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忍之久而纯,耐之久而熟

来果老和尚  2021/01/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忍之久而纯,耐之久而熟

参禅人,切宜恒心远固,不得碰着即退。要知参禅事,大无可比,任世间一切千万重要,莫如参禅重要。

何以故?尽世间人向外驰求,参禅人向内奔走。但走非脚走,非身走,非心走,只是提起这一句“念佛是谁”,心心参,刻刻参,绵绵参,密密参。走路一脚,有二尺多远为一步;参禅绵密,一针之空尚不能有,有则世间生也。不但一有,亳厘之有,皆不可有,是为参禅行处。

如此之行,必耐烦行。何以?如人行至荆棘林中,虎豹群中,粪屎堆中,女众人中,此处向所未行,亦未到过。今既猛进,一任平心静气,尚难直行。是知外路之难,内心之急,不是嗔火炎炎,即是忿怒不已。如此之路,加以如此之行,真不敢行,不愿再行者,办道之人,必做到非行不可而后是。

其中巧妙者,必先明心之处境,是逍遥的,是适意的,是自在的,是快乐的,所以六道轮回之窩臼,皆如此也。今行旧路,贪恋不舍人世者,已非今日也。直到今天,只是来过一回,尚未回过一次。大家看看,今拟原路回归,原路之路,渺不自见。是知此路,虽然来过一次,时间很久,顿尔全忘,再想回家,不知去向。

有一妙法,即“念佛是谁”;有一苦行,即“耐烦”二字。我人今天欲想归家,抱定一句忍中忍,耐中耐,忍之久而纯,耐之久而熟。耐烦既久,已成习惯,叫他做别事不会,唯耐烦一事,熟加惯会。如此行处,大地不够行,虚空更不够行,一行即了。先用耐行,后用心行,再用法行,到此一拳打破无明,一脚踢翻识臼,自此家庭不离大路,大路尽是家庭,快也,何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来果老和尚文章列表

什么是四禅八定

佛教的四禅八定是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定的合称,即初禅...

刘公真菩萨人

【原文】 刘公讳宽①,其治郡也,有过者以蒲鞭示辱。夫...

马祖道一的棒喝脚踢

棒喝令开悟 从书中记载,我们可以想见马祖一定是身体伟...

宁搅千江水,莫动道人心

禅堂中死一般的寂静,寂静得似乎空无一人,只有守关的...

达摩大师:禅观七门

问曰:何名禅定? 答曰:禅为乱心不起,无动无念为禅定...

卧时即有,坐时即无

问: 有和尚问石霜庆诸禅师:听说佛性像虚空,这对不...

两个泥牛斗入海

洞山良价禅师问潭州龙山和尚:「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

禅师是如何用功的

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是怎么用功的,他答道:饥来吃饭困...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

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我们所要改造的命运...

八十八佛的忏悔意义与方法

在我们的修学当中,拜忏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课。我们在修...

不是你想修行,就可以修行的

《阴骘文》,印光大师非常重视这篇文章,它讲到文昌帝...

契理契机,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想给...

【佛教词典】佛

唐代僧。属南岳怀让法系,为马祖道一之法嗣。住温州(...

【佛教词典】胜义

【胜义】 又作第一义、真实。指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最胜真...

莲宗教起所因十重法义

序文 如上别中十义,复以前九为通,后一为别,兼前总义...

警惕「六根」的坏习惯

人在世间,总有很多给人评论的地方,尤其关于习惯方面...

【推荐】带业往生对我们多么的重要

那么下面就是能除罪否疑。那有人问:临终的时候以猛利...

学佛的人,最怕的是「放不下」

学佛第一个观念,就是 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 。看众生...

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了使在家信众有机会学习出家生活,藉...

【推荐】今日方闲,成办大事

莲池大师在他的《竹窗随笔》里面写了一个他同时代的故...

天下万事,都有一定的法理

【原文】 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一则恐其未明远理之人,...

微笑地面对生活

虽然,人生有很多苦难。人来到世间,就已经是一出悲剧...

天下第一菜:大白菜

慈禧晚年时,得了一场重病:高烧不退,且口干舌燥、咳...

心能转业卖斋立毙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

如何避免年纪大或病痛时,颠倒不念佛

问: 请益法师,很多人平时很用功念佛,但年纪大或者病...

印光大师文钞中有关不能往生的例子

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