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不要只是抱怨,要处理抱怨

圣严法师  2011/01/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抱怨’是从家庭到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的普遍现象,也是正常现象。即使亲如父母子女也会互相抱怨,虽然父母疼爱子女自不在话下,但仍不免口出怨言。例如,母亲看到孩子不听话,可能会在父亲面前说:‘这孩子像你一样,脾气那么坏,怎么教都教不好,你要好好管管他。’像这样的言语,很容易引起大家的不愉快。

人都是在生气之后才会抱怨,所以抱怨的内容多半听来刺耳,不只被抱怨的人不舒服,就连抱怨者本身也一样不愉快。会抱怨,主要是起因于对人事物的不满,但是,世间不如意事本是十常八九,光是抱怨并不能让事情如意。

一般人在听到怨言后可能会想:‘我对他这么好,他为什么还不满意?我好心替他处理问题,结果他却反过来抱怨我,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种想法只会让自己越想越气愤。如果能将抱怨视为正常现象,被抱怨的人或许就不会太痛苦;否则别人一抱怨,便觉得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痛苦也会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越来越沉重。

如果又能换个角度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别人说的可能真的是自己的过失,他抱怨得其实很有道理,可以帮助我看清自己的盲点。

更何况人人都是凡夫,既是凡夫,就不可能没有烦恼,有烦恼就会有抱怨。虽然别人的烦恼不一定是因你而起,但是别人把你当成出气口,负面的情绪透过抱怨而得到舒缓,你也等于帮了他的忙。

其实当不满的情绪出现时,可能是别人的问题,也可能是自己的问题,或是大家都没有问题,只是有人误传了一句话,使得别人口出怨言。遇到这种情形,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为自己着想,并且做到:一、不要抱怨别人;二、接受别人的抱怨;三、倾听别人的抱怨。也要像孔子所说的‘君子闻过则喜’,不但不要难过,甚至要更欢喜,因为别人愿意向你抱怨,表示对方还看得起你。

另外,有些人一听到抱怨后,认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便自筑高墙,对别人的反应不加理会,这样反而会激怒对方,以为你放弃了和他的友好关系,打算绝交。如果到了这个地步,问题就更难化解了。

所以听到抱怨时,要有适当的处理措施,以免又进一步产生误解,而且对于轻重不同的抱怨,处理方法也不同。如果听到的是轻微的抱怨,只要点点头,表示你知道了就可以了,因为对方只是希望你听到这样的意见而已,不一定要给予任何回应。

至于严重的抱怨,则一定要有所回应与处理,如果是对方误解了,一定要找对方协调、恳谈,让他了解事实真相。如果是对方因为你的作为不符合他的期待而产生抱怨,则一定要告诉他,你会努力改善与处理;如果处理的结果还是不能让对方满意,也要让他知道你已经尽力了,你的能力在目前的状况下,只能如此,希望对方能够谅解。

如果大家对于抱怨,能用平常心坦然接受,并且妥善处理,就能从中得到成长,而不是伤害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荷花与泥土

泥问:我以全部的生命滋养荷,荷高贵美丽,享尽人间一...

学会用感恩心对待人和事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不能久住,都处于生灭成坏中...

心律法师:你说的话会决定你的人生

人们每天要说很多话,而其中关于对自己人生的话,某种...

不管做什么,都要想到三宝在加持自己

曾经有个年轻人,因为家中烧火做饭的原故,所以天天要...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问: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心平法师答: 谈起抱怨...

儿女「五不怨」与父母「七不责」

为人子女时做到五不怨,为人父母时做到七不责,请您试...

恶业不能靠布施抵消,只有忏悔才能折损恶业

我讲一个小故事,大家体会体会这个观念:佛在世的时候...

人生有四事最为浪费时间

担忧 庸人自扰是为难自己,让自己每天神经紧绷、忧心忡...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圣严法师《柳暗花明又一村》

默照是一种禅修的方法,平常生活也可以用:「照」是清...

圣严法师《观自在菩萨》

菩萨 菩萨是发了菩提心,以慈悲广度众生的人。菩萨不...

圣严法师《与蚊子和平共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你正要睡著的时候,一只...

圣严法师《修行念佛法门的三资粮:信、愿、行》

修念佛法门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愿心,...

【佛教词典】多宝如来

东方宝净世界的佛名。...

【佛教词典】五上分结

【五上分结】 指顺益上分界的五种结惑。全称五顺上分结...

初地之前的修学是从假入空追求安稳

智者大师把我们从凡夫到成佛的修学分成两大部分,这当...

内心不想改变,佛菩萨来也是没用

我们发觉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想改变...

清明时节读诵《地藏经》,以佛法利益亡人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释迦牟尼佛讲,从释迦牟尼佛灭...

被眼前的妄想误导

我们一般人很难被劝谏,活在自己的妄想很麻烦,你对一...

颠倒妄想不除,容易在临终刺激生死业力

第二个就是调伏我们的颠倒妄想。我们第六意识有很多的...

圣严法师:哪怕任怨任劳

任又可称为忍,就是负责、担任、忍辱负重。 对待别人...

何为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一者礼敬诸佛 礼者、身礼拜。敬者、语意恭敬。诸者、不...

念佛三昧,无上真法

念佛一法,虽然我们有种种的认知,满怀的欢喜,无尽的...

净土法门的难信与仰信

净土法门就由于这样的至简至易、至顿至圆,又是从佛的...

三界本无一法,皆是真心起妄

实则神即是物,物即是心,心亦是神,然神亦非神,物亦...

黄庭坚转世的故事

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

信愿称名退病魔,皈命弥陀获新生

病苦缠身寻出路,亲近弥陀获新生 李忠生居士,1963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