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回归本来面目的生活

2017/1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回归本来面目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卑躬屈膝地去讨好别人;有的人为了维护虚荣,竭力强作体面;还有人为掩饰自己的无知,不懂装懂。这些人把自己包装起来,每天带着面具,生活在虚伪与无聊的心理状态之中。人若愈想维护自己的体面,反而更容易失去自然纯真的生活;愈想树立良好的形象,反而更容易迷失自己,否定自己,造成心理矛盾的困扰。长此以往,他们会感到生活得没有意义,从而给自己的精神生活造成很大的损害,人真正需要的是禅者的回归本来面目的生活。

禅告诉我们,人必须把掩饰在真我之上的那张虚伪面具撕下来,这样才能生活得轻松和自由,显露出朝气和活力。著名的洞山禅师曾有一偈:

洗净浓妆为阿谁,子规声里劝人归;百花落尽啼无尽,更向乱峰深处啼。

这首偈子可以说是一首唤醒人类心灵的好诗。洞山禅师意在告诉我们,必须洗去心中的种种虚妄,要如实地接纳自己,不必讨好人,也不自大狂妄,而是要依真我去生活。人应该像杜鹃鸟的啼叫声“子归!子归!”一样,回归到真正的自己,把种种名誉、权势、地位和高下的观念抛开。这些诱人的虚妄心一旦放下,就能体会到“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真趣。

人之所以发展出种种攀缘和虚妄,是由于不安。不安则源自不能正视自我,不能正视视自己是由于相互比较。人一旦陷入比较,就会执著,就会固执,就会争强好胜,就会动用各种心机,自然也就使自己的心胸变得狭小,目光短浅。因此,人必须把自大的毛病除去。

人类最忌讳的是自我心中所衍生的心机和成见,就是禅师所谓的烦恼和无明。佛经里有一则故事:

佛陀有一次说法时,一位女子坐在他身旁入定了。

文殊菩萨就好奇地问佛陀:“这位女子为什么能在您身旁就入于三昧,而有智慧第一之称的我为什么不能呢?”

佛陀回答说:“如果你能把她从定中引出,她就会答你所问了。”

于是文殊菩萨就绕此女子三匝,并鸣指开静。可是这女子不为所动。文殊又把她托至梵天,尽其神力,但都不能使她出定。

佛陀说:“看来现在就算有再多个文殊,也没有办法使她出定了。如果一定要她出定,在下方世界,过四十二恒沙国土,有一位罔明菩萨可以办得到。”

不久,罔明菩萨从地下涌出,向佛陀行礼后,便到这位女子跟前,鸣指一下,她马上就出定了。

这个故事中的罔明就是无明,它能破坏禅定,妨碍智慧。它会导致人类丧失心灵的自由,而沉醉于各种心机、执著和虚伪。

禅者告诉我们,要净化自己的意识,才能发现真正的自己。

赵州禅师有一偈说:

佛性堂堂显现,住性有情难见;若悟众生无我,我面何如佛面?

当自己放下“我相”时,自己就不再被不安的凡心所束缚,不再被傲慢的贡高心所牵引,不再被防卫性的心理反应所妨碍。这时,看世间的一切荣华便有如春天的繁花,花开花落,毕竟是无常的色相,只有具备一颗真心,回归本来面目,才能独具慧眼,看到生命的无尽欢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以和气迎人,以静气养身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

如何看待职场上的公平问题

人人都希望公平,但世上有百分之百公平的事吗?譬如在...

修行不是在做学问

问: 如果有人教理是懂得,但是在自己的内心觉得都是浮...

濮存昕:饰演弘一法师影响我一生

问:演了很多好戏、好角色,让你印象最深刻、或者说对...

曲折所带来的财富

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诗中写道:莫...

有时需要以退为进

退一步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古人劝我们要精进,...

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

目录 : 序言 第一难,贫穷布施难 第二难,富贵学道难...

富贵人生的八个特征

人人皆求富贵,什么才是真正的富贵?网络上有句流传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真心跟妄心的差别跟过失

第一、安稳跟不安稳的差别: 当我们的心,住在五阴的时...

破了本参,还有没有妄想

未开悟的人,举心、动念就是妄想;开悟以后,举心、动...

广行财布施才能赚取财富

1、勤劳不一定能致富。 我们经常见闻勤劳可以致富的宣...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我们活得痛苦的时候会哭泣;我们受到委屈的时候会哭泣...

【佛教词典】火浣布袈裟

(衣服)纺织火鼠之毛而制之,火不能烧,有垢则投于火...

【佛教词典】后夜

【后夜】 p0879   瑜伽二十四卷一页云:言后夜者,谓...

让心先摔过去

布勃卡是举世闻名的奥运会撑杆跳冠军,享有撑秆跳沙皇...

「鬼子母」的由来

佛教中有一位母亲神,造像、画作中的她身体丰腴,面容...

命运好坏,不需要问别人

有些人觉得自己命运不好,没有钱,贫贱难熬,身体有病...

难道临命终还让你选时间吗

接下来我们讲上广下钦老和尚的故事,好让大家仔细体会...

受五戒以后可以吃五辛吗

问: 受五戒以后可以吃五辛吗? 大安法师答: 受五戒...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善知识!讲到佛法两字,实与世间一切善法,等无差别。...

妙莲老和尚《阎王老子三封信》

我们为什么要信佛?为什么要修行?就是为了了脱生死,...

【推荐】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那么,点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之后,为...

圣严法师:身心自在

诸位台大医院的工作人员,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身心自...

【推荐】佛法告诉我们,要这样去对待逆境与业力

人处在这个世间,你是不是非得要追求那么顺利?遭受一...

净土法门修行关键--发愿

舍利佛,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佛说阿弥陀...

出家人持金钱戒会障碍财布施吗

《解深密经》中,观音菩萨请问佛:菩萨修行时,有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