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广钦老和尚的念佛开示

广钦老和尚  2011/02/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下午,老和尚在大殿外乘凉,传某师请示师父有关带业往生的事。

老和尚对传某师开示说:“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一切唯心造,弥陀经中所述西方极乐世界有金,银,琉璃一切庄严等,均是应对众生对一切相分别贪取的习性,而方便设立的,使众生因向往而专意念佛,与所谓“带业往生”,具有相同的诱导作用。离一切相的清净无碍,才是真正究竟的西方。”

某某师请示师父,什么叫“自净其意”?

老和尚开示说:“眼见不生分别,耳听不生分别,是为“自净其意”,别人的是非善恶是别人的事,与你又何干?只要审察自己有无过失,不要去看别人的过失。”

傍晚,在大殿外,某某师对老和尚提及“大弥陀经”中的种种,老和尚说:“大弥陀经中所说的西方胜境,不过是佛以此诱导众生,使其念佛,令精神上有寄托与目标,主要藉由一心念佛,令三障消除,心无妄念,而达自性西方,皈入极乐。”“虽然说极乐世界亦是妄,但佛究竟无虚言,临终时只一佛念而无他念,心达一心,照样随佛号往生。”

老和尚开示: “若人一心系念佛,则念佛可扫妄念、垢尘。一心念去,至业障消尽,则智慧眼开,心无挂碍,自心则比西方境,以此无垢心境,命终后即感莲花化生,佛菩萨众会一处,经中的西方境,昭然在前,一点都不虚假,佛绝无妄语。” “但若众生不信念佛有个西方境可去,却偏执于眼前的妄念、业感、种种事相,以为实有,如此不务实修,嘴里虽说要往西方,也只是个妄念而已。”“生西的另一要件是,必须了尽业尘,没有一切俗缘的牵缠,则生西有望。” “佛说净土三经,示西方实境,畅演往生的捷径,亦不过是普摄群机,教化众生,令生欣慕坚固的心,一心持佛名而生西,达到度众生的方便法门。” “念佛要具信、愿、行三力,要能引声念佛,大地一音,即各种声音入耳,即转成念佛音,而无分别,不被转去,方名一心不乱。”“我们妄念种子深重,念佛时不是头昏,就是被妄念种子牵去,所以念佛时必须小心。”

某居士又问:“那我们在家人应修持哪一法门?”

老和尚说:“在家居士想要修得如何,那是不可能的事,还是舍下一切,一心念佛,求带业往生,不要再堕娑婆,才是最稳当的。我们出家人,有的为了度众生,发愿还要再来这娑婆世界,但这个愿,也要本身达到菩萨的境界才有把握,否则一来很容易就迷失掉,又被牵入轮回中,这是很危险的。” “静坐,是坐无色相,不是滞静。离一切相,心无所着,才是静坐的意义。由这清净空无色相中,行、住、坐、卧寻得一不着一切的法,心无所贪恋、爱着,而走出生死,入解脱之道。”

早上,老和尚在大殿外坐,某某师请示师父,如何用心念佛?

老和尚说: “现前第一念是念佛,全知是佛念,就是一切音声是念佛声,鸟声、车声、人声等皆是念佛、念法、念僧,摄一切音声、一切现象界入佛音,勿为所转。”

老和尚说:“念佛要有愿力,西方怎么去?西方是靠我们这个要往生的愿力到达的,没有这个愿力,是不会达到的,但是,你不要以为西方是在多么遥远的地方,其实西方是很近,就在我们的心头,否则,西方那么远,要怎么去?临终念佛,那句佛号就在我们的心头。” 要有信心,我也可以成佛,我也可以做到,这样才会更精进,不要常说我,就是这个“我”在作怪。除你我相,修行就是要做到这个,这才是真功夫。否则到哪里修也徒然,如修到这点,那你的功夫也就到家了。不除你我相则无法解脱,师父教的是解脱法门,不是说要收人才的。要怎样才能心安,就是要无心。心本无所住,找不到心,心原是尽虚空遍法界。

问:要怎样念佛才能专心?

