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因果法》

圣严法师  2010/10/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接着我们来讲‘因果’,因果是从因缘而来的。从‘前与后’的关系看,叫作因果;从‘彼与此’的关系看,叫作因缘。你和我的关系,他和他的关系,彼此之间发生关系叫作缘。由现在的缘,连接上过去的缘和未来的缘,便是三个时间和位置的两重因果关系。

诸位想听佛法,结果来农禅寺听圣严讲‘因缘果法’,这是因果。诸位都听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话,种时叫因,得时叫果;好人一定有好报,坏人也一定有坏的下场。若仅从现在一生来说,因果论是不容易说服人的,佛法所谈论的因果,必须是三世的两重,并且是从现在的三世,追溯过去的三世,推展到未来的三世。

我们现在的三世是指这一生的时间过程:昨天、今天、明天,乃至往上有父母、祖先,往下有子子孙孙;过去的三世是指我们自己在此生未出生以前,无量世中的每一个时间的过程中,在何处做何事、遇何人;未来的三世是指这期生命结束以后,来生、再来生以后的无穷来生所接受到的一切。

如果仅仅讲现在生的三世,是没有办法讲得合理的。有的人做了很多的善事,积很多的阴德,可是没有亲生的儿子来继承其遗产;有的人出生于穷苦的家庭,甚至有一双为非作歹的父母,他自己却是社会佼佼者,乃至是国家的忠贞志士,这种例子很多。因此,在人间能够大富大贵、连续数代的,很不容易。以其兴衰之间,似有因果,然非定则。如果把因果观念延伸到过去三世及未来三世,对现在所遭遇到任何不幸,都不会怨天尤人;对于现在所得的成就和幸运,也不会觉得骄傲和炫耀。遇到倒霉不如意的事会心平气和;遇到平步青云,一帆风顺的时候,仍会虚怀若谷、谨慎小心。只要时时努力,不必担忧未来的前途。如果你现在不求努力改进,因循怠惰,既来的恶运不易除;已有的好运不会久,坏的会更坏,好的不会再来。若对今生所有的遭遇,平心静气的接受它,且继续不断的改善它,一定会有无限光明的前途,就在前面等待着我们;不仅仅是天堂或极乐世界,最后还能成佛。就如同我们将一分一毫的小钱,慢慢地存起来,日积月累,到最后甚至于可开一间银行。所以我们的功德智慧都是从日常生活之中,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逐渐累积起来,最后功德圆满就成佛了。

相反地,因与果也不是必然的,刚才我们提到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实则种瓜不一定得瓜,种豆也不一定得豆。记得我在日本求学时,曾遇到一位大居士给我一笔钱。我问他:‘你是不是要我替你做什么?’他说:‘因为我在求学的时代很穷,靠别人的资助才完成学业。如今我有了力量,也以同样的心态来赞助别人求学。’这种情形叫‘同类因得同类果’,因为前人对他怎么做,他对后人也怎么做。当时我告诉他:‘我是和尚,不可能很富有,将来大概无法以财力帮助他人。’他说:‘法师,你将来并不是以钱布施,而是以佛法做布施,以修行去化世。’这是‘同类因得异类果’。

如果助人不求回报,不怀任何目的,是种有漏的因,得无漏的果。什么是有漏、无漏呢?我帮助人,而别人真正得到物质上、精神上的利益,将来他们也会给我回馈,来帮助我;这好象是做投资生意,种何因得何果,这是世间法,是有漏的。如果不求果报,那便做了善事而不以为有善事可做,虽度一切众生而实无一众生得度。这种情形对众生而言,是有的,是种有为因得无为果;对佛菩萨来说,是既未种因也不得果,名为无漏因与无漏果。

有因不一定有果。如果我们将任何一粒种子放在仓库里,不去理会它,它是永远都不会发芽的。若种因以后,不加以培植、照顾和保护,那么这个因等于没种;甚至将稻种存放数年后,再去播种,发芽的比例便会减少;光播种而不给予阳光、空气、水及肥料等外缘,也难有结果可见。所以我们曾做过的好事,也必须继续不断地培养它,才能结成善果;若不加悉心的照料,而任其枯萎,是非常可惜的事。

