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梦参老和尚30句法语开示

梦参老和尚  2019/06/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梦参老和尚30句法语开示

01、想调伏无量劫的烦恼,我们要以“善”止“恶”。用善念来对治恶念,让恶念不生,善念多生,这样才能真正调伏和转变。

02、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最注重一点是什么?利益众生的时候,你自己也要修行。菩萨为利益众生不舍身命,但是自己也得修行,自他双利。如果你自己不去做,只是教授别人,那方法是否正确,不验证一下你如何知道?

03、对于五欲境界,你越贪恋越舍离不了,越不会厌弃。好像你要火熄灭,却经常往里头加薪,那火能熄灭吗?你让心静下来,不要有五欲思想,心渐渐会清净。

04、我经常劝道友,例如说打斋供众,他很大财富,叫别人替他去做,而他却没当一回事,没有恭敬供养心,那所得福报就很少。如果他亲自去做,无论供养谁,都很恭敬,平等对待,那他就能多生受福。供养时无分別无爱著、希求,才叫清净。

05、如果你在常住当执事,发菩提心帮助别人,这叫大心。若你起念想一天劳碌也修行不成,生死未了,出家了还做些琐事,这就着魔了,什么魔呢?退堕大乘。我们的心一天不晓得经过好多变化,应常自守护,不堕魔业。

06、菩萨应如说修行。说到做到,信解行证,愿即是行,行即是愿。咱们是说到做不到,行的功夫跟不上,解不深入,为什么?信没有根,行起来就很困难。如果听到了不去做,等于没听到,不能成就佛果,跟佛的距离很远。

07、我晓得你们在修行当中,经常退心。“佛不是一天成的,哪那么容易啊”这都是懈怠思想。大心难发而易失,发起来很难,退堕懈怠容易,遇着挫折,因缘不顺,业障发现,道心就往下退。我们的心不定,要时常读诵大乘增加信心,精进不懈怠。

08、多求多恼。我们都想多求多得,得不到烦恼,得到了怕失掉更加烦恼,这些事牵扯着你,心不安定,还能修道吗?以贪求故废修道业,退失信心。

09、一切诸法成住坏空,四相迁移,“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佛身遍虚空,乃至一微尘里都有佛,有缘就现,无缘就隐,体用如是。佛身到哪里取?信你自心是佛,用你的心去取,赞叹佛的功德。

10、人们对一件事的看法不同而产生争执,往往只注重事,却忽略了理。事有差别但理是相通的,理能成事,事能显理,理要显,事也要明。

11、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佛说生极乐世界,决定能生,但是去者实不去,就是他不想生。生则决定生,你得做生极乐世界的事,才能生;口念阿弥陀,心里却想着娑婆世界,那绝对生不了的。

12、观无为法而不住无为。什么道理呢?不得少为足,应利益众生。有为、无为二俱不可得,以此二法,不生二法之想,佛所摄持。

13、善住尸羅,安住一切善法。守好四根本戒才是法器,能具足三乘法,善法胜因。如果四根本戒没有了,善法不能成长,对于佛的一切教义不能进入,还要受大苦报。清静守护四根本戒,求一切念定总持安忍圣道,乃至无上菩提。

14、古今中外塑佛像形态各异,相是随缘意,体是真实意。我们身体也是假的,但是没这个身体怎么修行?这叫借假修真,要认真,不要认假。执著,病眼颠倒见;不著,随缘消旧业。

15、妄识心执著分别世间,智慧心一切无著。觉和迷不是两个,觉了,一切诸法全不存在;迷了,六道轮回宛然现前。离我,超越凡夫;离无我,超越二乘,故能发起大悲心救度众生。

16、你对世间相还有没有贪恋?有一念贪恋,你就走不了,你的业把你系缚住了,想解脱也解脱不到。

17、对于佛法,说有说无,说生说灭,不能觉悟法之自性,都叫戏论。应当忆念佛的菩提正法,觉悟自心,离一切分别相。於法不动摇,无疑惑,直心正念真如。

18、做点好事功德自己不能放下,如同看到戏里好的角色,就把自己摆进去,这都是众生心。我们学佛法,天天讲空,无我即是空,这需要观照功夫。

19、愿於无量劫行菩萨行。行菩萨道不是一件事两件事,也不是一生两生,是无量生。在时间上无法计量,没有数字可言,常时行菩萨行。修一切白净法,安住于白净法和如来智慧当中。

20、经常观身不净、危脆不堪,这叫善巧通达一切法。以善巧的智慧认识一切法,不被其转,不受其害。世间没有什么不平,不平的是我们自己的心念,心若解脱了,看一切法都是平等的。

21、一切世间相变化无常,依心而建立。懂得随缘,你就不苦。

22、观一切众生不作众生想,诸趣无趣,平等平等。这非常有好处,对我们受用很大。任何苦难当中不作苦难想,“消灾了,债还完了,清净了,要成道了。”这样想的时候,你心里安定且愉快,试验一下看看。

