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快乐只可以在心内寻得

祈竹仁宝哲嘉  2012/09/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智慧与慈悲,却可治愈一切的病苦。

人们常常嚷着要去寻找内心的平和,其实它一直都在,从不需要你去寻觅。

当你从为欲望而劳役终日的忙碌中静下来时,自然会感到它的存在。

人们逃避家庭、城市、社会及自己的问题而逃至深山中去寻觅心内的平静。既然是要寻觅“心内”的平静,又怎么可能在“心外”寻得呢?

快乐只可以在心内寻得,并不在于你身处之地方。有人花费半生积蓄往外国的海滩度假,结果却败兴而返;有些人却可以在水灾灾区中划艇作乐,玩个不亦乐乎。

有人远走他方以寻觅内心的平和。但如果你心中没有平和,纵管跑到天涯海角也不会寻得到它;假如你心中一早有了平和,你也就没什么地方是一定要去的了。

如果心中没有快乐,即使走遍天涯海角,也永远不会找到乐土;心中若然满足快乐,哪怕身在牢狱茅厕,一样可以悠然自在。

当你的心充满祥和,去到哪里都一样欢喜自在;当你的心充满智慧,一花一草都令你见到真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多用心

有一天,庄周和朋友聊天时,说了一篇大道理,朋友听了...

一切都只在一念心

佛陀说,人生空幻如泡影。生命无常,什么时候会退出,...

眼明心却盲

数年前,我在为佛学班上课时,学生中有一位弱视青年。...

这种爱看上去是乐,实际导致的是苦

世间人为什么会有苦恼?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把心放在什...

在你最高兴的时候,苦跟着就来了

人人都知道这个身体一定要死的,但没有一个人想到我明...

圣严法师:如何做到「境随心转」

问: 社会环境意见纷乱,我们常常「心随境转」,局势...

凡夫应常系心观二十事

佛陀要我们这样的凡夫常当系心观身,观二十事,它们是...

神经系统是受心理的影响

思量能变就是第七意识,老是以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其形虽寐,但闻性不昏

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

行香子怀净土词

几经劫难,暂得人身,因循自误又半生。荒唐过日,前路...

慈悲心与恶风水

去年搬到一间新屋,与市场为邻,而且就是买鸡鸭鹅、猪...

念佛虽易,殊不知为真实出生死之要路

【原文】 念佛虽易,世人不知,都轻视为寻常,殊不知为...

【佛教词典】虚空藏

(菩萨)梵名ākā?agarbha,又Gaganagarbha,又云虚空...

【佛教词典】风际

指风轮之际底。风轮乃世界之最底部,凡成一世界必先立...

死尽偷心 宝此一行 当生往生

如果我们不能深知五浊恶世很难出离,就会在心里打妄想...

将一切追求与执取放下

放得下对外境的执着、攀附、依托,放得下一种嗜好、习...

金明法师:庄严人生

庄严是佛教用来形容美好的词句,庄严人生,也可以说就...

飞来佛

南京栖霞山的栖霞山寺,被誉为是六朝圣地,千佛名蓝的...

百食一味的故事

今天开始我们要讲一些,既然是道场嘛,就是讲一些入道...

乞富不乞贫的须菩提尊者

佛陀弟子中乞富不乞贫的怪人是须菩提尊者,须菩提:又...

什么是佛法

问: 什么是佛法? 慧律法师答: 佛法很深、很广也很...

圣严法师《爱语》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爱语」,意思是指慈爱的语言、态度...

唯了生脱死才是生命里的大事

活一百岁跟你活七十岁又有什么差别呢?你财富的多少,...

随时都给父母好脸色

有位老太太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儿子刚...

【推荐】静坐的姿势与数息观

【禅修的方法】 静坐的姿势 初学静坐者,即应养成正确...

承受果报时要无所住

相由心生(过去现在)承受果报(应无所住);无始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