉四个铜钱就可以保证婚...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推荐】一句佛号就能收摄散乱的心

不学佛之前,都是散乱、黑暗、狂躁的心,在里面加入佛...

失眠该怎么办

问: 我多年来,每晚亦睡亦醒,最多睡三、四个小时,...

为何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

问: 我是一名大学生,9岁就皈依佛门,现在念英语本科...

净业三福做不好,往生就有困难

往生就是靠信愿感通弥陀愿力往生,这是净土宗往生的一...

【佛教词典】经卷

记载经文之卷帙,称为经卷。一般指经典,或佛典。法华...

【佛教词典】正觉寺

(一)位于湖北黄梅县四祖山上(西山)。又称四祖寺、慈...

往事不堪回首,这句话你要永远记住

我们看这个内观的思想。诸位!如果大家佛号都念得差不...

一个人的道德很深,名声一定就会长久

我们要谦下,实际谦下里面就包含着理解、包容、同情。...

第一念是哪里来的?如何让它不起

问: 当自己遇到人或事儿,刹那间就会一丝贪嗔闪过心头...

为父亲担心,该咋办

问: 顶礼法师。我心里很痛苦,小时父母离异,我被判...

佛说人生的四大富足,你拥有了吗

人活著,总希望能过著幸福快乐的日子,但有些人观念、...

一句恶语种,世世怨仇果

远离粗言,粗言这口业就是粗恶的语言。我们在身、口、...

少康法师传念佛法的妙计

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

开车做饭的时候,是提起佛号还是观照好

问: 师父慈悲!请问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当...

让温暖弥散

你看出了一条狗的寒冷,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它躺在...

众生心若有垢,法身则不现故

【又问曰。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一...

示华权师病中法语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

圣严法师《发愿》

每一个人都会贪生怕死,只可惜当我们正在呱呱落地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