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家与行使孝道之间是否矛盾

济群法师  2011/1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中国受儒家文化颇深,儒家孝道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民间流传更久的想法是“光宗耀祖”。一旦选择作为出家人,以上几点就很难做到。那么佛教与行使孝道之间是否矛盾?

济群法师答:出家和行孝并不矛盾,关键是怎样来定义这个“孝”。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被士大夫诟病的一大罪状,就是没有子嗣。从传宗接代的角度,这种观念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否可以作为唯一标准呢?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是否成家或生子的权力,这不应该作为判断是否尽孝的标准。

我觉得,孝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生前的照料,二是对死后的超度。

关于第一点,需要澄清的是,虽然出家人离开了世俗的家庭,但并不逃避对父母的赡养。对于这个问题,佛陀特别在戒律中做了细致规定。比如父母生活困难或无法自理,出家人应供给衣食所需或亲自照料。当然,佛教提倡的关怀并不局限于生活,关键还是要引导他们学佛,使之身心安康,快乐无忧。

关于第二点,正是出家修道的意义之一。我们只有解脱生死之后,才真正具备报效父母的能力。否则,即使能令他们衣食无忧,或成就一番“光宗耀祖”的事业,也不过是短短几十年。当他们要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无力挽留;当他们不幸堕落恶道时,我们无力救拔。所以,惟有令他们生得安养,死入善道,才是为人儿女应尽的孝道。正如明代莲池大师所说:“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父母恩重如山,不论给予什么物质馈赠都无以为报,当他们究竟离苦得乐时,才是孝道的圆满成就。

所以,从佛教角度来说,出家非但不与孝道相违,而是更深层的孝,更长远的孝。除了以上所说的《盂兰盆经》外,佛弟子们熟悉的《地藏经》、《佛说父母恩重经》等,都是对报恩和孝亲思想的弘扬。佛陀本人,也在成道后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并在生父净饭王往生后亲自为其抬棺送葬,为我们示现了尽孝的典范。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佛教要有出家这种修行方式?为什么不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是因为,世间亲情是建立在贪著之上,是有粘性的。这种粘性又会加深贪著,使人们对此产生依赖。但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即使骨肉至亲,也终有离散的一天。贪著越深,依赖越深,由此带来的伤害就会越大。出家,就是从这种彼此束缚的关系中超越出来,将有粘性的贪恋净化为法缘,升华为大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怎样让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

问: 法师您好!弟子三十多岁的儿子由于工作及家庭矛...

为何要注重回向

问: 为什么要注重回向? 大安法师答: 一般我们做的...

切莫毁谤出家人,龙天护法定不饶

出家人是佛陀的亲近追随者,是如来伟大家业的继承者,...

自己父母都容不得,何以容天下

父母生养了我们,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长大成人,虽然每...

心出家的圆融法师以礼佛念佛为终身的修持

圆融法师的往生故事...

听自己的念佛声,还要同时返闻自性吗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出家不要操之过急

问: 最近我有急迫的念头想出家,但现在我父母还健在,...

弘一大师自述出家的因缘

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河东有一个地藏庵,庵前有一户人家...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济群法师:如何看待欲望

问: 如何看待欲望?欲望不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吗...

依止善知识的利益

修习依止法,能为学人带来哪些殊胜利益呢?《道次第》...

创业遭遇误解应如何调整心态

问: 创业遭遇误解和不支持应如何调整心态? 济群法师...

济群法师:慈善的精神

放眼天下,许多中外企业家都为慈善作出了表率,但是慈...

【佛教词典】差摩

梵名 ?amā。意译为安隐。佛世时,罗阅城一婆罗门妇之...

【佛教词典】常啼菩萨

(菩萨)梵名萨陀波伦Ssadāpralāpa,智度论九十六曰...

尊者降龙记

佛灭度后的七百年,在罽宾国,有一只恶龙王,名叫阿利...

心的妙用

看山、看水、看花、看草、看人、看事,看尽男男女女,...

放生即放自心未来诸佛

净土宗大德蕅益大师开示:杀生即杀自心未来诸佛,放生...

逆风的香

阿难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有一天,阿难独自在花园...

喝茶的十个益处

唐代刘贞亮把饮茶的益处表述为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

【推荐】第八识,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第八识,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好,我们看下...

我真的信佛吗

算起来,接触佛法至今,已有七年的时间,皈依、受五戒...

天台宗的基本架构

天台宗创立于陈、隋之交,兴盛于唐、宋之际,是汉传佛...

圆瑛大师与他的四大高徒

近现代,中国汉传佛教有五大高僧之说。他们是虚云、圆...

明海法师《八大人觉经》

我们来看这部经,题目叫《佛说八大人觉经》,东汉安世...

环境恶化的根源

第四个问题谈一下净土文化与生态平衡。为什么我们要谈...

印光大师:临终病苦释疑

念佛的人到了临终的时候,若有重大病苦发现,切切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