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往生全仗信愿真切」与「于自善根不能生信」是否冲突

宏海法师  2024/06/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往生全仗信愿真切」与「于自善根不能生信」是否冲突

问:阿弥陀佛,顶礼法师!印祖在《复倪慧表居士书》说:“往生全仗信愿真切。若先有怕不能往生之疑,则不能往生矣。”而《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这实际上也是《无量寿经》的内容中的又一个版本)上说:‘于自善根不能生信,以此因缘于五百岁住宫殿中不见佛,不闻法,不见菩萨及声闻众。’两者是不是有冲突?

宏海法师答:大家也听清楚,这确实是印祖的开示,什么意思呢?能够成就往生这个法,我们都是念佛行者,希望这辈子能去极乐世界,它的核心支撑点就是信愿要真切,这是前提,也是主要的沟通、直通动力。那么这个上面也很微妙。为什么呢?假如果我们说信愿念佛这样畅通无阻了,就跟高速的那个轨道桥就修好了呀,他就真的嗖地就过去了。那么一旦说心里先给这儿设了一个障,说:我能不能往生?我够不够格?我念佛念的量还足不足?我这样的人,我造了那么多的恶业,阿弥陀佛会来接引吗?不是说起心动念佛菩萨悉知悉见,他会不会看不上我?这还算是有良心的。那么很多时候实际上还是我们的信愿很缺乏,不够及格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勾逗出来我可能往生不了。首先就自我暗示,那么恰恰就是这一念,就真的往生不了。因为它就跟信愿相悖了。这是印祖的开示。

实际上这个开示很重要,而且绝大部分同修很可能有时候、甚至大多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自我的一种暗示,心里的不安。所以为什么老说“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为什么老说“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为什么说“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就是为了这个法,就是为了加持我们。

但是这位居士的问题不在这里,我不晓得大家听出来没有?一个是佛言,一个是祖语,我们此前也跟大家讲过,说真正是当面锣对面鼓地正面冲突的时候,当然要信佛语了。但是这两个问题跟大家说,它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

何以故呢?印祖老人家的开示是说:如果没有信愿,或者说在信愿上生起了“恐我不能往生”之疑,实际上就是没有信愿。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是说全盘把往生的机会就这么给放过去了,没有达成,这是一个。但是《无量寿如来会》里面讲的是什么呢?说“于自善根不能生信”,对自己的佛性,对自己的妙真如心的这个功德,他不能够生起决定的自信。

实际上就像我们如果说通俗的理解,就还是刚才讲的,觉得佛、菩萨、祖师爷乃至这么多的大修行人,出家为僧的大法师,那我自己这么差劲,福报智慧因缘都很差劲,他往往就觉得自己不够格。这个时候才是说于此自善根不能生信。你就再怎么差劲,你就堕到无间地狱,你也要记住我们的佛性、法性跟阿弥陀佛是一模一样的了,就没有那么一点点折损,没有破坏。所以《无量寿如来会》里面就讲说,这样的人实际上就是有疑心嘛,有疑心的话,他就是不能够畅通无阻直达极乐世界的核心区。在这样的情况下,五百岁就住在这个宫殿出不来。

实际上,我们正在讲《无量寿经》,就是劝诫大家一定要听经,一定要诵经,一定要去学习经文到底讲了些什么,每一句每一卷。这个问题在《无量寿经》里边有明确的会通说明。我给大家读出来,你们就知道这个问题在哪里。

在《无量寿经》里面是弥勒菩萨问世尊,说:“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当时,在这个世尊的加持下,大家都看见极乐世界了,然后就着那个场景问说:怎么那儿还会有胎生、化生的差别呢?因为我们一般不是说莲花化生嘛,为什么有胎生呢?佛就给弥勒菩萨说了,如果有众生是以疑惑心修诸功德,就是他的信心并不彻底,半疑半信,半吊子,或者这会儿状态好了,法喜充满了,信;一会儿状态不好了,又疑心,顾虑重重。就这一类的人。

