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这八个字很重要

弘恩法师  2019/04/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这八个字很重要

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此之谓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们在一些细微处不注意,将来就会慢慢地养成懒散、放逸、怠惰、轻慢的心,将来想要提起正念用功,也提不起来了。

为什么?养成了这种坏的习惯,就很难收摄了。这也就是古人说的“防微杜渐”的道理,所以,修行人一定要谨慎。

禅堂里有句话讲: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说这话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让我们于细微处不可随便。不以恶小而为之,一点一滴的细小威仪、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的四威仪,都做好了,就容易提起正念,修行就容易上道。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都是助道的因缘。

如果觉得这个也无所谓、那个也无所谓,甚至为自己的放逸找种种的借口:末法时代,不要要求这么严格了——自己人为地降低标准,正念就很难提起来,身、口、意全部流浪在妄想和五欲六尘的境界之中,想把心收回来就难了。

所以,修行人于细微之处一定要小心。

修行就是一定要细心,看一个人修行好不好,就看这个人够不够细心——看他走路轻轻地走,说话慢慢地说,做事情很用心地做。每件事都做的特别到位,特别如理如法。

譬如说,我们上香,插的时候都是端端正正、不偏不倚,每支香之间的距离,都恰到好处,让人一看,肃然起敬;摆供果也摆地整整齐齐,看上去非常庄严,让人心生欢喜。

每一桩小事都用心地去做,这说明他的心没打妄想,始终在正念之中做事。我们一看这个东西摆地乱七八糟、东倒西歪,说明这个人做事的时候,妄想纷飞,心里不知道在打什么妄想,事情就做不好。

因此在禅堂里,老班首经常讲开示说:有道无道,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怎么看呢?就看你这些细微处,细微之处见真章。

细微处,不是说我们心眼特别小、处处跟人计较,不是的。正是这些细微的地方,恰恰是我们不能照察的地方,照察不到,就是我们妄想流浪的地方。

《四十二章经》中说:若失念者,则失诸功德。你失念了,打妄想了,做事就做不到恰好。

儒家一直提倡“思无邪”,什么叫思无邪?思无邪就是不要失去正念,时时心不驰散,时时能摄持住自己的心念。

很安静地、很寂静地、很如法地做好每一件事,走好每一步路,说好每一句话,这就是修行啊。

修行怎么修啊?

修行不是惊天动地,非要做出什么样子来,修行就是这样寂静地、细水长流地,把我们的身、口、意时时都管束好,每一件事都做好,这样修行就容易成功了。

所以,不要舍近求远,想着我一定要去住山、要去闭关、要去怎么样,那个都太远了。

你小处的事都做不好,给你寂静的环境你也用不上功,为什么?这颗心与道不相应。给你一个安静的环境,你也不相应,去了就很压抑、就想跑。

所以,修行一定要从细微之处着手。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这八个字很重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从朝至暮,一句佛号不令间断

无论在家在庵,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

修学六度的功德

我们看戊三的结叹六度功德。我们如法地透过理观来带动...

修持佛法的21种徒劳

莲花生大士说:当修持佛法时,有二十一种徒劳: 若你不...

【佛学漫画】内观

吡钵舍那者:谓拣择诸法,最极拣择普遍寻思,周审观察...

如果没有福报,修行路上障碍就会很多

学佛应该从培养福报开始,如果没有福报,不仅智慧开发...

不退心

过去有一个人,虽然没有人开示他,但因为受世事的折磨...

工作特别忙,没有时间念佛怎么办

按:印祖在《文钞》里讲信愿行中的持名正行,主要是从...

昼可不食、夜可不眠,功课不可不做

你每天如果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净土行...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肉食素食可以影响性格

实验证明,含钙量多的食物,可以缓和人的神经过敏,使...

今暂做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

整个大乘佛法的止观修学,有二个重点:第一个云何应住...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在心地上面下功夫,在境界里面不...

黄泉路上无老少,能有几人活到老

原文: 问曰,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

【佛教词典】平袈裟

(衣服)又曰一色七条。以锦或金襕或金纱或织物等作之...

【佛教词典】种子惑

为“现行惑”之对称。乃生起一切烦恼之种子,亦即根本...

飘去的是云 留下的是天——如瑞法师的故事

1981年,24岁的如瑞削发为尼,继承通愿老法师的遗愿。...

了解17种素食「真相」

我们都知道经常吃素可以少疾病多健康,吃素也是有讲究...

生重前行,死归净土

前面谈到的全是我们自身的事,你不要像看热闹一样,以...

道歉的五种语言

表达歉意时说对不起! 道歉的第一种语言是最直接地表...

【推荐】被玩坏了的「开光」

开光是许多宗教都有的宗教仪式。在我国,佛教中有开光...

用欢喜心降伏你的自卑与嫉妒

当别人有成就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看到别人...

慧律法师《观照当下一念》

人主要是受思想的支配和智识的指挥,所以会对事相上的...

中道实相是佛所要说的真实义

佛陀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那就是正直舍方便,但说...

在家佛教徒必读经典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

百千万劫难遭遇——人身难得

那么有没有的来的话,我们这里再给大家点及一下。首先...

何谓「檀越」

人们游览寺院时,常会在一些石碑的碑文上,看到檀越二...

饮食知止足,常乐在空闲

我们生活在欲界,自然饮食的欲望也就炽盛。财食往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