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只知行孝之显迹,不知尽孝之极致

印光大师  2014/07/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只知行孝之显迹,不知尽孝之极致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来乘之以证觉道。故儒之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佛之戒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是世出世间莫不以孝为本也。

奈何世俗凡情,只知行孝之显迹,不知尽孝之极致。每见出家释子,辄随己臆见,肆其谤讟,谓为不孝父母,与荡子逆徒无异。

不知世法重孝,出世间法亦无不重孝。

盖世之所谓孝者,有迹可循者也。释氏之所谓孝者,略于迹而专致力于本也。

有迹可循者,显而易见。专致力于本者,晦而难明。

何以言之?

儒者服劳奉养,以安其亲,孝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其亲,大孝也。推极而论,举凡五常百行,无非孝道发挥。故礼之《祭义》云: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故曰:孝悌之道,通于神明,光于四海也。论孝至此,可谓至矣尽矣,无以复加矣!然其为孝,皆显乎耳目之间,人所易见。

惟我释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且不仅报答多生之父母,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不仅于父母生前而当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轮常住正觉。故曰释氏之孝,晦而难明者也。

虽然,儒之孝以奉养父母为先者也。若释氏辞亲出家,岂竟不顾父母之养乎?

夫佛制:出家必禀父母;若有兄弟子侄可托,乃得禀请于亲,亲允方可出家,否则不许剃落。其有出家之后,兄弟或故,亲无倚托,亦得减其衣钵之资以奉二亲,所以长芦有养母之芳踪(宋长芦宗赜禅师,襄阳人,少孤,母陈氏鞠养于舅家,及长,博通世典,二十九岁出家,深明宗要,后住长芦寺,迎母于方丈东室,劝令念佛求生净土,历七年,其母念佛而逝,事见《净土圣贤录》),道丕有葬父之异迹(道丕,唐宗室,长安人,生始周岁,父殁王事,七岁出家,年十九,世乱谷贵,负母入华山,自辟谷,乞食奉母,次年往霍山战场,收聚白骨,虔诵经咒,祈得父骨,数日父骨从骨聚中跃出,直诣丕前,乃掩余骨,负其父骨而归葬焉,事见《宋高僧传》)。

故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亲在,则善巧劝谕,令其持斋念佛,求生西方;亲殁,则以己读诵修持功德,常时至诚为亲回向,令其永出五浊、长辞六趣、忍证无生、地登不退。尽来际以度脱众生,令自他以共成觉道,如是乃为不与世共之大孝也。

推极而论,举凡六度万行,无非孝道扩充。故《梵网戒经》一一皆言应生慈悲心、孝顺心。又云:若佛子以慈悲心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是杀我父母。因兹凡所修持,皆悉普为法界众生而回向之,则其虑尽未来际,其孝遍诸有情。

若以世孝互相校量,则在迹不无欠缺,约本大有余裕矣。

惜乎不见此理者,不谓之为妄诞,便谓之为渺茫。岂知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佛眼圆见,若视诸掌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便当里的头发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里,很多同学往往连带个象样的便当到...

不孝有三的含义是什么

问: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另...

如何对待子女的不孝

有些中老年人遇到了子女不孝的问题,感到很苦恼。有些...

对母亲再好一点

即便我们已经长大成人,足够高大强壮了,这时候的父母...

父母悦,即为孝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从我们懂事起,就开始读书,幼儿...

家庭和睦之法

谦以待人,放下人我心 我以谦往,彼必以和来,大率家庭...

【推荐】妈妈在,家就在

妈妈在,家就在。但凡有妈妈的孩子,大都有一个可以回...

盘中血肉,皆是历劫父母

这里引用《梵网经》的一句话。我们受菩萨戒的人为什么...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这个荣耀,又有什么能再超过呢

原文: 莲之为物,虽出淤泥,体常清净。人能一切不着,...

印光大师:念佛百问

1、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

一心念佛即能往生吗

窃谓末法世界,于禅、教、律中,能断惑证真,现身即出...

不求现世长寿康宁,唯求临终往生净土

仲春来山,瞬息半载。纵寿百年,弹指即过。一息尚存,...

【佛教词典】惑

【惑】 p1186 成唯识论八卷八页云:发业润生烦恼、名惑...

【佛教词典】昙无谛

梵名 Dharmasatya。又作昙谛。意译法实。安息国人。善...

福为善眷属

过去,有一位国王以正法治化国家,深得人民敬仰,却因...

【推荐】法师念佛时很享受,为何弟子却觉得很难受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

竞争对手破坏我们的产品商誉怎么办

问: 竞争对手破坏我们的产品商誉怎么办? 正如法师答...

把文字转成心中的光明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

若有男女依母教,一切灾难尽消除

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顺颜色不相违;一切灾难尽消除,诸...

一念法供养的功德就不可思议了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

切忌用「临终十念」赌往生

有人说,《观经》讲临终十声就都能往生,那我现在就可...

观察此世界生命无常的状况

一、总说 死期无定之因相有三种,第一、南瞻部洲人类寿...

谁没有善根

佛陀时代,有一老人听说出家修行能够离苦得乐、解脱自...

十善业道之除贪嗔痴三毒

不贪欲 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

佛教的环保思想

如果将环境污染比作地球的一场疾病,在病来如山倒的今...

「爱别离」和「求不得」

琪琪和男友是大学同学,相恋近四年,男友对她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