答:说这也是执着,妄想来了不要理它就是,不要说我要怎样才能……。西方在哪里?在自己的心中,心中无事、无烦恼就是西方。 不要逐境去……,六根要守住。 照师父的话修行,边做边念佛,去我执和法执,智慧才会开,智慧是无色相的,抓也抓不到,智慧开时自己也不知道,碰到事情一动,就知道如何去处理,这才是智慧。

某居士问:念佛能否见佛?

答:不能。

问: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又如何?

答:对!就是心开即是见佛,见自性佛。(意味佛非由色相见)不要着相:我做了些什么?

问:怎么念佛才专?

师答:这也是执着,妄想来时不要理它,有时叫它不要打妄想,它还是要想,所以理了它就多了一个念头,且愈想愈多,念佛要随缘。 开悟不一定能了生死,要得阿罗汉,断见思惑,即无我相,才能了生死。对此句有感悟心,仍有这个那个意念浮存,全是基于有个我,有了我即自私。念佛--离境,与佛相应,才知此心与佛心同。见闻觉知是六根的作用,我们的自性就在六根门头,每天与我们在一起。起心动念都是自己不对,此是因为还有个我在。此是细相,一念才起相便起。

念佛即入中道,没有好,没有坏。念佛亦属幻化,但属正念,故我们要以幻(念佛)灭幻(妄想)。广钦老和尚开示全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广钦老和尚文章列表

法照大师得文殊菩萨开示念佛法门

大历二年,莲宗四祖法照大师居住在衡州云峰寺,勤修不...

【推荐】把快乐的果报回向净土

我们讲到实相的义理。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

闻佛名号即得大利益

【凡夫众生身口意三业以造罪,轮转三界,无有穷已。是...

四十八大愿——(第37愿)归依感动天人

我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的诸天人民,闻信...

口念弥陀心散乱,这样能不能往生

问: 请问法师,龙华三会的第三会得度的都是释迦牟尼佛...

马祖大师答老友问

马祖大师未出家前有几位老朋友。听到马祖开了大悟,到...

为什么大家见面都说「阿弥陀佛」

问: 为什么大家见面都说阿弥陀佛? 正如法师答: 阿...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一 国无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人生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

唯识学的建立,它告诉我们:其实整个人生的过程,没有...

农历七月不是鬼节

一、盂兰盆会的由来及其发展 盂兰盆会,是汉语系佛教地...

忏悔依教理有三种

忏者忏前愆,悔者悔后过,忏无始至今所造罪业,期仗佛...

【推荐】一起看看念佛人到底有多尊贵

1、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花 《观无量寿经》云:若念佛者...

【佛教词典】内观

梵语 vipa?yanā。音译作毗婆舍那、毗婆遮那。即观、观...

【佛教词典】迹门十妙

(名数)(一)境妙,境即理境。谓十如是等境,心佛及...

我们的痛苦,佛菩萨知道

一切有情众生,只要在轮回里面,由自身善恶业所感召,...

他是如何躲过命里的大难的

安徽商人王志仁,三十岁尚无子。有相士告诉他说十月份...

只要能这样做,地藏菩萨都度脱你

佛又呼一声地藏菩萨,说南阎浮提众生他没有自性、不定...

皈依三宝获福无量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园时,一日对比丘们开示:皈依具...

净宗祖师--永明延寿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讲的这位大德,想必诸位都过...

供养三宝的钱,最好别指定用途

供养三宝,供养时指定这些钱要做什么,一指定了它只能...

为何修行人要过午不食

问: 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为什么? 成...

生重前行,死归净土

前面谈到的全是我们自身的事,你不要像看热闹一样,以...

主导六道轮回的亲因缘、增上缘

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

人生世间,幻住数十年

原文: 人生世间,幻住数十年。从有知识以来,日夜营谋...

怀孕后怎样让胎儿福慧增长

问: 怀孕以后怎样才能让胎儿福慧增长?坐月子时饮食...

【推荐】佛教疗养之法

吾人铸形父母,寄迹乾坤,随业受身,依因感果,是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