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随遇而安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2017/03/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随遇而安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凡事都要随缘,反之,一意孤行,不论怎样都很难达成自己的心愿。一个万事皆缘,随遇而安的人,能快乐地度过一生;反之一个不满于状的人,整天牢骚满腹,愤世嫉俗,只会害人害己。

弘一法师在青年时代曾有过歌舞升平的奢华日子,但在晚年却能把生活和修行统一起来。有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前去拜访,吃饭时,见弘一法师只吃一道咸菜,夏先生不忍心地说:“难道你不嫌这咸菜太咸吗?”弘一法师回答说:“咸有咸的味道!”

吃完饭后,弘一法师手里端着一杯开水,夏先生又皱皱眉头道:“没有茶叶吗?怎么每天都喝这无味的白水?”弘一法师又笑了笑说:“白水虽淡,但淡也有淡的味道。”

“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极富禅味。弘一法师把佛法应用到他的日常生活中,他的人生,无处不是味道。一条毛巾用了三年,已经破了,他说还可以再用;住在小旅馆里臭虫爬来爬去,访客厌恶,他说只有几只而已。可以说他是真正的“随遇而安”。

咸淡有味,随遇而安是一种境界。如果一个人能有这样的境界,说明他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内涵。

在一座深山之中隐藏着一座寺庙,在这座古刹中,有一处僻静的小屋,寺众和香客都对这间小屋敬而远之。原来,这间小屋不但阴冷潮湿,而且时常闹鬼,使来往挂单(投宿)的客僧不能安心修行。

一天,有一位客僧前来挂单,所有的客房都已住满了,小和尚只好将他安排到那间小屋里,并对他说:“传说这间屋子里有鬼,经常出来吓人,你一定要当心啊!”

这位客僧觉得自己经常四处云游,什么鬼狐仙怪没有见过,就对他说:“小鬼没有什么可怕的,要是他真的出来了,看我怎么收拾他!”说完就进房休息去了。

晚些时候,又有一位客僧前来挂单,小和尚也只好把他安排到那间小屋里,也同样嘱咐他说:“这屋子闹鬼,一定要小心!”这位后来的僧人也是见多识广之人,就对小和尚说:“我知道了,要是有鬼出来我一定能降伏它。”

先进去的那位僧客正在打坐,听见有人轻轻地敲门,以为是鬼怪出来了,所以就坐着没动。那后来的僧人见门总是不开,便越发用力。一个使劲地敲,一个就是不开,两个人就这样僵持着。最后还是外面的僧人力气大,把门撞开了。

里面的僧人抄起门杠就打,二人一直扭打到天亮,才认出了对方。原来他们还是曾经在一起学习禅理的旧相识呢,二人把自己疑神疑鬼的事情说了一遍,彼此又是道歉又是愧疚。

心中无鬼,世界上就不会有鬼。只要心中淡定就不会躁动不安,不急不躁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智慧。万事不强求,宠辱不惊,不急不躁的人透出的定力和感召力,让他生活恬淡,却永远不会孤立无援。

随遇而安,平常心很重要。吃饭时,把饭吃饱;睡觉时,把觉睡好,这就是最好的修行。虽然是吃饭、睡觉这么简单的事,可是究竟有多少人可以舒舒服服地吃饭、安安稳稳地睡觉?有的人食不知味,有的人睡不安心。如此一来,人生其他事又怎么能做得好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站在本来就没有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依止空正见跟发心,他开始修行了。 第一个,安心如空之...

不要只讲「空」,还要把「有」建立好

在与大家的分享交流中,听到很多人谈到了空,也对空有...

外境既然无实有,哪有什么可贪的呢

我们对一切人事物,都不应该生起贪心。为什么呢?因为...

想做就做,想丢就丢

我有位印度籍的信徒,时常觉得不安全,有次他请我去他...

当死亡到来时,除了佛法的功德,其余的都带不走

你思惟死亡的时候,除了佛法的功德以外,其余的都带不...

往生是现在的事,不是临命终的事

佛的真实的智慧是可以解脱生死的,而现在外道呢?著于...

大安法师:怎样做到凡事都能随遇而安

问: 怎样做到凡事随缘,随遇而安? 大安法师答: 要...

随缘不是随便

随缘两个字,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尤其是遇到困难,无法...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三个方面检验是否已离开妄想

每一个因缘都可以修功德,不一定是在顺境才修学。逆境...

为什么我们发不起随喜赞叹的心

今天我们要从这个赞叹讲起。诸位知道,大家都是同修,...

【推荐】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少一份暴躁与气恼

美国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项实验:他们把生气人的血液中...

临终面临死亡时,会出现的两种情况

一个人面临死亡的时候,他两种情况会出现:第一种情况...

【佛教词典】七种难识了别

【七种难识了别】 p0062   杂集论三卷四页云:七种难...

【佛教词典】古三论

(流派)古传之三论宗也。自龟玆国之沙车王子传于鸠摩...

恶人所造的恶业是否可带业往生

问: 带业往生,善人得往生,恶人以前所造的恶业是否...

【推荐】不学佛的人对佛法存在怎样的误解呢

不学佛的人对佛法存在怎样的误解呢?有一次,一位不信...

为了这一大事因缘——往生西方

今天我们《莫到老来方修道》,要讲到关于第二个大的部...

有十种行人多堕在邪僻

有十种行人,发心修禅不同,多堕在邪僻,不入禅波罗蜜...

【推荐】圣严法师《心的五四运动》

一、四安:安身、安心、安家、安业 我们要把佛法落实...

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义:一、...

念佛要具足三种心

念佛首先要有信心、有愿心、还要有三种心。这三种心就...

若能心自在,虽住生死界,实同出生死

很少人能够在面对生离死别时若无其事,以我自己来说,...

慧广法师:生命的意义

一、 生命不在长短,只要活得有意义。 十年、二十年五...

只重衣衫不重人

唐代高僧三圣继昌禅师是一位有修有证,品行正直的高僧...

圣严法师:忙人的修行方法

有人问我,在忙碌的工作中,如何抽出时间来修行? 就...

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

原文: 女人家第一功德, 在孝翁姑, 相夫教子。既为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