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法贵精不贵多

蕅益大师  2020/08/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法贵精不贵多

【原文】

佛法贵精不贵多。精贯多。多不能专精。故提纲挈领之道。不可不急讲也。纲领者。现前一念心性而已。心性不在内外中间。不属过现未来。不可以色声香味触法求。不可以有无双亦双非取。

心性既尔。一切法性亦如是。故曰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中者性体。空者性量。假者性具也。迷此性量。名见思惑。迷此性具。名尘沙惑。迷此性体。名无明惑。三惑皆迷中翳妄。非有实体。故三观起。

三惑随消。由吾人迷有厚薄。致如来教有顿渐。是知顿渐诸教。皆为了悟心性而设。

《灵峰宗论》示闵大飞

【白话文】

佛法贵精不贵多。精可以贯穿多,而多不能专精。所以提纲挈领的道理,不可不首先讲清楚。什么是纲领呢?现前一念心性而已。心性不在内外中间,不属于过去现在未来,不可以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上求得,不可以在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中取得。

心性既然这样,一切法性也这样。所以说,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中是性体,空是性量,假是性具。迷了性量,叫见思惑。迷此性具,叫尘沙惑。迷此性体,叫无明惑。三惑都是迷中的幻妄,没有实体。

所以三观一起,三惑随即消失。由于我们人的迷惑有厚有薄,所以如来的教法有顿有渐。要明白顿渐各种教法,都是为了悟心性而设置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从入世的生活说到佛教出世的生活》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讲的是题目是从入世的...

应当如何敬法及恭敬法师

当阿难向佛陀请问乐法善男子善女人应当如何敬法及恭敬...

不要以为有了这张纸,你就有资本了

今天下午,几个老沙弥、沙弥尼,来求戒。都六七十岁了...

刚信佛时很灵,信久后为何就不灵了

有好多信佛的人,感觉信三宝很久了,却没有得到感应。...

五蕴--色受想行识

现在讲佛法名相,色受想行识五蕴,这是佛教基本名相。...

接触佛法半年多,为什么对佛法没有什么疑问

问: 我较深入地接触佛法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别的师兄...

佛法宗派大概

关于佛法之种种疑问,前已略加解释。诸君既无所疑惑,...

如何理解「人成即佛成」

问: 请教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真修行人要过的钱财关

很多修行人会发现,怎么自己这两年突然的运气不顺了,...

藏教修行位次——名字即佛

二、名字即佛。 名字即者,学名字也。知一切法,从因缘...

如何在不同场合守住妄语戒

佛教讲,我们造业的方式有三种:身、口、意。口业占了...

修行法语

1、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他自己想要改变,所以你的目的就是...

【佛教词典】空观破怖畏

(杂语)小乘有魔鬼等之怖畏时,以三念八念破之。大乘...

【佛教词典】五处供养

指供养五者。即供养父、母、亲教师、轨范师与病人。亲...

近代知识分子和净土信仰

中国的佛教史上,知识分子与佛学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议...

宽容是人生的最好修养

在人的一生中,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既...

功夫做的纯熟,妄想烦恼就会辗转消失

不是说很舒服、很容易的就把自己所干的事情干好,就是...

勿作「二宝」弟子

在家信众修行中首先要恭敬僧宝。尤其在佛灭度之后,佛...

星云大师《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4》

各位同学: 我曾经分三次和大家讲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

持《金刚经》脖子被砍三刀竟无伤痕

有一天,唐朝的高僧一行禅师遇到了三刀和尚,告诉他说...

净土法门的修持方法

(一)实相、观相与持名 实相念: 念佛并不是专指口念...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那么这个地方的因缘观强调对治,对治我们的爱取跟我见...

圣严法师:怎样读书

做学问,虽然可为自己,但其并不是专为了自己;一般人...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第十八愿 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

念佛受病,实是无量劫业力所现

原文: 书中言念佛急进、中气虚极,此汝不善用心所致。...

人体器官衰老时间表

骨骼:35岁开始衰老。25岁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