23、有好多人说自己没时间修行,如果我们仔细想一下,一天当中用来睡眠、玩耍、聊天的时间有好多?用心不够,修行不易成就。生活即是修行,环境与心密不可分,我们的言行,特别是思想,要随时观照。

24、我们学习佛法的第一步,就是了解现实人生的重要和可贵。我们的身体是可贵的,没有身体你怎么修道呢?而身体也是无常的,随时变化。在我们修学道路上,有真正的动机和发心,又能精进,进入道果才有可能。

25、一入佛门就什么都放下了?我出家七十多年感觉很不容易。有些人身出家而心在俗,还是世间那一套,甚至更厉害一点,把那一套拿到佛门来表演的很出色。必须要真正看破放下,才能认识烦恼惑业,解脱生死。

26、我们学习一部经论,往往喜欢先看注解。因为自己看不懂,想借由大德祖师的介绍来入门。但是看注解,很容易先入为主,那不是自己的理解。一部经论,我们也可以先自己参一参,思惟理解、学习体会,再来对照祖师的注解更好。

27、我们能遇到三宝,能受皈依,这都是多生的善根,这种因缘福报,不是你现前发愿所能得到的。无论初学久学,皈依三宝都是根本,要想得到解脱,必须皈依三宝。

28、受苦时的两种想法。“我自己的业,该我受的我还;我天天发愿代众生受苦,佛菩萨满我愿了”。你若用般若智慧观照,看这世界就平等。在自性本具的般若光明中一切不著亦不失,因果宛然。

29、相信佛的果德,相信我们自己的智、明,跟佛无二无别。相信文殊菩萨的妙慧就是我自心本具的妙慧,诸佛之德即是我的德。相信众生之业即是我的业,他恶即是我恶,这个信心很不容易。

30、我们一天对境生心动念,有爱憎、毁誉、成坏,生死观念很重。看不破、放不下,不知因果,遇到点不如意境界,起心动念许久不能磨灭。发菩提心是智慧,用情感是不行的。能於境上转事成理,不生执取,万相无非般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印光大师法语菁华

第一集 1、世之变乱之由奚在乎?一言以蔽之,众生贪...

星云大师:欲作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先从做人起 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两句话:欲成最佳龙象,...

果公上人语录

一、要发心培福,有机会就培福,如去庙上带支好香供养...

67条忠言语录

1、一切快乐,没有比祥和更为快乐;一切享受,没有比...

印光法师法语一百零八则

本篇从《印光法师文钞》中,精选了大师的法语共一百零...

关于不抱怨的名言

◆把坏事当好事办,人生就只有快乐、没有抱怨。 万通...

弘一大师晚晴集

1、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

让你少走弯路少碰壁的智慧法语

(一) 1.不要在流泪的时候做任何决定,情绪负面的时...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你要是做了,这才是真正保险

大家学完《地藏经》,我们依法行持哪怕七天都好,光说...

离开一切幻灭就是真实

【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在六道...

修定的资粮

修道的时候要有助道因缘,什么是助道因缘呢? 你修道的...

你一切的安全,佛菩萨都能保护

我现在已经九十六了,我深刻体会到我的灾难重重,但是...

【佛教词典】动不动法

指欲界之法为动法,色界、无色界之法为不动法。欲界之...

【佛教词典】非缘于他

【非缘于他】 p0715   瑜伽八十三卷十四页云:非缘于...

年轻人压力大,有时烦恼,该如何化解

问: 师父您好,请问年轻人压力大,有时烦恼,如何化...

谤法五逆还能往生吗

问曰: 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今此...

如何通过身口意三业修净土

从积极地行善来看,我们要修五戒十善,六度万行,自利...

一定要让学佛成为快乐的事

实际我个人24岁出家到现在60岁,我们师父们也可以见证...

圣严法师:逆境也是无常的

一般人遇到无常,很可能的消极:「既然无常就不要管了...

【推荐】【佛学漫画】佛陀早把「量子」整明白了

在量子力学领域,竟然印证了穿墙术的存在,还给起了个...

为何在佛的世界里没有女众

问: 为何在佛的世界里没有女众?就是说没有男女相....

佛教如何看待命理之学

佛教并不主张算命,更不主张以算命谋生(占相吉凶,仰...

佛教四威仪与身体健康

现代职业人士及年青人常见的身体疾病有颈椎病、腰椎病...

在昏沉妄想里做活计

初发心用功,怕妄想;工夫用久,怕昏沉。这是什么道理...

据说葱蒜能防癌,净业行人能否食用

问: 据说葱蒜有防癌作用,净业行人能否食用? 大安法...

往生在功夫上需要什么条件

信因,在因地上修行要深切的相信:我们就是散乱称念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