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门日况愈下,真修真学者乏人

界诠法师  2023/03/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门日况愈下,真修真学者乏人

佛门今天日况愈下,真修真学者乏人。真修则不能息心,真学则不能专志。营事则畏烦,劳作则怕累。弘法则无能,接俗则同俗俯仰。居丛林不适应规矩,单住又嫌寂寞难耐,住小庙则散漫放逸。常常只是悠悠度日,愰愰不知所以。

居士护法,亦不择道场之道风,僧伽之轨范,行持之严谨;与僧则不以法相见,而以情相牵。来寺企图消遣或拜拜,或与僧为友;不仰三宝之德,不求法义之玄妙,不知礼仪的进退,又如何了知佛法的事理。僧网大纲已堕,信徒依怙将亡。

悲呼!僧人无法安定住下,一年常常要换好几处。此则不安,彼亦住不了,背着包,走!走!走!心不安,何处而能安?心不调,何处而能住?烦恼重则障碍多,没福报,无处安身,苦!苦!苦!

居士想学法,又不知去哪学。这看看,那望望,总觉得僧人不像样,所以贡高我慢,自以为是;对三宝无一念礼敬之心,也得不到一点点好处和利益。这些现象知道了又如何改变?道理都知道,眼下形势如此,又能奈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

戒定慧三学,学佛修行的基础

作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必须知道戒、定、慧三学,这是...

法师,请问我能出家吗

时常有人问我:法师,请问我能出家吗? 虽然每次我的...

《净土圣贤录》之往生比丘

往生比丘 《净土圣贤录》初编者际清居士彭二林评论道:...

【推荐】修行中的八念法门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八念法门。 我过去也给大家讲过六...

每个月这十天做好事,功德都能加倍

佛还同时告诉我们,修十斋日,这是对没有时间修行的人...

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炼心志

在一座寺中有一个小和尚,每天清晨,他要去担水、扫地...

修行人不能怕突破自己的极限

参话头的方法很简单,以我们现在提倡的这个方法来说,...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推荐】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有这十种的功德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我们以下...

【推荐】九种往生净土发愿文

历代祖师大德依据净宗精要,针对行人根机,曾撰述诸多...

居士披僧衣,不但没功德反而有罪过

【原文】 圆顶方袍,则知三衣①,僧服也。发其首而僧其...

思维地狱苦,珍惜修学缘

通过学习三恶道苦中的地狱苦,我有两点收获。 一、透过...

【佛教词典】僧祇

(一)梵语 asajkhya。阿僧祇之略称。意译无数、无央数。...

【佛教词典】犯罪因缘

【犯罪因缘】 p0522 瑜伽一百卷一页云:遍知犯罪因缘者...

外让一步,心进一步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为合...

初学佛的误区

由于无始以来烦恼业障的染污,人们大多具有各种各样的...

我们念佛是为了求什么呢

修净土法门,我们都会念佛。但念佛是为了求什么呢?我...

素食让我回归天性

能主宰自己的生活以后,我自然选择的是素食。这并非因...

亡者助念后,遗体显相由劣转好,能往生吗?

问: 弟子前几天在寺院里给一个朋友助念,他临走前几...

作为出家人,要尊重佛戒

我那个时候才二十多岁,夜不倒单已经有四五年了,整晚...

生命的脊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加德纳,原来是位医生。他竭力...

端正思想消除极端

有些人在修轮回痛苦的时候,会出一些问题。我遇到过这...

修行为什么要不间断呢

正精进。正精进不要杂乱,不杂为精,不间断叫进。这个...

出离心之思暇满难得

所以我们透过死亡的无常,每一生的死亡到来都把我们生...

相信念佛法门,缘于一次住院的经历

本人能够相信念佛法门,实际上比较感谢一次住院的经历...

处事的四种智慧

事无难易,关键是人能干与否。一个能干的人,再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