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我们会莫名喜欢或讨厌一个人

如瑞法师  2016/10/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我们会莫名喜欢或讨厌一个人

如果有一个人,我们没有惹过他,但他一直给我们出难题,那我们就应当生惭愧心,请诸佛菩萨加被。也许我今生没有惹过他,但很可能过去生中做了对不起他的事情,因此今生他就是看我不顺眼。其实,在生活当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有时候,第一次见一个人,就感觉好熟,就有好感;还有的时候,第一次见一个人,突然就觉得很讨厌。实际上,这都是过去生中的因因缘缘导致的。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带着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外出。路上渴了,佛说:“阿难,那边有井,有一个女子在那儿打水,你去要一些水喝吧。”

阿难就去了,刚走到离女子不远的地方,那个女的就喊:“去,去,我不会给出家人打水的。”

阿难无趣地回来了。释迦牟尼佛就笑了,说:“迦叶,你去打水。”

迦叶走过去后,那位女子就说:“这位出家人,你是要水吗?我可以给你。”

迦叶尊者就把水打回来了。

阿难就问佛:“我俩都没有来过这个地方,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人,她怎么会前后判若两人呢?”

佛说:“过去有一生,这个女子是一只老鼠。老鼠死后,被扔在路上。你和迦叶当时就是同门师兄弟。你经过老鼠身边时,就说:‘老鼠死在路上,真讨厌。’然后,就走了。迦叶看到后,就说:‘老鼠怎么死在这里呢?真可怜。’于是就在路边找个地方把老鼠埋了起来,而且给老鼠进行了咒愿。因为这个因缘,这一生你们再碰到,就有了莫名其妙的喜欢和不喜欢。”

所以,我们常常遇到的那些莫名其妙的喜欢或讨厌的情况,其实也是这样的,只是我们忘了过去生的因缘而已。不要说过去生,就是今生的很多事情,我们其实也都忘记了。

因此,一个人不了解前生后世的轮回真相,实在是太可怜了。由于不知道无始以来的因因果果,就只能看到现前的恩恩怨怨,只能以怨报怨,这个仇恨到什么时候才能解得开呀!

佛法要告诉我们的是,一个人怎样才能拥有真正的智慧,一个人怎样活着才最有意义。既然有因缘果报,既然生命现象在相续,既然知道有无限久远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珍惜现在。就像我们今天坐在这里,每个人都有很多值得自己珍惜的人,但是在当下这一刻,你我就是彼此最需要珍惜的人。要珍惜当下的每一个因缘,否则,错过了,就不会再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寄于残生,旅泊三界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

在众生浊中不能洞觉

我们讲到在众生浊中,我们决定安于臭秽而不能洞觉,甘...

灾难的启示与佛教的无常观

经云:高必坠,聚必散,合必离,生必死。因一切有为法...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能谈转世,否则风险...

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佛陀成道之后,严格持守戒律,广为度化有缘众生。在弘...

想要获得尊重一定要先尊重他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自然人恒敬之。在你想要得到别...

哪怕是独处,也不要去交那些损友

作为一个朋友,一定要讲信誉。那这个信不欺的意思,也...

不评价别人也不必执着于别人的评判

生活当中的评判和修行当中的评判是不一样的。当我们的...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推荐】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所缘境,这才是重点

我刚出家的时候,经常听老和尚开示说:佛法的修学是心...

关闭恶趣门踏上菩提路

从接触佛法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了。也因为观察到众生有...

【推荐】明海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各位营员,现在我简单讲解一下三皈、五戒的内容。三皈...

佛菩萨的名号功德

名号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称为圣号,圣号就是圣人的名号...

【佛教词典】法自相相违因

(术语)因明四相违因之一。宗法由有法与法之二语而成...

【佛教词典】正观

业感缘起 小乘观世间一切法之缘起,皆由业感,是为业...

如何消除对寺院的不敬之心

问: 不敬来自些外在的因素,尤其是两次去九华山时,...

惟觉老和尚:放纵欲念及嗔心的后果

佛法里有句话: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火烧功...

看清自己的缺点是很不容易的

要看清自己的缺点是很不容易的,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自己...

【推荐】能专念六字大经王,就一切都具足了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净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

业力的累积,让我们看不到真相

我给大家讲一个记录在经典里面的真实故事,主角是佛教...

念佛人要把成佛的心发起来

问: 省庵大师在《西方发愿文注》中说:念佛而不发大菩...

谁看得出你是女众

有一位比丘尼请教龙潭禅师:要如何修持,下一辈子才能...

善恶有报的科学实证

现代的实证科学很讲究依据,当有了大量的科学依据时,...

星云大师《六波罗蜜自他两利之评析》

前言 佛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宗教之一,但是佛教的教义...

傅大士:劝君常修十法

劝君一:专心常念波罗蜜,勤修六度向菩提,五浊三涂自...

尽心布施必解贫困

《法苑珠林》上记载:隋朝的时候,终南山有一位高僧,...

佛说邪淫有十种罪

○三曰邪淫,彼或有父所护,或母所护,或父母所护,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