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功德回向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

曙详法师  2018/0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功德回向”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各种不同的功德偈颂之间其效用是否有差别?请法师给予明示,阿弥陀佛!

曙详法师答:什么叫“回向”。我们通常接触到的 “回向”就是诵完经以后,或做完什么好事以后,念一个“回向偈”。就是我做的功德,我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诵经是为为了求生净土也好,诵经是为了断烦恼也好,或者诵经是为了给谁求平安也好,或者是给什么亡者得到利益也好,念一个“回向偈”,把这个功德给谁,有一个目的。

这样做是对的,但是还可以继续提高,还有必要继续提高。要想更深刻地理解好这个问题,我向大家推荐一下,就是《地藏经》“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里面有一段,这一整段大家都可以看一看。这里面,地藏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我看六道里面的众生同样的做功德,做好事,但有的人一辈子享受福报,有的人十辈子享受福报,有的人百生千生受大福报,这样的种种差别是为什么呢?就希望释迦牟尼佛给他解释解释。世尊很慈悲,就给他详细地解释了。解释了很多,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其中有一段,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有帮助,就是释迦牟尼佛对地藏菩萨说,如果人们种善根的话,或者布施,或者供养,或者修补塔庙,或者是印经典也好,“一毛一渧、一沙一尘”嘛,就是拿一个灰尘那么大的功德,一点点好事,如果你能回向法界,记住这四个字:“回向法界”。“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生中受上妙乐”。下面又说了如果你心胸狭隘的话,如果你单单回向自己的家人,或者自己得利益,那么你这样的功德也就是“三生受乐”,也就是三辈子得到这个好的果报。但回向给法界的话,百千生都受到好的果报。所以你看回向的重要性。要 “回向法界”就是“舍一得一万报”。那我们当然希望做同样的事情得到更大的利益。那怎么利益最大呢,就是“回向法界”。明明是为了家里人做事情的,没错,但我们回向给家里人的同时,还要回向给法界,记住。

至于这样是什么原理,咱们的智慧狭隘,也见不着释迦牟尼佛,业障深重,问不明白,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去研究经论,向诸位善知识多请教。我想,其实这就是“菩萨道”的一个特点,就是菩萨连自己的功德都愿意布施给别人,把自己所结的功德,都布施给别人,这是“回向”。很奇怪,为什么回向给法界众生?明明是自己做好事的,为什么非要回向给大家,才能更多的好处呢?其实在我们中国的哲学里面,古代的思想里面,也能找到相似的,比如说《老子》就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以不去。”就是《老子》(《道德家》)里面说,明明我们有功劳,但是我们不居功自傲,这个功劳才在,才不会丢失。我们人生当中有的时候也是,帮了别人,不要挂在嘴上,挂在嘴上就没意思了。不挂在嘴上,人家也会记在心里。如果你做了好事老是摆在嘴上,人家也就不把你记住了。我们生活当中是这样,《老子》当中的说法也是这样。跟这个“回向”的道理有点相同。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出,我们做了好事,做了功德,如果不回向的话,那只能得有限的福报。刚才说了,《地藏经》里面说了吗,不回向“只能得人天有漏福报,或成就二乘小果”。但是我们菩萨是大乘的,修功德是不为人天福报,不为小乘佛法,所以要一定回向给法界众生无上菩提,要布施给一切,这样的功德,福报更大。

另外,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回向”也是发愿的一种。因为佛教是注重发愿的,大乘是学菩萨道的。大家学佛以后,发了菩提心以后要去行菩萨道,菩萨道总的来说就是四个方面,“四弘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弘誓愿”是每个菩萨都需要发的愿,我们学习大乘佛法的人都要牢记和实践的。那我们做了一点好事就回向给法界众生,回向给无上菩提,这就有个非常好的用处,这是我个人认为,就是时刻提醒我们不忘记“四弘誓愿”。我们学佛发了愿以后要去做啊,不能忘记啊,所以时时刻刻都在回向,做了一点点好事都要回向,时刻提醒我们要行菩萨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生起真实无伪的慈悲心

问: 请问法师,如何生起真实无伪的慈悲心? 大安法师...

【推荐】为什么要做早晚课?能得到什么利益

早晚课是出家人在寺院里修行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我觉...

如何让心养成专注的习惯

问: 在企业工作结果是导向的,需要高效率,而且很多...

不发愿不回向不诵经咒,只念六字洪名可以吗

问: 每天一不发愿,二不回向,三不诵经咒,不上早、晚...

念佛见到阿弥陀佛要走吗

问: 如果念佛念到见佛,是不是就马上跟阿弥陀佛去极...

信佛后吃素,家人反对怎么办

问: 信佛以后吃长素,家人反对怎么办? 成刚法师答:...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问: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

不孝有三的含义是什么

问: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另...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持戒念佛,万缘放下

今天讲:持戒念佛。 因为《观无量寿佛经》讲过,若人...

修行要先建立这三种心态

从《楞严经》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在无量的生死当中...

曾以为非,今则为是

我们现在常常提到一个词:三观。三观就是一个界定的标...

一生中这八种朋友是必不可少

有这样一句歌词:朋友多了路好走。于是,我们便急着把...

【佛教词典】广教兴立所由

亦名:广宗 戒本疏·释戒经序:“所以正宗广教何为兴者...

【佛教词典】无胜国

(界名)释迦如来之净土也。涅槃经二十四曰:西方去此...

切勿舍净土而修其它法门

阁下既看《文钞》,宜依之而行,则决定会得大利益。切...

人生修养的四大选择

佛法住世二千五百年就说了四件事:你要信仰佛法僧三宝...

慧律法师《楞伽经大纲》节录

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义工,今天是2004年9月26号...

同样一首歌,一个是生情执,一个是出道用

大家知道生在兜率天内院见到弥勒菩萨,那么这个胜境能...

当心平静下来,头脑也会清楚一些

观世音菩萨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在好几部重要的经典里,...

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有时,动物界也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有一个狩...

供养礼拜舍利的功德利益

一、释名: 梵语舍利、亦云设利罗、室利罗、实利,意译...

世间人都要想修福,应该怎么修

一者施福业事,二者戒福业事,三者修福业事。 就这么三...

不是念佛就表示修净土宗

不是你念佛就表示你修净土宗,修净土宗跟念佛,没有直...

星云大师《珍惜因缘》

世间上,希有难得的珍宝,不是黄金,不是钻石,而是好...

禅师们面对死亡时,是如何的呢

佛经中说,人死之时,四大分离,如生龟脱壳,痛苦不已...

黄豆的十种保健功效

黄豆享有豆中之王的美称,每天吃点黄豆、豆制品或喝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