反过来说,做恶事也不一定有恶报。很多人自认为业障深重,想学佛很难,更何况了生死,因此,干脆不学佛不修行,这就错了。佛经里有一段比喻说:麻园里有很多的草籽,草籽会发芽长出草来,但由于麻很高大,草虽长出来,但得不到足够的阳光及露水滋润,不久,也就慢慢枯萎了。同样地,我们虽然有业障,若能不断地修行,且在修行的过程,业障也必然会起现行,可是,由于不再造恶业,且不断地增强修行的力量,慢慢地也能将重罪转为轻报;本来应该被砍头的,因为修行的关系,结果被竹竿或树枝打一下就算了;或者造了地狱因,当受地狱报,却因修行很努力,结果害了一场重病就抵偿光了。

再举个例子:我在美国的道场,后院杂草丛生,拔不胜拔,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有一位洋弟子为了晒坐垫,将一块三夹板平放在院子里,结果他忘记将板子收回,一直放了三个月后我回美国时,才叫他收回。当他将板子拿起来时,发现木板下寸草不生,连草根草种子,都腐烂光了,而木板外四周是杂草成堆。净土法门说带业往生,生到极乐世界以后,等到花开见佛之时,业障也就消掉了。我们有很多的业障,只要至诚恳切地念阿弥陀佛圣号,定能生西方,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后,那些业障就没有机会萌芽受报,慢慢地业的力量也就消失殆尽。

因此,种因不一定结果。但要想让已种的因不结果,有二种方法:1.种善因而不继续努力,因就不会结果。2.种恶因却继续不断地努力修行,则恶因也不会结果。所以讲因缘一定要讲果报,讲果报不一定是决定性的,如果是绝对的,那么众生就无法成佛了。但是在凡夫地,是没办法逃避因果,唯有努力不懈地学佛修行,才有办法离开因果报应。一般人怕阎王、怕死、怕下地狱,阎王是真的存在,是我们自己所造的业所招感来的。因此,阎王是缘,不是因,我们不造因则阎王奈何不了我们的;我们造了业,就是没有阎王,也会跑出一个来。诸位,我们如果站在缘的立场,那么我们就不会造罪因,为什么呢?因为‘无我’。一切的一切都是为别人幸福,如此还会有我吗?所以,要做缘,不要做因,我们要不怕业果,就怕自己不能不造业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佛的马麦之报

一日,佛陀与五百位具足六神通的阿罗汉应婆罗门阿只达...

【推荐】倾尽身心弘扬因果轮回观念

我们在这个时代,真的要非常有正气地、有根据地把这个...

轮回中没有固定不变的角色

《亲友书》云:父转为子母为妻,怨仇众生转为亲,及其...

佛说吃肉的果报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第八》: 大慧。菩萨摩诃萨。...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长命报

佛说有十种善行能使众生得到长寿的福报,其中五条都围...

你认为很冤枉的事,其实没有半点不公平

我们在学习《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前,需要大家发心,...

恶口的报应

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叫师质,信奉佛教。有一...

钱员外投胎讨债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明末清初年间。距北京城几十里外有一个村子...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圣严法师:多情须讲理

「有理不一定走遍天下」、「爱他往往反而伤害他」,在...

圣严法师《人生的幸福与快乐》

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是怎么产生的?人生究竟是什么?许多...

圣严法师:造口业

佛教所说的口业有两种,一种是搬弄是非,一种是制造是...

圣严法师《人间净土对现代人的重要性》

净土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不曾在其他学术和其他宗教里提...

【佛教词典】六识身因缘

【六识身因缘】 p0305 瑜伽九十一卷一页云:复次由二因...

【佛教词典】普劝坐禅仪

全一卷。日本曹洞宗开祖永平道元撰。略称坐禅仪。收于...

戒体有防非止恶的力量

我们南普陀学院,有个沙弥刚出家时,我告诉他:沙弥十...

教授写给新入大学女儿的9条忠告

开学季,大一新生们满怀憧憬地步入大学校门。然而大学...

悟公上人:修行直指

佛法难闻,善友难遇,道场难兴,人身难得;现在四样样...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需要念往生咒吗

问: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是否一定须念《拔一切业障根...

每一天都在增上,那你的生命就有意义

我们现在是活在无始的妄想中,那要怎么转成真如而趋向...

我们的执着不同,就带动了不同的人生

从五蕴当中的执着,你可以把人分成三种人:第一种人是...

参究念佛的利与弊

念佛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像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

蕅益大师法语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

已婚男女相处应注意的事项

由于时代变迁,现代社会不但男女工作机会平等,交友机...

因果的法则

佛法所说的因果法则,是遍通一切的,就是宇宙间的万事...

星云大师《从人的过去现在到未来》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感谢佛陀的接引,让我们再...

这八个字误却了往生大事

觉明妙行菩萨对常摄说: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