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这十种念佛,就是利用种种习性来入道

宏海法师  2020/01/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这十种念佛,就是利用种种习性来入道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继续讲第九修持门的净念门。那我们常说念佛,念佛。今天讲的这个修持门的版块才是重中之重,我们分上下两版。

因为念佛呢,我们常讲到一行三昧,入这个一行三昧得有一个心态,就是要有决定心,一定要,如果说,没有在这个念佛心上,没有相续,那么你的三昧就成不了。所以,一定要来摄心来念。

第一个念就叫摄心念。在一切时处,念念不忘阿弥陀佛,念念想着极乐世界。纵令有时候有一些身体不适,纵令有时候有一些昏沉掉举,纵令坐的时候正在胡思乱想,纵令躺下来说,睡不着觉,总归在这一切时处,有可能时,皆能够系念,不要隔念,不要异念。异,就是变异,转向其他的事情。这样叫做摄心念,就是把心给摄住,相续不断。

再一个叫做勇猛念。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秉性不一样。勇猛念,这里有一个比喻是什么,如好色之人。好色的人,听到哪里有漂亮的女子,哇,他就一心一意,非要去追求,非要去见到,直奔她而去。用这种勇猛心来系念,系念到哪怕你在这个危险的境地,哪怕在这个尴尬的环境,这个事情中,你都能够一心一意,管他三七二十一,我就要念,这个就叫做勇猛念。那这样的话,心就不会退却。

第三个叫做深心念。深心念,就是指的像我们说,虽然你大海,不论你多么深广,我今天就用一个小勺子,就一定要把你舀干。我也不管你说我念的对也不对,标准不标准,如法不如法,概不论。只管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拼命地念,这个就叫做深心念。

就像我们说,明明知道那里路途非常遥远,但是我就这么一步一步地走,我也不想着能不能到,也不计较会不会到,反正我就一步一步就这么走。我不到头不罢休,这就叫做深心念。

再一个我们讲到说,叫观想念。因为每个人,他的念力有别。有的持名比较相应,有的他观想观像容易上道。所以在观想念中,就是念念见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不断这样地去描绘,不断地去临摹,反正就是佛的庄严妙相。如这个,像《观无量寿经》里面所说。这就叫做观想念。

第五个叫做息心念。我们为什么念不起来?为什么修不下去?那一定是有世间另外的心,占据了我们的本有清净这个念头。

所以,你看这里开示到说,要息却一切,就是把它息下来,歇即菩提。息灭的息。息灭一切名心,欲心,宦心,就是当官的心,一切的名利心,有所求心,乃至世间的种种心,就是我们在生活中这个事,那个事。还有这个贪恋心,放不下。还有贡高心,贡高心就是说把自己太当回事了。

还有这个遮护心,就是遮着自己的过失,护自己的短等等诸如此类的。人我是非心,为什么要把这些全部都息灭下来,因为要念佛。这个就叫做息心念。

(下)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到净念呢,今天是下半部分。上一讲我们讲到这个息心念。

今天的第一个念法,叫做悲啼念。风格为之一转。悲啼到什么程度呢?每想到阿弥陀佛,或者西方三圣,清净海众,身毛皆竖,五脏要裂,就是痛不欲生。为什么呢?就想佛想的,思念到极致。

就像小时候就离开了妈妈,骨肉分离,从来一别以后再就见不着了。或者说,妈妈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失去了儿子。长得非常的聪明,好看,与众不同,但是很小的时候呢突然间就夭亡。在这样的一种心念中,每想佛,就起这样的一种悲痛心,这就叫做什么呢,叫做悲啼念。

第七个叫发愤念。你看,都是落在我们人的习性,情感,情绪中,借机上道。发愤念是什么意思呢?如落地孤寒,负才寂寞。每一念及,痛不欲生故。

还就是说,好像就跟我们以前说的,“落地的才子笑是哭。待嫁的新娘哭是笑。”落地的才子最伤怀失意的时候,像这里讲到的怀才不遇,愤懑满腔。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念佛,都要带着这种心劲儿,把这个情愫用在念佛上来。那么,就是念念能够发起来这个心力,这叫做发愤念。

