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利和同均」化解利益冲突

圣严法师  2011/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讲的是均等、公平的原则,可以帮助团体化解利益冲突,让大家有福同享。

为什么一般人无法利益均分呢?首先就要厘清一般人对「平等」的错误观念。利益的平等不能够一刀砍平,变成齐头式的均等。在民主社会里,每个人所得到的教育训练机会是均等的,只要凭著个人的能力、智商,就能够进入好的学校,找到好的工作,拥有较好的生活环境质量。

有时明明两人的IQ差距不大,可是其中一人就是福报不够,或是不善与人相处,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的结果当然就会不平等。因此,机会和基础是平等的,但是发展却不能平等;人格是平等的,但是人的地位也没有办法平等,这是因为各有各的能力、因缘、福报与智慧,不同的因素会形成种种差别。

释迦牟尼佛有个比喻:下雨时是普遍、均等地落在地面,可是地面上的草木所受到的滋养程度,却不一样,例如小草就没有办法接受太多的雨量,但是大树靠叶子就已经可以接收很多雨水,更何况是埋在土里的树根呢?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责怪老天爷不公平,埋怨它给大树的雨量多,给小草的雨量少。大自然是完全平等的,只因为地球上的植物各有各的不同需求,对雨水的容纳量大小有异,所接受到的雨量也就不同。

同样的道理,就人来说,基本上利益是普遍均等的,但是随著个人器量大小不同,接受的程度也就有多与少的差异。例如,有的人用脚踏车当做交通工具就足够了;有的人则觉得骑脚踏车太慢了,必须以汽车代步;有的人不只要用汽车代步,而且还必须是名车,否则会觉得无法与他的身分地位相配合。这种情形,你能说是不平等、利益不均吗?这不是享受的问题,而是你有多少能力,就能够运用多大的环境和能源,基本上这还是均等的。

所以,在工作场所中,公司长官也许看得很清楚,某人的能力比较强,应该加薪;某人很认真,表现得很好,所以这次应该让他升级。可是同事之间却不这么认为:「为什么他加了薪,我却没有?太不公平了!」从自己的角度来看,这不是利和同均,利益冲突就因此产生了。这是因为彼此立场不同的关系,如果能综合三方面加以考虑:先为长官、为被加薪的人设想,再为自己着想,就会比较客观一点。

然而也有可能升官的同事是因为很会逢迎、很会做表面功夫,而如此的升官,还值得羡慕吗?正直的人是不会羡慕这种人的。如果真的遇到喜欢听人奉承阿谀,爱用小人而不用君子的长官,你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不就是换个长官,要不就得认命,这是自己的福气不够,虽然样样都行,但是时运不济,所以只好认命。所谓认命就是消极宿命吗?不然,只要有机会转换工作,还是可以及时把握,换个环境重新出发,另创人生新局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广行财布施才能赚取财富

1、勤劳不一定能致富。 我们经常见闻勤劳可以致富的宣...

【推荐】就算贪恋一枝草,也还要再来轮回

一、那蜈蚣呢?被你一扔,不知道有没有摔伤啊?! 有一...

富人和动物的奇缘

很久以前,有个非常富有的人,虽有万贯家财,但心地仁...

没有这两大特性就不叫财富

佛说,贪心之人永不富有,永远贫穷。我说,心贫穷是永...

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

人们常说,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是人生三大不...

佛教的财富观

财富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资粮。佛教的各种经论中,...

不正当的钱财是守不住的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跟偷盗有关系的,大家体会一下。古...

生命中的三大福田

财富来自于哪里?来自于给予。当我们恭喜别人发财的时...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圣严法师:为什么相爱的人,反而会相互伤害

问: 为什么相爱的人,反而会相互伤害? 圣严法师答:...

包容的尺度

包容别人可以减少自己的烦恼,增加智慧,但是包容应该...

圣严法师《无常》

无常是佛教的基本教诲,可用来调整、调适自己的心。需...

念佛经常出现瑞相,不一定很好

念佛法门是属于有相的。《观无量寿经》的出现,就是因...

【佛教词典】修所成法修

【修所成法修】 p0902   瑜伽六十七卷三页云:云何修...

【佛教词典】三界皆唯有心

【三界皆唯有心】 p0206 无性释四卷七页云:如是三界,...

【推荐】何为般若智与波罗蜜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

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

问: 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

守财奴的感悟

有一个守财奴,非常吝啬,从不曾布施过一毛钱。他对自...

学会放手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在我们的一生中,如果你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需要有...

佛陀时代在家学佛女众的模范人物

佛陀在世的时代,女子学佛而成为解脱圣者的,为数不少...

看病的时候,应为病人念一偈子

凡沙门、居士,见疾病人,须时看护之。 就是说有了生病...

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什么

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什么呢?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求生极...

受戒没学戒,犯了戒算「真犯戒」吗

问: 在多年前我受过菩萨戒,可戒场对戒条只字不提,从...

如何化解夫妻间的矛盾

夫妻在一起生活一辈子,难免有磕碰,俗话说,舌头还有...

有四种人不属于净土所摄之机

观机逗教,真实不虚。净土一法是何种根机的众生得以信...

常吃木耳的六大好处

黑木耳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很多食疗功效,...

常行堪忍者,于当来世无多怨敌有多喜乐

世人都知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