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之简明标准

太虚大师  2021/07/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之简明标准

然于佛法,各人当有理解与行为之简明标准,庶可无所歧疑而自度度他。

修学佛法有二:一、理解,二、行为。以理解贯入行为之中,则能行解一致;以行为履践理解之实,则能行解相应。

先言理解,即是“无我缘成”四字。平常的人,都以为有个自我,佛法则言实无自我可得,一有我相,即有人相等等。无我相,即无人相及种种众生差别之相,是谓“人无我”,亦即“生空”。更进明一切事物及一一诸法,亦无各别独立之自体,是谓“法无我”,亦即“法空”。此二无我,皆从否定一面讲。

若从肯定一面讲,则人及有情众生,以至于一切事物,实都由众缘所成,即四大、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众缘所成的,所以都无实我。若有实我,则不待众缘,今既从众缘所成,则无实我,如眼识能见光,能见之识与所见之光,无非众缘交互相遍而成立,所以人及众生、诸法皆无自我。

一人由法界一切诸法所成,一一人以至一一众生,一一诸法皆如此,则一一人皆摄一切,此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此无我缘成义,即佛法之法印,亦即佛法简明理解之标准。与此标准相应者,即为正知正见,违此即非佛法。

再言行为,应以十善、六度为标准,此通于出世善法,从初发心,以至于等觉,无不依此修行,佛则于此十善、六度已圆满,而利他亦仍在此。

十善,即离杀,盗,淫之身三恶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之口四恶业;贪,瞋,痴之意三恶业——十恶业——若离此十恶业,即是十善行。力行十善,必成善人,亦即为趋向菩提的根本。离去诸恶,减少一分恶业,即增一分法身功德。真能修持十善行者,须至二地菩萨(即离垢地),直至成佛乃能究竟。然由十善之增上行言之,即须行六度,乃得成定善、无漏善。

六度,第一即是布施,能舍一切所有,而实行利他,对治悭贪;如能利他,即是自利。持戒,则能三业清净,戒律即一切言行作止之轨范。忍辱,则能息除一切瞋恼。精进,一方忏悔以前恶业,一方面努力为善,了解诸法。禅定,即对治散乱。由定中所得的明澈觉慧,即是般若。

单行十善,名为散善;更修六度中第五禅定,乃得成定善;更进而与般若相应,则成为无漏善。从散善至无漏善,即是从凡夫至佛之进程,是为佛法简明之行为标准。

不明无我缘成义,则十恶、六蔽不能离;能明无我缘成之义,才能圆成十善、六度。凡学佛的人,都应以此标准自修,以此标准交友,以此标准择师,以此标准做人。不问他的咒术如何高,定功如何深,辩才如何大,学识如何广,合此行解标准的,可认为佛法中人,否则即非佛法中人。佛教正信会的正信众,切须于此认清,方不致自误误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太虚大师文章列表

为什么出家人不能礼敬白衣

在佛教中,出家为僧,除了个人的修证解脱、播种解脱种...

女人学佛须知

念佛人想要往生净土,首先要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佛经...

什么样的人不能皈依佛门

【原文】 凡皈依者,必须志诚恳切,修持净土法门。若仍...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

问: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呢? 答: 归敬...

佛教为何分宗派

佛教,整体的佛教是一味的,在佛陀时代,并无所谓八宗...

刚入佛门,应先学什么经

问: 我刚刚入佛门,不知道先学什么经? 纯智法师答:...

为什么这么用功还会生病

有病,你怎么样对待病?当然我们要看、要治、要吃药。...

现在人学佛不得力的原因

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女众出家好还是在家好

问: 女众出家修行好还是在家修行好?出家对家庭有什...

志公和尚十二时颂

平旦寅 狂机内有道人身 穷苦已经无量劫 不信常擎如...

白居易《念佛偈》

白居易晚年虔心念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舍三万两...

天下第一大傻瓜

有一首偈说: 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

【佛教词典】漏戒

指漏失戒律而不守持。即破戒、犯戒。持戒比丘一旦破戒...

【佛教词典】不思议经

(经名)或指华严经,或指维摩经,以二经皆明不可思议...

十方国土中进食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可思议

本品中舍利弗又打了一个妄想饭点到了,大家的午餐怎么...

成佛以后也有三不能

永明寿禅师说: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无不证果...

净居天请佛洗浴

在众多的天宫中,有一首陀会天,天王威仪庠序,相貌庄...

超越血癌的博士

我有一位同学,现在是美国大学的教授,也是一位国际上...

念阿弥陀佛就是念十方一切诸佛

我们大家念阿弥陀佛观想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我就是阿弥...

印光大师:读经须知

何谓恭敬?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

精进修为何更容易出业障呢

问: 为什么精进修时,反而比平淡修时易出业障呢? 宏...

信愿行的修行次第

禅宗法门,以心即是佛为究竟,所以不立语言文字,故曰...

善护口言,切莫落在绮语之中

常常说到口业四种过:恶口骂人、妄语欺骗、两舌离间、...

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

问: 弟子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是否业障...

戴着假面具

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朋友对妙智说:人活着,特累。 不能...

圣严法师《做自己的主人翁》

儿童、青少年是我们社会、国家的未来主人翁。这是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