一切念。谓见闻觉知,及与毛孔骨髓,无一处不念佛故。就是你的身心世界,满目,满心,满眼都是佛。我们说“不疯魔不成佛”,确实如此,这个叫做一切念。在你的六根门头,在你的起心动念,在你的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中,这叫无一处不念佛故。

第九个叫参究念。念佛一声,便念此声落处。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把心参过来,落在什么地方,从何处而起?这个就带有禅宗的味道了。因为我们的修行习气,每个人不一样。如果有禅习气比较浓的,那么就参究念,可能会相应。

最后一个第十叫做实相念。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不以有无心念,不以非有无心念。就是什么心都没有的念,不要觉得我在念,不要觉得我念在我念,也不要觉得有能念所念。也不要觉得我没有在念,我一定不能有念的念头在念,诸如此类等等,都不去起这个念。只管念,念到极致,业尽情空之处,就是实相显现,叫实相念。这叫做上品念佛门。如果能这样念佛的人,现生必定见佛。

大家要明了,我们讲到第九修持门的净念门中,这十种念佛,就是利用人,我们人的种种习性,然后借这个道,来入这个道。而且在这十种心态的加行下呀,最后的功德是现生必定见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印光大师论念佛人如何对待疾病

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规律,疾病是人生八苦之一,念佛人...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问: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大安法师答: 其实不...

《观无量寿佛经》第八观:像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

如何是念佛止观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

分段生死对我们的修行障碍太大了

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在诸位心中,你现在的念头多分来说...

死后的去向与临终处理的关系极大

实例一: 有一天,朋友打电话来要我去助念。我进门之后...

中西医预防禽流感的方法

西医: 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

你的佛号不能都是在散乱心中念

我们不断地修习专住,首先产生心轻安。你的心会产生两...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有些妄想平常看不出来,临终才会出现

有些人的处理方式很简单。我打妄想,我就转念念佛,有...

去除烦恼习气要下狠心

但是我们这些烦恼习气也不是一生养成的,过去无量劫来...

什么样的菩提心不容易退

在《大乘起信论》讲到这个菩提心(整个大乘佛法的根本...

吾见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事已办

嗟嗟!人之精神用之诗字,吾见右军李杜,不出生死;用...

【佛教词典】丧嚫

梵语 daksinā。俗称野布施。[贝*亲],即布施物。送丧...

【佛教词典】一心敬礼

(术语)敬礼三宝之心不二也。法华忏法之初:一心敬礼...

第六意识的病根

我们的心─了别外境主要是前六识,这当中前五识是明了...

一朵可以辨别是人还是鬼的红花

如满禅师的王姓朋友逝世了,他就去为朋友诵经超度。一...

星云大师《有道者的心态》

道德,像一件华丽的衣服,可以庄严一个人的仪表;一个...

用功办道这件事,心要细,胆要大,气要刚

你们听《楞严经讲义》,你们应该把这个讲义销归自心,...

布施的功德

释尊在祗园精舍向僧众讲述布施的功德: 如果附近发生...

世间荣华富贵,哪比得上菩提大道

原文: 昔人有言。虽有驷马以先拱璧。不如坐进此道。予...

唯有一念话头,是当人命根

古德教人参禅做工夫,先要内脱身心,外遗世界,一切放...

人死有后世,为何不见有人回来报告

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祇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

全真起妄,全妄即真

这里,传灯大师施设了一个问答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现...

迷路的穷人

无量劫以前,有一座原始森林,山林里林木茂密,是许多...

以利他之心来经营事业

在这个宇宙间,常吹着一股他力之风,它推动森罗万象、...

佛经中对于获得财富的方法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财富,但要掌握获得财富的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