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惟贤长老  2020/0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万事万物各有因缘,互相资助,一体不能分开;因缘又是变化的,因果相续,法法相资。对万事万物作如此观察,就叫如幻三昧。

《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变化的就是梦幻泡影,由幻有到真空,由真空变幻有,空有不二。如何观空?诸法如幻,一切法当体即空,这并不是说另外有一个空,而是说一切法因缘生,如梦幻泡影,刹那刹那在变化。

当体即空就是佛在灵山会上给迦叶尊者传的心印,也就是心印法,这个很重要。为什么一般人不能空呢?得失、名利、爱憎太多了,空不了,空不了就有相,有相就有分别,有分别就有烦恼,有烦恼就造业,这是生死根本。

要抛弃生死根本,达到当体即空必须修如幻三昧,这是佛教的心印,也与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相合。三法印的意思是了解无常、无我,最后就可达到涅槃境界。

衡量佛经的真伪就用三法印来鉴别。若以普通的历史考证学、考据学来对待,是极端错误的,那样子等于有个时空观念,所谓时间、空间属第六意识的范围,而佛法超过寻思、超过第六意识,是一种内心境界、自证境界。

《华严经》有首偈子:“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要识佛的境界,须把意识打扫干净,进入空观,当体即空,心胸很广大,那就超过第六意识的范围和第七末那识的范围,不再执我,这就是广大的佛心。

有这个广大心,才有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这就是佛心。禅宗又称佛心宗,直指明心,见性成佛。心不明怎么见性?所以心地要打扫,否则没办法见性。

如何打扫?一是内功,修行禅定;二是外功,就是在行住坐卧间都保持正念,生活上处处利益别人,护法,弘法,作贡献。这样内功、外功结合起来,才能打扫心地,久而久之才能逐步明心,逐步见性。

总之,如幻三昧很重要,由如幻三昧而达到一切法当体即空,彻底消灭第六意识的杂念和第七末那识的我执,就可以进入佛的境界。那么在世俗方面就要看得淡,放得下。看淡,放下,才自在;看不淡,放不下,就不自在。这个就是实际修行的方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自心取自心」,第一个自心是六根的明了性叫自心。去...

业障发现的公案

我们每个人,思想随时变化的,当你打完佛七,得到佛菩...

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生命中一直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常...

菩提心的发起需要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省庵大师《...

让罪业消失的方法就是「忏悔」

《占察善恶业报经》云:若遭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扰...

界诠法师的学佛出家因缘

我是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闹饥荒,六零、六一、六二连...

【推荐】应该怎样观察我们的色身

我们的生命是没有开始的,要是说生命有开始,那生命就...

善导大师的三不问

善导大师有三不问。我们念佛人经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世界上最好的运动——走路

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是什么?走路!世卫组织认定,走路是...

蕅益大师《净土偈》六十首

博山禅师拈净土偈,每云净心即是西方土,盖以因摄果也...

怨的相貌是什么呢

我们从一念的清净本性,怎么就会有这么多的因缘果报出...

人可以有霉运,但不可有霉相

美国从事个性分析的专家罗伯特菲力浦有一次在办公室接...

【佛教词典】释迦发遣

(术语)对于招唤而言。谓释迦自此土劝说往生弥陀之净...

【佛教词典】善恶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本业缨络经...

思无常,观不净

佛在波罗奈国鹿野园中,与五百大比丘说法。佛陀开示大...

孕育一切生命的天地,如同佛的法身遍满虚空

天地,是我们存在的空间。尽管说到天,很多时候指广袤...

星云大师:从感情的占有到奉献

感情是自私的,俗语说:感情像眼睛,容不了一粒细砂。...

居士是否可以在佛前自受五戒

在家女人如果家里经济宽裕,身体自己又能做主,到附近...

忏悔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

如何改变我们的命运?第一个叫忏悔,这不只是宗教的,...

自律管好自己,慎独切莫放逸

我年轻时有一次前去看望一位老和尚,他房间的墙上贴着...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问: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大安法师答: 百行孝为先...

如何用佛法来处理家庭中的矛盾

问: 请问师父,如何在家庭里的夫妻之间,丈夫与妻子...

不经中阴身,顷刻做菩萨

如果我们都没有接引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都是很昏迷...

高僧谛闲法师的禅定工夫

谛闲法师与印光法师(18611940)为真莲友,彼此同唱教...

【推荐】佛陀的金玉良言

诸行无常: 世间万象,没有任何事物是长久永恒不变的...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对苦与乐看法的层面不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样,关键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