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劝父母念佛书

心持法师  2014/1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劝父母念佛书

爸妈:

愿二老展信欢喜!

您二老已皈依多年,可谓是老资格的居上了。可你们真的皈依佛了吗?真的信佛了吗?皈依不只是走一个形式而已,而是将自己的完全托付给佛!尽形寿地学佛!你们可扪心试问真的信佛了吗?

若真的信佛,佛说三界犹如火宅,众苦充满,你们真的生厌离心了吗?真的不再贪恋这个娑婆世界了吗?佛说极乐世界如何如何壮严,你们真的发愿往生了吗?我们是一个无量劫漂泊在外的游子,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盼望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一直在盼望着我们回家,可是我们太愚痴、顽皮、一意孤行,只知追求错误的东西,而听不进弥陀慈父慈悲的劝告,我们不能一次次地纵容自己,而让其失望!试想:如果我一次一次地叛逆您,您一心为我好,而我却不领情,反而越来越放肆?您会作何感想?失望?绝望?生怨恼?甚至放弃?阿弥陀佛没有这样啊!他耐心地等待着我们回头,所以我们今生有幸得闻念佛法门,若不勇猛精进,怎报佛深恩?要知道能听闻念佛法门,并发愿往生西方是要有多大的善根、福德和因缘啊!

经中说十地前的菩萨于修行过程中,还有隔阴之迷!修行之所以要用三大阿僧祗劫,就是因为这个啊!咱们今生有幸闻到念佛法门,若不勇猛精进,对得起佛吗?我们闻到念佛法门,不容易啊!能有这个福报不知道修了多少劫了!

《无量寿经》第十一品中记: “阿阁王子等五百人,于前世行菩萨道,无数劫来,供养四百亿佛,这是多么漫长的时间,他们修行那么长时间,今生才得王子长者身,可见他们是退转了。有隔阴之迷啊!咱们今世若不往生,下世能不能得人身?得人身的条件是奉行五戒十善,试问我们有资格、条件吗?我们行得圆满吗?纵得人身,还能再学佛吗?还能值遇净土宗吗?要珍惜啊!佛说他们后当做佛,但要后到什么时候?无有了期啊!他们供养了四百亿佛啊!爸、妈发愿往生吧!李炳南老居士说:“不求带业往生非愚即狂”!别再徘徊了!十方诸佛都宣说念佛法门,足可见此法门殊胜!发愿吧!阿弥陀佛已经向我们伸出了慈悲的手!你们欲知极乐世界如何庄严,可诵《无量寿经》。

这个世界太苦了!想想看:我们在母胎时,因空间小,所以象夹在两山之间,苦啊!母亲吃冷的,我们就像在寒冰地狱,何等痛苦!就是在零下几度的冰箱里都受不了,何况寒冰地狱啊!母亲吃热的,我们就好像在火烧地狱,可将手指伸向火中,看看痛不痛苦?母亲坐下,自己就像被大山压着喘不过气来……苦处太多了,以至于写不出来。所以才有隔阴之迷啊!太苦了!以至于把前世都忘了。此是生苦。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总有衰老的时候,老时行动不便,耳聋眼花,想做什么都做不了,而且体质开始下降,身体无故疼痛,总是力不从心,你们可以观察老人,无须我说此为老苦。下面的病苦,你们应该比我明了。我就不说了。

我们死的时候,阿赖耶识(灵魂)还未离开身体,子孙便移动遗体,此时如生龟脱壳,痛苦万分!将死之时,冤亲债主都找上门,那时心里恐怖,痛苦,可没有人能帮上忙,唯有自己承受苦啊!此为死苦。我们生活在欲界(三界火宅,包括欲界、色界、五色界)。欲望重,总是欲望太多,思衣求食,都已足了,又想要更好的,满足了又想要名……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但并不一定能事事如意,不如意时心里就难过。苦啊!此为求不得苦,怨亲债主,本求远离,可偏又遇上,遇上就生烦恼,此为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喜爱之人,总是希望能在一起,可总有远离的一天,一旦远离便伤心,所有才有殉情自杀的呀!此三苦大多是心灵倍受折磨。五阴盛苦:人是五阴聚合的,总是有不调合的时候,不调便生烦恼。此八苦概括了一切苦,汝可按此观想,终有厌离娑婆的一天。太苦了!要发愿,要往生啊!爸、妈,命不可延,时不可空等啊!黄泉路上无老少!抓紧时间念佛吧!儿求你们了!儿已经发愿求生净土,总是愿我们能在极乐世界相会,发愿吧!

爸妈:儿寄去的书你们看了吗?看看吧!不然发愿的心不切,纵然念佛法门是易行道,可这是针对其它法门讲的。念佛也不简单啊!也不容易啊!不要轻视念佛法门啊!有句话叫:易行道,难成道!所以,我们更要慎重!要细心用功,不得马虎呀!信、愿、行是往生的根本是资粮!虽学佛,若言行仍不异先前,仍在造作恶业,那不算是学佛!往生不了的!学佛,学佛,学佛。故名思意是学佛之言行,不只是烧香、磕头那么简单的事。信佛了,发愿了,还要真行。净土宗以持名念佛为妙行,不要小看念佛二字哦。

《藕益大师示念佛法门》中讲得清清楚楚,你们一定要看看!念佛要不夹杂,试问你们念佛时真的能一心不乱吗?不可能的,念了以后才会知道自己的妄念有多少,别说七天七夜了,就是两分钟都难。以妄心念佛,如何往生?现在都不能静下心来念佛,谈何往生?往生之时,冤亲债主现前,自己身心又在承受巨大的痛苦,这时根本就想不起念佛呀!所以平时要训练自己的念佛求生之心呀!

