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决定临终往生的力量

圣严法师  2023/11/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决定临终往生的力量

佛教认为人过世之后,是依四种原则决定他的去处。

一是【随重往生】,随他生前所做善恶诸业中最重大的,先去受报;

二是【随习往生】,随他平日最难革除的习气,而到同类相引的环境中去投生;

三是【随念往生】,随亡者命终时的心愿所归,善念则转生人间、天上,恶念则转生三恶道中;

第四【随愿往生】,发愿学佛则往生佛国净土,或转生人间继续修行。

学佛修行的人,知道要发愿,可以随愿往生,一般没有学佛的人,不知道发愿,就会随重业往生。业有重业、轻业,随重是以重业为往生的第一优先,如果是天上的业重,就会生天,如果地狱业特别重,就会堕入地狱。佛经里说,下地狱如射箭,一断气马上进入地狱,连中阴身阶段都没有,那是指十恶五逆的重业。

其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重业,临命终时能见到一片金色的光芒,那就是无量光。光中有佛、菩萨,手执金台前来接引,你自然而然登上莲花,很快就到了极乐世界。有的人在断气前就能看到光和佛菩萨等瑞相,有些甚至连家属也可以看到。

三十年前,台北有一位吴姓医师,他的父亲是前清的宫廷医师,一生念佛。他父亲往生时,全家围绕床边念佛,往生时十分安详。当时他就看到父亲房间的墙上放光,整个房间很亮,然后在上面出现佛菩萨像,而且是活生生的,并不是画的,当场大家都跪了下来。

临命终时,如果愿力很强,心念就与愿力相应;如果业力很强,心念就与业力相应;这就是随愿和随重。

如果没有重业也没有发愿,就会随念往生。我们学佛的人虽然知道要发愿,而且在往生以前就已经发愿,可是如果平常发愿不恳切,没有形成习惯,只有在打佛七或参加共修时跟着大家念,根本不了解什么叫作发愿,那只是种种善根。临命终时,很容易就忘掉了,与愿力不相应,可能连念佛的时间、机会都没有,到时就是随临终的念头而往生了。

临终时,如果是非常强烈的贪念,首先可能会生到畜生道,再来是饿鬼道;如果是瞋心很强的人,首先则可能是畜生道,再来是地狱道。因此,死亡时的念头非常重要。

临终时的念头可能与你的习惯有关,此时就是随习往生。习就是平常的习惯,临死时,会产生很大的力量,十分可怕。

所以我们平时要养成念阿弥陀佛的习惯,烦恼一出现就念阿弥陀佛,常常保持自己的正念。妄念、邪念、恶念出来,要惭愧、忏悔、念阿弥陀佛,不断地改善自己,这样与人相处时,自然就会生起慈悲心,并且把所有的人都当成菩萨看,以感恩、感谢的心来对待。

此外,还要常常想到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种福;还有四要: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能要该要才可以要、不能要不该要的绝对不要。不然临终时,还在想这个、那个,不应该要的、不能要的还在要,根本想不起来要念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从生至生」是什么含义

问: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有这样一段经文:二人...

人人都往生到遥远的极乐,那人间有情众生有谁来度

问: 佛法是超世间,也是救世间的,若念佛人都往生到遥...

【推荐】念佛人当如何面对病死之苦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

两位大师持名念佛求生净土

智者大师虽然他是在教下(天台)专攻专修,但对于西方...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二十多年前在苏州灵岩...

你平常起什么念头,临终就起什么念头

佛陀告诉我们生命像无止尽的水流,不是今生才开始,我...

父亲念佛相助,七岁童子往生前后的奇特瑞相

方海生童子,香港方养秋居士的儿子。方养秋一向行善,...

把离苦得乐的念想提升为往生净土的念想

我们一般净土宗的人,因为平常把佛号念得很多感应,就...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婚姻的暴力

婚姻暴力不是现在才有,在中国历史上,古小说中,都有...

圣严法师《快乐由自己决定》

开朗才会快乐 人经常生活在不安定的心态及环境中,因...

圣严法师:别当狡猾的人

许多人认为,做人应该内方外圆,但圆也应该要有不变的...

圣严法师《什么都有,独缺快乐》

有位女士说她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快乐,感觉缺少一些自...

【佛教词典】境行果(sthana-carya-phala)

Jingxingguo   佛教术语。境,指佛教徒修行所应分别...

【佛教词典】语渗漏

洞山三渗漏之一。指滞迷于文字言句之见解。洞山良价禅...

法会上写牌位是不是真的能消灾免难

问: 关于挂牌位子,在开法会的时候挂往生牌位是不是真...

遇善知识难

过去,有一个小孩在路上看到了一只大乌龟,把它抓来玩...

三生石的故事

唐代有一个叫李源的,他的父亲是东都的一位地方官做官...

深信因果是学佛的根本

我们要知道,一个国家里面有这样多的人,难免有良莠不...

【推荐】原谅别人时,也为自己开了一扇门

人,总是生活在原谅与被原谅之中。原谅一个人是自己的...

丑陋也好、美也好,都是假的

如镜中见其面像,菩萨观众生为若此,镜中见其面像,就...

人生不是平白无故就能幸福

明白人生道理,处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痴无知...

常吃五种食物保持健康

有些食物吃对了会让你一生的健康之路走得更平坦,同时...

宏海法师:心经·可以静心也

第一讲 心经之心 阿弥陀佛,各位吉祥。在现今我们这个...

世间四种人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前来请法...

人为什么会瞋恨

由于他有欲望,当这欲望满足的时候他很得意,当这欲望...

烤鸡鸭背后的真相

学习传统文化一年多了,今年四月,偶然回家乡一趟,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