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面对逆境如何做到处之泰然

济群法师  2017/05/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面对逆境如何做到处之泰然

面对同样的境界时,不同人会有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区别就在于是否接纳。如果我们有接纳现实的能力,即使面对逆境,也能处之泰然,积极应对,而不会对内心造成任何痛苦烦恼。

如何具备这一能力?

首先要从内心正视“无常”。事实上,这才是世界的真相所在,就像春夏秋冬,花开花落。而所谓的永恒,只是我们的幻想和期待,是和世界真相不符的。

在三法印中,就以“诸行无常”为首,告诉我们:从内在身心到外在世界,一切都处在刹那的变化中。哪怕任何一个极短的瞬间,都在不停地变化。就像苹果,不是在某个特定时刻腐烂的,而是在它看似完好时就趋于败坏了。人生也是一样,从我们出生的那天起,没有一刻不在生灭变化中,没有一刻不在走向死亡。

变是正常的,不变只是相对的。如果我们真正认识无常,就能坦然接纳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因为它本来如此。那样的话,任何逆境都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了。

关于接纳,佛陀在《杂阿含经》中以“两支毒箭”作了开示。第一支箭,是被箭射中时的身苦,也代表我们遭遇的各种逆境;第二支箭则是由此带来的心苦。当我们被第一支箭射中,痛苦已经发生时,要及时止损,避免继续被第二支毒箭射中。事实上,这是比之前更严重、更持久的伤害。

比如有人打骂你,不过是一时的伤害,但你对此怀恨在心的话,就会长久地陷入负面情绪,持续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十年。这才是真正可怕的。而当你接纳之后,伤害就到此为止,不会进一步发展。

但我们要知道,接纳不等于认同,更不是纵容。如果对方确实有错,也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对方,而不是自己要论输赢,争对错。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佛学漫画】如何开启幸福之门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要趁身体强壮之时办往生大事

唯有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净土,才是究竟脱离轮回的捷径。...

曾国藩经典人生语录

○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 为子孙做富贵计者...

星云大师《无常的真理》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这就是无常的写照!月有阴晴...

万般将不去,唯有早念佛

傅大士云: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

不可妄自尊大而轻视古德,又不可甘心暴弃而不为豪杰

【原文】 本朝尊宿①,自洪武②至今,殆不多见。无论唐...

1元钱面前的人生态度

一天,在书上看到一道选择题,觉得很有意思,便把它带...

体悟苦谛的小沙弥

在人间,父母、子女亲情难以割舍,面临生离死别之时更...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如果没有「我」谁在成佛和流转

问: 如果没有我,谁在成佛?死后又是谁在流转? 济群...

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是否命中注定

问: 为什么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是否命中注定? 济群...

《心经》为什么具备强大的心理治疗功能

在佛教浩瀚的三藏十二部典籍中,凝炼的《心经》包涵着...

戒律的十大利益

当比丘出现某种不如法行为,佛陀便会根据所犯制定戒条...

【佛教词典】五方便念佛门

凡一卷。隋代智顗撰。又作五方便门,尾题作五方便念佛...

【佛教词典】身力及身劣

【身力及身劣】 p0677   发智论二卷一页云:云何身力...

有五根,何等为五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为什么拜佛称念佛名,就能够究竟成佛呢

这以下是关键了理观的智慧。前面是讲到原因,就是因缘...

把自己的家庭顾好,不就可以了吗

问: 人活着,只要把自己的家庭照顾好,不就可以了吗...

跺脚念佛与念「弥陀佛」如法吗

问: 有许多居士以腿不弯曲、类似蹦的形式来几天几夜地...

人生的境界,有四个观点

现在这个社会,寿终正寝也办不到了;当然,最好是无疾...

【推荐】他的生命中多了佛的力量在里面

念佛的人,他平常心中有一个归依境,他能够信、愿、持...

没有一番静气,人生就过得很忐忑

静,是一种至味。至味才隽永、绵长。 就跟我们吃素一样...

死亡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

我所认识的助产大夫

然大夫是我认识多年的一个中医按摩大夫,她早年在家乡...

不可以用丝织的棉被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

圣严法师《我要活下去》

有一位退休的政要向我表示,他这一生辉煌时代已经过去...

于出入息中,精勤思维死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佛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