别指望临终十念往生了,不可能的。临终十念往生是针对未听闻佛法的人说的。临终得遇大善知识开导,忏悔念佛!还要深信、切愿、真行呀!十念往生是要备有多少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那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要想临终时能念佛往生,现在就要积累资粮呀!岂有一步登天,不劳而获之理?

《弥陀经》中说: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经中说的善男子、善女人,能于七日之中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必能往生。可是想想看,我们是善男子、善女人吗?善的标准是圆满十善,我们奉行的圆满吗?我们奉行了吗?所以说这里的条件我们不具足啊!所以,人天善趣没份的事,极乐西方能去得了吗?所以我让你们看我寄去的书,明理了才知道怎么做。有多大的心量,就有多大的福报。所以,你们要把心量放大,凡事不要斤斤计较,凡事做感恩想。这样就不会烦恼了,不然的话,自己烦恼有何用?

果真把书中所讲的做到了,决定成就!爸、妈,凡事多想想别人,做做换位思考,就会少一些烦恼,何况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生中的父母,未来的诸佛,供养他们是应该的,不要与他们计较那么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要懂得培福啊!福在哪里?就在日常待人、接物、处世中培,多帮助他人,自己吃些亏,就是培福,但这个福不能培得太迁强哦!不要以为自己吃亏了,就一肚子的不高兴,你这一念嗔心,是在损福啊!培福还可以在念佛、拜佛,诵经等佛事中培。学佛,学佛,你不念佛,不拜佛,你还学什么佛呀?所以你们一定要念佛、拜佛!!!这是主修,其它的一切都是助修,不要本末倒置哦!

还有,供桌上不可乱摆东西,要对佛像生恭敬心!佛前的水一定要一天换一次,早晚一定要烧香念佛,拜佛!一定一定要。供桌上佛像一定要天天擦,用一块新毛巾,新盆子,专门擦佛像、供桌。对佛宝、法宝一定要生起恭敬心啊!若生轻慢心,果报背不起啊!更别谈往生了!不恭敬就是不信,不信怎么可能往生?爸、妈,举头三尺有神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定要谨慎,动一个念头都有记录的,能不畏焉?

恨不得把我懂的全告诉你们,但我的时间有限,而且我写的手都酸了,目的就是想让你们真信佛,念佛,拜佛,学佛!恳切之心,无法用文字形容,天地可证!月可令热,日可令冷,吾心不可令异!爸、妈:再一次的请求你们:信佛吧!学佛念佛吧!发愿吧!十方诸佛都念阿弥陀佛,我们怎么能不念?

佛出世时我沉沦,我得人身佛灭度,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思之!思之!

今生一定要成就啊!而且还要发救度一切众生的悲心!要学会思惟呀!生活中会觉照呀!

自己去悟,去观察,要比我讲给您听强得多呀!要做个有心人!

愿天下所有的父母,有见此信者,皆发求生西方之切愿!

此致!

敬礼!

孝女:心持合十

(南京鸡呜寺心持法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把心灵的力量与弥陀的大悲愿力结合

净土宗的修学特色,它是一种本尊相应法门,一般的圣道...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何以见得呢? 我们把古人说的五...

千劫万难生二胎 持名念佛现奇迹

随着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在周围朋友、同事以...

前来助念的人越多越好吗

问: 弟子所在的小城镇念佛人极少,很难组建助念团,...

为什么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得人身有多难呢...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这个净土法门的特色,印光大师说是「他力门、果地教」...

印祖文钞--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

母亲往生记

末学母亲杨澄志于二〇一八年三月七日,在浙江省徳清县...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因家庭不如意而想出家可以吗

家,其实就是道场;家,也是真正好用功的地方。可是很...

肉食主义的逻辑悖论

从童年到成年,一遍又一遍地,大众被告知吃肉是正常的...

人体内的毒素来源于何处

1、蛋白质产生的毒素 蛋白质摄入过量,不仅会造成肝肾...

善用其心,清净行为

巧愿防非,离过成德,名为清净。 巧愿,是善巧的愿。这...

【佛教词典】损害

【损害】 p1252 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页云:损害者:谓现前...

【佛教词典】制教限分

亦名:限分 子题:大教制其瞥念、假宗但齐重缘、有部须...

净慧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按照这次活动的安排,今天下午是传授三皈依和五戒。这...

财富的积累,永远是建立在诚信上

2007年底,上海市政管理局,收到一封,寄自英国华恩厄...

一生最好是观拜一尊佛像,是这样吗

问: 有人讲一生最好是观拜一尊佛像,不要多了,多了怕...

念佛是修行的捷径法门

净土法门由阿弥陀佛大慈悲心、大平等心中所流出,尽摄...

陪病人念佛的经验

以前我在医院当医生,发现很多的患者,不能够接受传统...

曹溪宝林禅堂十方常住清规

惟我六祖大师说法曹溪。天下衲子归之。祖设安居。以容...

知因达果

梁武帝很相信志公禅师,而其他一般人也很相信他,不论...

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尽享福

要富贵得先修供养,不布施怎么感果呢?为什么今生有穷...

情执是修行的大障碍

除了名利之外,还有一个情字也要放下,夫妻之情、父子...

不要为了吃素而与家人生烦恼

选择吃素,原因多种。有些人是为自己的健康,有些人是...

人相貌千差万别的原因

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长相一样的...

忍辱法门有五种

第一、生忍。 每当被辱境到来之时,无法回避,无法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