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想回家,可哪里才是我的家

2015/09/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想回家,可哪里才是我的家

近几年,常常往返于国内外各个城市之间,不仅身心疲惫,旅程的辛劳与时空的变换,更令我不时感慨人生无常,有如梦幻。独在异乡之际,想起故乡门外青山,家中白发爹娘,心中难免恻然。现代社会的物质主义与快节奏,总能让人觉得无所依归。而面对红尘万丈,种种生相,人们常常会产生这样的希冀与疑惑:

回家、回家、我要回家——可哪里才是我的家?

所谓“家”,就是身心栖息的地方。家,是疲惫时可以休憩的角落;是精神紧张时可以宣泄释放的地方;是受伤时能够得到疗治、抚慰的庭院。家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家庭和睦则社会和谐,家庭安定则社会安定。家,对于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小时候依靠父母的家;长大结婚后又要构建组合属于自己的新家;而当子女们长大成人,又将离开父母,为自己的“家”打拼—如此,小家不断循环建立,形成社会大家庭。然而放眼社会,现实中的小“家”并不安稳,越来越多的婚姻破裂、情感危机,子女长大后的劳燕分飞,使人们在悲欢离合中不断煎熬。很多人在感情破裂、家庭分崩离析之际,会感到人生迷茫,家庭幸福有如梦幻泡影,由此开始怀疑“家”的安全。

其实,家有小家、大家之别,世俗之家和觉悟之家之分。“小家”者,个人自我之家;“大家”者,民族祖国之家。这些都属于世俗之家,难免无常。而觉悟之家,则是对世俗之家的超越,为究竟极乐之处。

我们学佛,就是要在这艰辛无常的生活中寻找一个永久的家。虽然因为超越于物质与精神层面而极其不易,但只要我们能看破、放下世间的功名利禄,去追求另外一种意识形态,让自己的精神达到最高的觉悟,就会抵达智者的终归处—真正的极乐之家。

无论是小家、大家,或是世俗之家、觉悟之家,都需要我们为之付出辛劳,予以珍惜,这需要有一个过程,更需要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否则很难克服逆境情障、逾越有限的时空观念。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曾在世间劝导世人,四十九年间,佛陀宣说了八万四千种方法,并将其总结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释迦佛告诉世人: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有因必有果,因果相报,真实不虚。而这种因果循环在家庭生活中尤其明显。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尽量改正自己的身、口、意方面的不好习气,心存善念,口说好话,身做善行,每年每月每天,乃至每时每刻,都应该如此,不仅为家人、为亲人、为朋友担负责任,同时也给自己种下善因。若果能如此,就必能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也是世人所愿意回去的“家”。

而当我们历经世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最后才终于明白:世事如梦幻,万物皆无常。辛苦奋斗了一辈子,最终还是要赤裸裸地离去。所谓钱在银行,人在天堂,往往直到生命终结,我们才发现,世间的功名利禄和你没有丝毫关系,唯有平时的善业恶业紧随其身,随顺因果业力招感新的果报体,之后再建立新的家庭,而这种“家”,仍将重新循环普世意义上的家庭行为。

世间小家如此危脆,三界犹如火宅,不能长期依靠。物质的家庭总有崩塌的时候,情感的家庭也难以长久,依靠人心与因缘建立起的家庭,在历史长河与宇宙万物中不过如昙花乍现。世界上,有没有永恒的“家”?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有。那便是觉悟极乐之家,是慈悲智者的化现,这才是我们真正依靠的“家”。阿弥陀佛是大家长,他有四十八愿,只要有人发愿、持其名号即可到达觉悟极乐的家。极乐之家物质富裕,金银琉璃砗磲等七宝铺地,池有八功德水,洗去我们过去的垢秽;极乐之家精神富有,大家长阿弥陀佛每天慈悲地为我们宣说人生究竟的道理以及如何才能永久常住这个安稳的大“家”。

只有长期安住这个大“家”,我们才能亲证大家长的用心,自我才能找到真正的“家”。并由此生起无限的慈悲,悲悯仍在世间的父母、兄弟、姐妹乃至所有众生,不忍他们受苦受难,因而决定倒驾慈航,来到世间劝说他们尽早离开无常的小家,同归极乐之家,共住最安乐、最安稳、最长久的真正家园—那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我们讲回家,一是要回世俗之家,所谓常回家看看,孝敬父母,和睦夫妻,关怀儿女;二是要回寺院之家,观察无常,提起道念,积累功德,以回到究竟觉悟的极乐之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极乐世界的漏尽比丘

漏尽比丘的一个特点就是他证得人我空了,没我的观念了...

以专修念佛来对治修行上的偏差

疏文:弥远者,厌生为患,亟欲灭生以归于无。而灭非真...

女儿念佛后不可思议的起死回生感应

我有个女儿俗名陈云姗,今年二十八岁。在她八岁那年,...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就有三种不退

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菩萨,阿鞞跋致是不退...

大安法师:光明彻照十方愿

第十二愿光明彻照十方愿。法藏菩萨是这样发愿的:若我...

如何理解净土法门的事持与理持

净土法门有两种的修学,一种叫做事持,一种是理持。 事...

大安法师:念佛机在什么时候放呢

现在制造了很多念佛机,是好事,也是坏事,何以故呢?...

念佛人不可求来世人天福报

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处处指点,苦口婆心,慈悲之极,...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安住清净本性,破除自我设限

我们无量劫来,每一期的受生都不是很如意,每一个人成...

儒家对中国传统孝道的解释

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佛家的观点来说,孝顺...

当代素食观念与餐饮业经营

如果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中国谈论素食,许多中国人可...

对一切苦不起嗔恚之心

三善十一者:言无嗔者,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嗔...

【佛教词典】饮酒十过

一、颜色恶,即饮酒的人,颜貌容色,因之变常,无有善...

【佛教词典】与尼同乘舟戒开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中,除直渡;船师失济上下水...

【推荐】疾病与念佛

病乃人生八苦之一,人人必然遭遇之事。既属人之所遭,...

【推荐】星云大师《谈因说果》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大家好!由于众多因缘的聚...

人应有钢骨但不可有傲气

有钢骨可不能有傲气,出家人有了戒律的规范就有了威仪...

如何验证死后往生到哪一道

我们要知道,死了之后到哪儿去。 佛法提供了一个我们验...

一切时处勤诵地藏菩萨名号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可以说也是指我们;虽不为求...

为什么有时会突然闪现非常恶的念头

问: 有时非常恶的念头会突然闪现,这是为什么? 大安...

老年人的三大要事

对于年老的人,生前应办好三件要事: 第一,少说话,...

笨有笨的办法,就这样去坚持

我们现在念佛,从哪儿开始念?一定要从当下的这一念心...

贫女人以随喜心,助行施者,得报如此

【原文】 目连复见一神,身体极大,有金色手,五指常流...

检视自我,清楚专注地活在当下

午后的阳光穿透深色窗帘,投射在云来寺的会客桌上,照...

慈悲一百语

1.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2. 福莫大于心善。 3. 一点...

千万不要把福报兑换成吃穿

物理学上有能量守恒定律,这个定律在福报上也有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