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十种方法能快速得福

方海权  2015/12/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十种方法能快速得福

每人个都想得到幸福,幸福有它的因,才能得到幸福的果。

一、不贪常舍。不贪求不义之财,不义之财,难以长久。常舍济与贫穷,舍孤寡老人,舍病苦之人。舍财福之因,就会得幸福的果。

二、戒己扬善。做好自己,不说他人是非好坏。别人好的地方可以称赞宣扬,让世间善行流传。律己扬善业之因,就会得幸福的果。

三、少欲常慈。色欲病之因,祸殃之始,不仅色欲须离之。常慈心于众生,助难扶弱,使远苦得喜悦。欲少慈悲心之因,就会得幸福的果。

四、不骄常谦。骄易招妒,被妒阻力必大,办事难成。谦逊有礼,人之本份。给人好印象,人必助之。不骄纵谦下心之因,就会得幸福的果。

五、不执放下。不要执着自己的看法,不要认为自己都是对的。多听听别人的说法,会长增自己的智慧。要放下看得开,高风亮节,成人之美,不要为一点东西一点财物,争得你死我活。世间如梦幻,转眼以空。有功德大家做,有福禄大家享。不执着放得下之因,就是得幸福的果。

六、少私利他。自私自利,难成大器。有利益大众的行动,必定感召大众利我之福。凡事替别人着想,付出了爱心,自得顺心。无私利他之因,就是得幸福的果。

七、忘忧生喜。人生有无穷烦心事。但还要终日愁眉不展,忧心中中,没有什么大不了。人生最大为生死,唯有修行是真路。要喜气洋洋,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就是有问题也要冷静处理,度过难关。少忧多喜之因,就是得幸福的果。

八、不惰勤学。懒惰之人,别说利人,益己都难,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成才之者,都是辛勤好学之人。勤学的目的在于使自身成为有用人才,可以益人益己。不懒惰勤修学之因,就是得幸福的果。

九、积善成德。小小善也要做,日行一善,积多了成大善,成德力。有德力就有福报。须知福来自于德。世间上德高望重之人,何一不是大福报的人。故常行积善。积善积德之因,就是得幸福的果。

十、常学法门。要学习一个妙法门,使自己现在能受安乐,将来证悟菩提。如净土法门、药师法门、观音菩萨法门、地藏法门、楞严法门、金刚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是佛陀指导我们离苦得乐,自度度他的妙法。大众能学得福报就大了。常学常修法门之因,就是得幸福的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方海权文章列表

如何理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问: 如何理解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推荐】观照般若,你能观照得到吗

你尝试地思维一下,早上醒来的那一刹那,当我们一念灵...

【推荐】听经闻法对我们极为重要

我们要经常观察自心,对自己的心作开示。因为我们的心...

星云大师:闻思修

别人说你好,你会很欢喜吗?你可有想一想,他赞美得对...

定慧难等持,是娑婆世界修行的常态

常有一句话,叫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这个理大家都明...

修行不能离开善知识

有一次,尊者阿难从禅修中起来,去见佛陀报告他的心得...

弘一大师:青年佛徒应该注意四项事情

今天所要和诸位谈的,共有四项:一是惜福,二是习劳,...

修行如弹琴

参禅的目的就是要开悟,但开悟有什么好处呢?佛教认为...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如何判断发心的大与小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道证法师:动物的坟墓鬼屋

人有时很奇怪,假如知道某人有病,即使是亲人,也不敢...

诵持楞严咒者是植种大善根之人

楞严咒是佛顶光明聚集,化身如来所说的神咒,因而极具...

经典告诉你学佛后为什么倒霉了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是人今世恶业成就,或因贪欲...

【佛教词典】随喜品

为法华经所说观行五品位之第一品。即闻实相圆妙之法而...

【佛教词典】迦毕试国

【迦毕试国】 p0854   西域记一卷十八页云:迦毕试国...

把负面力量转成正面的能量

我们现在越早启动一念心性,对我们是越有利的。你不断...

一代时教,总一大念佛法门

【原文】 此一念佛法门,如天普盖,似地普擎,无有一人...

「真铁汉」佛源老和尚的禅门棒喝

佛源老和尚,湖南桃江人,18岁时从益阳会龙山栖霞寺智...

有财有势的人广行布施为何却堕落在恶道

虽然现代有许多有财有势的人广行布施,但不一定就会获...

大安法师:吃素的循序渐进

印祖对于不能吃全素的念佛行人也很慈悲。也确实有很多...

一边想发财,一边却挥霍浪费

问: 如何发财? 梦参老和尚答: 很简单,做布施。我...

佛法中有提到顺星、犯太岁吗

问: 顶礼法师,请问佛法中有提到顺星、犯太岁吗?弟子...

印光大师:祭祖用素

食肉一事,大是怪事,但以习行即久,不知其非,凡以为...

凡夫应常系心观二十事

佛陀要我们这样的凡夫常当系心观身,观二十事,它们是...

化解和对治瞋心的方法

瞋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通常所说的生气、憎...

福禄没有了,吃的东西也没味道了

你看有什么得不得呢?见了性的人,具足大智慧,大辩才...

不要恼乱修行者

【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