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欲便有苦,无欲则无苦

宝静法师  2021/03/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欲便有苦,无欲则无苦

当知吾人,本有妙明真心,本是清清净净、光光明明,如何现在,弄得昏昏暗暗,糊糊涂涂?即被五欲之所染着故也。

如一盆清水,投诸泥土,久则土失流碍,水亡清洁,容貌泊然,故名为浊。

自心本是清净,投诸五欲妄想之爱染,故转清净而为不清净。若欲澄浊得清,复还元有清净之体,必有清水之珠,方可清净。

吾人自心之妄想爱欲,要令消灭,必须执持一句洪名,即可了生脱死。古人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言“多欲为苦”者:“欲”,希须为义,谓于所乐之境,希求而不舍也。“多”者,谓其欲乐之境非一,故昔者因贪多欲,而受逼迫身心之痛苦也。

一切尘境,悉能染污吾人之心,为生死之根本,然何以能知五欲为苦?六根对六尘,任运贪着,如磁石吸铁,不期然而然。当知尘本非欲,而其中别有滋味,故能令人起须欲之心。

然万境本闲,唯人自闹,所谓“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然欲境虽多,总数不出五种。

一色欲:谓男女形貌端正,及世间宝物,玄黄朱赤紫,种种妙色,世间之人,谁不生爱着?于此可爱之色,悦情适意,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皆为色所迷故。楞严经云:“汝爱我心,我怜汝色”是也。

二财欲:世间一切金银财宝,养身之资,无论男女老幼,谁不生贪着,恋恋不舍?是为财欲。

三名闻欲:谓不贪色,不贪财,唯贪求名誉,谓有声名,可以显亲荣己,以致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故名“名欲”。

四曰饮食欲:贪着种种饮食,肴膳美味,乃至贪口腹,残杀生灵,故名食欲。

五睡眠欲:谓终日情识昏昧而睡眠。

众生不了,终日竟夜,于黑暗鬼窟中作活计,不知欲是苦本,且将苦作乐,贪求不已。如来说是可怜悯者,此之谓乎?!

当知有欲便有苦,无欲则无苦。有欲有苦,皆是六根黏于六尘。若根不缘,则尘无所偶;若根尘脱黏,则当下灵光独耀。五根为内贼,五尘为外贼,灭功德,损法财,悉由此内外五大贼之所劫夺,宜生厌离之心。

“多欲为苦”。所谓欲海茫茫,回头是岸。

当知吾人,本有妙明真心,本是清清净净、光光明明,如何现在,弄得昏昏暗暗,糊糊涂涂?即被五欲之所染着故也。

如一盆清水,投诸泥土,久则土失流碍,水亡清洁,容貌泊然,故名为浊。

自心本是清净,投诸五欲妄想之爱染,故转清净而为不清净。若欲澄浊得清,复还元有清净之体,必有清水之珠,方可清净。

吾人自心之妄想爱欲,要令消灭,必须执持一句洪名,即可了生脱死。古人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言“多欲为苦”者:“欲”,希须为义,谓于所乐之境,希求而不舍也。“多”者,谓其欲乐之境非一,故昔者因贪多欲,而受逼迫身心之痛苦也。

一切尘境,悉能染污吾人之心,为生死之根本,然何以能知五欲为苦?六根对六尘,任运贪着,如磁石吸铁,不期然而然。当知尘本非欲,而其中别有滋味,故能令人起须欲之心。

然万境本闲,唯人自闹,所谓“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然欲境虽多,总数不出五种。

一色欲:谓男女形貌端正,及世间宝物,玄黄朱赤紫,种种妙色,世间之人,谁不生爱着?于此可爱之色,悦情适意,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皆为色所迷故。楞严经云:“汝爱我心,我怜汝色”是也。

二财欲:世间一切金银财宝,养身之资,无论男女老幼,谁不生贪着,恋恋不舍?是为财欲。

三名闻欲:谓不贪色,不贪财,唯贪求名誉,谓有声名,可以显亲荣己,以致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故名“名欲”。

四曰饮食欲:贪着种种饮食,肴膳美味,乃至贪口腹,残杀生灵,故名食欲。

五睡眠欲:谓终日情识昏昧而睡眠。

众生不了,终日竟夜,于黑暗鬼窟中作活计,不知欲是苦本,且将苦作乐,贪求不已。如来说是可怜悯者,此之谓乎?!

当知有欲便有苦,无欲则无苦。有欲有苦,皆是六根黏于六尘。若根不缘,则尘无所偶;若根尘脱黏,则当下灵光独耀。五根为内贼,五尘为外贼,灭功德,损法财,悉由此内外五大贼之所劫夺,宜生厌离之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禅师巧劝吝妇:有舍才有得

有位居士向禅师诉苦:我的妻子非常吝啬,不但对慈善事...

【推荐】你是快乐的时间多,还是痛苦的时间多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

贻误今生净土机缘,未知何世再得人身

我们知道这娑婆世界的剧苦,因因果果的冤家对头碰面,...

欲为三界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

首先了解欲的体性、作用、分类以及欲为根本苦的原因,...

娑婆世界的苦,一刻也住不下去

原文: 娑婆之苦,不可一朝居。当通身放下,一心念佛。...

中年失子之痛--感爱别离之苦

2012年6月17日下午4点多,在河南信阳读书的小儿子的同...

佛号如摩尼珠

原文: 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无...

没有吃素可以念咒吗

问: 我没有吃净口素,但念咒的时候,念净口业真言可以...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六度的感应

感应的理论处处皆有,同样地,感应的事迹也到处都是,...

仁清法师:文殊菩萨消业开智修持简轨

接下来是智慧文殊菩萨的修持,我们拿到资料了没有?所...

世界500强高管对女儿的忠告

儿女们不久你们就要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了。这是一个漫...

楞严咒的功德

佛说《楞严经》,其因缘为阿难被摩登伽女用邪咒所迷,...

【佛教词典】生无生相

【生无生相】 p0478 世亲释十卷二页云:又由十因,应知...

【佛教词典】护法录

(书名)十卷,明宋濂蓍,袾宏集。...

人一忙起来就会糊涂,过去的习气种子就会起现行

前面第一段讲的是凡夫众生求取世间的声名,到最后声名...

当今社会人们的嗔心毒火

人类自称为万物之灵,仗着自身的心智优势,成了这个星...

坐禅的三个阶段

第一步:姿势的放松 首先,放松是第一步功夫。如果连放...

慧律法师《包容异己》

人,生而不平等。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穷究一生的研究...

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修智 又复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前边的...

如果没有福报,修行路上障碍就会很多

学佛应该从培养福报开始,如果没有福报,不仅智慧开发...

姨父与鸽子的故事

姨父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几乎没有...

敬老院墙上的一段话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

功夫做的纯熟,妄想烦恼就会辗转消失

不是说很舒服、很容易的就把自己所干的事情干好,就是...

谤骂世尊的婆罗门

佛陀在舍卫国弘法时,一天,佛在只园精舍外空地经行,...

内心深处要厌离到彻骨彻髓

为什么净土法门讲信愿?这个愿就是厌离娑婆。这厌离娑...

持《金刚经》脖子被砍三刀竟无伤痕

有一天,唐朝的高僧一行禅师遇到了三刀和尚,告诉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