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可怨以怨,行忍得息怒

演培法师  2015/03/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可怨以怨,行忍得息怒

讲到佛法,那是很深广的,现在只能提出一点来说。我所要和诸位说的,只是一个“怨”字,也就是佛陀对于“怨”所抱的一种态度。

人与人的相处,照理是应该很亲爱很和善的,不应有什么怨恨和仇视,可是由于各人的个性不同、知识不同、为人不同,往往因为一点小事,发生极大的争端,由于争执不休,于是就造成冤家对头。这是世间到处可见的事实,在诸位当中,也一定有很多的人,有这样的人生经验,彼此既因互相争执而对立起来,我们还是让他就这样的敌对下去呢?还是要设法解除彼此的仇视呢?关于这一点,在我认为:为了大家的和乐相处,为了大家的精神愉快,还是把那不详的气氛变化而为和善才好。

我国有句古话说:“怨家宜解不宜结”,佛经中说:“不可怨以怨,终以得休息,行忍得息怒,此名如来法。”这是佛法解怨的方法。的确,有怨终须解除,如为解除,那是很苦的,而解除的唯一利器,就是一个“忍”字。老实说,你不想解除怨仇则已,如果要想解除的话,那你必须举起“忍”这一利器,才能彻底地斩绝怨恨的根株。不然的话,以怨而去解怨,我告诉你,无论怎样,都是解除不了的。以无怨恨而和爱心去解除彼此的怨恨,这是宇宙间永恒不变的真理,哪怕是天翻地覆,海枯石烂,这一真理是不变易的,所以,以忍息怨,是最犀利的武器!

话虽这么说,但世间的人往往忽略这一点,以为必须斗狠,打倒对方,才够称为强者,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好像就被认为是弱者似的,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请诸位静静地想一想看:假定我们都以强者的姿态出现,谁也不肯让谁,谁也不肯饶谁,试问这个人世间还有什么和乐、温暖可言?现在,世界这样的纷扰,人类陷于这样苦难,走遍世界每个角落,找不到一点祥和之气,推求它的根本原因,还不是由于我们人类不能忍让而互相怨恨所造成的吗?更何况怨恨在心,正如一根芒刺刺在心上一样,虽说痛得那么厉害,但因为是在里面,而在外面不大看得出,所以虽在他人不觉得怎样难过,然而在自己是感到非常痛的。

这么说来,怨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虽被认为是个很小的问题,可是果真仔细地想一想,那不是这么简单的,而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有关人生问题的大问题。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却为极大多数的人不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一大悲哀!

说到这里。或者有人要问:怨这种东西是怎样发生的呢?关于怨的发生,说来是有种原因的,但最主要的一点,在于自己对于他人所有的行为,看不顾眼,虽在口头上,不一定就把它说出,而在内心里,却已感到深深的不满和憎恶,于是就怨恨在心,老不能忘怀。

举个最现实的例于来说:如一个银行快要倒闭而发生挤兑风潮的时候,原在银行放有存款的甲乙二人,甲先得到了这个消息,于是就把自己的存款提了出来,可是甲没有通知乙,等到乙知道这件事,而银行已经倒闭了,于是一个钱也没有取得回来。原来乙的生活过得很可以的,但因受了银行倒闭的影响,经济一天天困难,生活一天天的艰苦,于是就想到:假使当时甲来通知我一下,使我将款提出来,那我今天不是不会这样贫困了吗?可恨的那个家伙,为什么不通知我呢?这样想来想去的时候,就开始怨甲,一看到甲,就老大的不高兴,因而慢慢的彼此互相敌对起来,甚至弄得拼个你死我活。世间的许多纠纷,大约都是这样来的。

可是,我们做人,不能光站在自己的本位上,单为自己着想,也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多多的替别人想一想。就以上面的例子来说;甲之所以不通知乙,并不是他真的要使乙变成穷光蛋,过贫苦的生活,或者因为时间迫促,来不及通知,或者因为自己很忙,忘记去通知,或者以为乙已取回他的存款,毋须通知。做人果真能这样的多多替人设候,那还会怀恨别人吗?那还会抱怨别人吗?那还会仇视别人吗?老实说,那是不会的;所以,我们对于别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要从同情心、谅解心去看他,不要从猜忌心,仇视心去看他。

这样你既不埋怨别人,别人对你也就有了好感。做人,既以无怨心与人相处,一人如此,人人如此,在自己方面,可以减去怨憎痛苦,在家庭方面。可以造成和乐的家庭;在社会方面,可以形成有秩序的社会,所以我们必须不要与人结怨,假使有怨,立刻要设法解除,不要老是怨恨在心,而解除的唯一要道就是忍辱,就是宽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想要做大事,既要任劳更要能任怨

最难的是劳而不怨。大家常说,做事要任怨,经验告诉我...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修行若不...

忍辱要从这两个重点入手

又见佛子 住忍辱力 增上慢人 恶骂捶打 皆悉能忍 以求佛...

忍一时之愤,能免百日之灾

你要想平安、想愉快,要先忍辱;一忍,百事都消失了。...

只有坚志力行,方能成就大器

《禅林宝训》中记载着这样一则动人的故事。 舒州(今安...

人能百忍自无忧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脾气粗暴,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有...

世俗忍辱观与佛教忍辱观

忍辱波罗蜜,是六波罗蜜之一,为大乘佛教的重要教理和...

宽容孕育出高贵性情

心胸狭小,看什么都不顺眼,自然也就很难容得下其他;...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意足下 细微处见精神

日本的禅寺,往往都在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注...

在十月怀胎中,为胎儿增福改业

胎教是非常重要的,而往往被忽视。从佛教的观点来看,...

用意识心想出来的,这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

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所以说到禅这个问题...

心中有自性的光明,鬼神根本都不敢看你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

【佛教词典】四种轮王

(名数)金银铜铁四种之转轮王也。...

【佛教词典】常晓

(?~865)日本真言宗僧。幼性俊利,弘仁六年(815)...

植物也是生命,难道不是杀生吗

当我向别人阐述为什么我们要吃素的时候,最常遇到的反...

沦为屠夫的修罗陀比丘

有位修罗陀比丘,初出家抱着坚定心志,日中一食、树下...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问: 请师父开示,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推荐】平常没什么感觉,临终时你就知道怕了

如果一个人,他对过去的业都没有处理没有处理的意思,...

念佛能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

能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哪。我们每个...

【推荐】身体的疾病是前世因还是今世因呢

问: 我以前颠倒生活规律,导致自己得了前列腺结石,按...

道证法师:用坐电梯来比喻净土法门

下面我们打个比方来说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坐电梯』...

印光大师嘉言录--标应读典籍

● 大启愿轮,深明缘起,其唯《无量寿经》。专阐观法...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共有四种:第一、心态不...

金钱的拖累

从前,印度有个婆罗门,他的家中生了一个男孩,长得英...

信心就像如意宝稀有难得

谈这个信心的功能作用,我们也常常会引用《华严经?贤...

爱人者人恒爱之

人们常问:天堂、地狱在哪里?就在人间! 如果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