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念法费时短,而所得功德却无尽大

2020/05/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十念法费时短,而所得功德却无尽大

【原文】

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用之间,而未尝离。前篇所言是也。论其迹,则见于早晨一茶之顷,而不必终日泥,十念法门是也。盖修持法门有九品,人人皆可以修。虽罪恶之人,佛亦不弃。回心向善,则为善矣。

故此十念法门,人皆可以通行。譬如久为暗室,一灯照之,则为明矣。故虽杀牛屠马之人,放下屠刀,亦可以修。所以修者不难,亦不妨一切俗事。故在官不妨职业。在士不妨修读。在商贾不妨贩卖。在农人不妨耕种。在公门不妨事上。在僧徒不妨参禅。凡一切所为,皆不相妨。

故曰其修持工夫,见于早晨一茶之顷耳,遂可以为万万劫不坏之资。人何为而不修乎?

今有贩物者,一钱而得两钱之息,则必自喜,以为得息之多矣。行路者,一日而及两日之程,亦必自喜,以为及程之多矣。是于外物小有所得,而知其喜也。或两钱而得一钱之价,必忧之,以为丧本。

两日而及一日之程,亦必忧之,以为费日。是于外物小有所失,而知其忧也。何于吾身之光阴有限,则汩没以过,其失大矣,而不以为忧?于净土之因缘难遇,幸而知之,其得大矣,而不以为喜?是徒见小得小失,而知忧喜。及得失之大者,则不能知。

何不思之甚也?况不费时刻,用力甚少,而收功有不可尽言者,人何为而不修乎?此时不修,可痛惜哉!可痛惜哉!

【演莲法师译文】

说到修学净土法门,有从义理上去体悟的,有在形迹上去行持的。从理上说,净业行人,在日常生活中,凡存心行事皆不脱离净土的理念,这就是前一篇中所说的。但若论形迹,只要每天能有早晨喝茶的片刻工夫也就行了。不必强调要整天修持。这片刻工夫就是指的十念法门。

因为修持净土法门的成就分有九品,所以人人都可以修。纵然是罪大恶极的人,佛也不忍舍弃。只要造作恶业的人能冼心革面,回心向善,也同样可以转化为善人。故此十念法门,人人都可以受持。

譬如一间久不透光的暗室,只要点亮一盏灯,当下房间就明亮了。所以即使是屠马杀牛的人,能放下屠刀,也一样可以修学佛法。可见修净土法门并不难,而且也不妨碍世间一切俗事。做官的人修十念法门不妨碍他的公职,读书的人修十念法门不妨碍他的修读,经商的人修十念法门不妨碍他的生意,务农的人修十念法门不妨碍他的耕种,当公务员的人修十念法门不妨碍他的事务,乃至出家的僧侣修十念法门也不妨碍他参禅。

无论做什么行业,与修净土的十念法门都不会有碍。因此论及修持十念法门的工夫,只需早晨吃茶的片刻时间。而这片刻修持的工夫,就足可以成为万万劫永不朽坏的资粮。有这样大的功德利益,人为什么不肯去修呢?

每见有做小买卖的人,花一钱的成本而得到二钱的利,就喜形于色,以为已赚得很多了。走远路的人,走一日就赶上了二日的路程,心里也必欢喜,以为自己所走的路程比平常快多了。可见人的心理,对于外物,只要小有所得就知道欢喜。假如花二钱而买到只值一钱的物品,他心里必然就会懊恼,以为这太亏本了。

走路的人,要是走两天才仅及一日的路程,心里必定也会苦闷,以为这样走路太费时间了。可见人的心理,对于外物,只要小有所失便会忧恼。然而,有许多人却把一生中有限的光阴,白白地糟蹋了。对于这样大的损失,反而不觉得痛心。至于净土法门,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殊遇,今日幸而能够得知,所得的利益可大了,反而不知庆幸欢喜。

这是徒然只会计较小得小失,及至关系到大损失大利益,便一塌糊涂了。怎么会这样没头脑呢?何况修学十念法门,费时既短,用力不多,而所得到的功德利益却有说不尽的大。人为什么不肯发心去修学呢?值此时节因缘而不修不学,真是可痛惜啊!

龙舒净土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最后的生还者——地震废墟下念佛得救

2016年2月6号半夜凌晨三点,正当大家欢欣期待即将来临...

宝盖覆舍利,功德不思议

有一段时间,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住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

念佛好,还是念观音好

昨接来书,不胜慨叹。既知其病,又知其药,不肯即服,...

弘扬净土法门的一个重要原则

净土法门唯佛与佛方能究尽,九法界众生靠自己的能力是...

【推荐】净业的十种信心

彻悟禅师的净业十种信心,是从信心上讲的,这十种信心...

【推荐】不管念佛与否都希望你抓紧时间

一声磬响,烦恼顿息。我与弥陀,是二是一? 也许有些人...

念佛一法对在家人最为亲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

【净土圣贤录漫画】莲花金台皆现前,无有挂碍而往生

往生圣贤传--李贞女...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红薯的保健与妙用

红薯,又称甘薯、番薯、山芋等。红薯中含有多种人体需...

【推荐】清明节佛弟子应该怎么做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

修道者应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修持门中的第...

君子和小人的十大区别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

【佛教词典】难中之难

(术语)信受无上之妙法至难也。无量寿经下曰:若闻斯...

【佛教词典】六十二见 其一

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为六十二。   一、于五...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懈怠

问: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懈怠? 慧律法师答: 对治懈怠...

第八识转变的两个关键点

我们再看看无漏的情况。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

修此五念门,毕竟得生安乐国

【原文】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

佛法与外道的区别在哪

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亲。一切善...

大安法师:家里多是道教徒,会对往生有障碍吗

问: 原本我和道教颇有渊源,家中多是道教信徒,对我...

每天念佛多少与行愿有无

问: 净土行人每天念佛念多少声?法师曾开示说至少每...

我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是我心中之佛

念佛要有真实信心,第一要深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为什么要接济他人之急呢

济人之急,就是周济人遇到的急事。前面是讲救人之难,...

小牛救母口吞杀刀 孝心打动屠户养牛到老

能海上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是讲到父母的恩德。同样也...

要看淡权位

权位,只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塔,海浪一来,就垮了,连沙...

佛教法语

1.说柔软语,作慈悲事;行忍辱法,修大乘道。 2.爱欲...

发了菩提心后,要赶紧积集这两种资粮

什么是「资粮位」菩萨的相貌?就是这个「资粮位」的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