但是你不要忘了,人家依然会修诸功德,还有愿生彼国,他还带这个法的。所以印祖这里说的是全盘否定地说:如果说有不能够往生之疑,也就是没有全仗到信愿法上。可是《无量寿如来会》里面,也就包括说《无量寿经》里面讲的是什么呢?是这一类的众生,他是疑惑心修功德,念佛也属于一种功德,主功德。但是他还有一个就愿生彼国,就是信愿是有的,只不过是打了折扣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了佛智”,不能够信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但是还有一点,“犹信罪福”,就是这一类人他是相信因果的,他是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轮回他是相信的;然后还有一个“修习善本,愿生其国”,他本心、发自内心的还是想去极乐世界,是这样子的。只不过对于现前阿弥陀佛的一切不可思议的功德,还没有彻底地全盘地接纳过来。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这一类的在极乐世界称之为胎生。你不要搞错了,以为说到极乐世界,还是这个父精母血结合的,由妈给在产房里面分娩出来的胎生,不是这样的,大家不要误会了。是因为他长处莲花中五百岁不得见佛,不闻经法,是这一类的。所以这个问题如果说讲到这里,你就明白。

印祖说的是全盘否定信愿,《无量寿如来会》里面讲的是什么呢?是这一类的疑惑心修功德,愿生彼国、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的这一类的众生。那有时候我们统称叫边地疑城,有这么个说法。所以这一问题呢,希望大家正好用后面的法把前面的法也给带上。假如果觉得自己害怕往生不了的,告诉你不要瞎怀疑了!这实际上你就是小看阿弥陀佛,不信释迦牟尼佛。好像很虔诚地说:我不行,我恐怕这辈子够不着,怎么我得好好修,生生世世积累!实际上你就是不领佛的情嘛,自作主张嘛,自甘退缩嘛。这一点,有时候真的是佛菩萨也干着急,没有办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情动入胎和临终接引

情动入胎。没有断见、思惑都应该是叫凡夫。凡夫都是有...

念佛时常见佛像放光,这个该怎么处理

问: 念佛时常见佛像有放光现象怎么处理? 大安法师答...

圣严法师:如何面对消沉的人生观

问: 许多上班族因每日上班下班,不断重复,一生好象...

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

《华严经兜率偈赞品》: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此人...

劝父母往生西方是为大孝

念佛之人,当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欲父母临终决定往...

卖酒开赌场有没有罪业

问: 师父慈悲,刚才说到罪业这两个字,我跟几个同事...

张玉琴老居士往生记

慈母张玉琴老居士是辽宁省鞍山市人,于2020年8月14日(...

佛菩萨的名号功德

名号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称为圣号,圣号就是圣人的名号...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

诸位要知道持名,印光大师在文钞对「一心归命,通身靠...

妙莲老和尚《佛七圆满开示》

(一)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恭喜诸位!你们有福德因缘参...

我能为社会做点什么

我们总是在向外索求,从不想对外付出。修行正是要逆其...

关闭六根能得到更精致的快乐

为什么思惟苦谛,观受是苦?用苦来调伏感受的刺激。你...

【佛教词典】五力

(杂语)五种之魔力也,即五尘是。止观辅行八曰:增一...

【佛教词典】杀出家成罗汉道父母为得几逆

亦名:父母出家成罗汉道若有杀者为得几逆 戒本疏·四波...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髻中明珠的譬喻

髻中明珠的譬喻...

没有生存压力的极乐净土

极乐净土的资生用具应念即至,这令我们非常神往。所以...

【推荐】圣严法师《心胸开朗,就不受环境局限》

有不少人常常觉得,自己的工作顺利,甚至事业做得也还...

诵得此偈,能闭地狱门

宋释僧俊,俗姓王氏,京师人。出家后,不守戒律,未曾...

诵持普门品的感应--保住了清净道场

台中市南普陀寺,开山方丈国强法师,七十四年应祖国师...

真正的佛化家庭是什么

真正的佛化家庭是什么,佛者觉悟,是每个家庭成员都有...

邪的一定要远离,现在假冒的越来越多

问: 请问,有的寺院的法师要求居士只到他的寺院,只亲...

为什么我没有佛性

潭洲慧朗禅师初参马祖时,马祖禅师看到就问道:你来求...

【佛学漫画】富贵法中求

太虚大师曾说:此资生之佛教,即为释迦托付与药师之法...

第七个饼

世间万事不论成功与失败,好事或是坏事,都有过去累积...

【推荐】男欢女爱的十一个疑问

《法华经》中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作为欲界众生,...

楞严咒为一切诸佛之母,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持楞严咒: 向内开显真如,向外感通诸佛 欢喜、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