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外道多的地方怎样修行

印光大师  2016/12/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外道多的地方怎样修行

汝处外道多,汝既生正信,凡所言所行,当勿与彼同,则或可转彼邪执。第一须要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第二须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不使名利及人天福报之心稍萌,则可谓德净。即维摩所谓,欲生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心有污秽,何能生净土乎。

若欲化人,正不必张罗门庭,但令大家各于自己家中修持,如上所说之事即已。即欲立一机关,但借一现成之寺庙,为每期提倡之所(期随人事以定,或一月二次,或一星期一次。不可空费钱财,诸事从俭为要)。若即欲建筑,当此时局艰难,不但难以成就,或致反招他祸。

复海门蔡锡鼎居士书(三)

光老矣,无精神为之开示。以汝提倡净土法门,今为汝寄净土十要,佛学救劫编,并长信。依此修持,自可得其实益。然既提倡佛学,必须注重念佛求生西方一法。否则,只是种善根,不得现生便了生死也。

又贵地之外道甚多,无论是何种外道,均不可依彼法修持。若学佛而仍修外道法,则成坏乱佛法,疑误众生之罪。

既学佛法,必须要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信愿念佛,决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此自行,复以此化他。俾内而家庭眷属,外而一切有缘,同修此法,同得此益。

今为汝取法名为慧栋,谓以佛智慧为世栋梁,俾彼无依孤露之人,同得托庇于佛法大屋之下。若肯顾名思义,当可不虚此生此遇矣。且长信所说,均系切要之事。而临产念观音圣号,实为人生第一要事,宜与一切人说之。则以后不但不受苦痛危险,而所生儿女,亦得安乐,无诸灾殃。惜世人不知,遂致每每受苦不堪,或致母子双亡,为可哀也。净土十要,为净土法门最要之书。此次所印,又附数要书要文。得此一书,依之修持,譬如杲日当空,行大王路,一直前去,了无差错。

门外汉,每每不以书中所说为是,辄求口传心授之秘法。此乃习闻外道口传心授,方能得道之邪说,误认佛法亦如是。可悲可痛,切勿染此邪见。

复梁慧栋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四种忍》

人间最大的力量不是枪炮、子弹,不是拳头、武力,人间...

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一切无心不被物转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

修行要勇于对治自己的习气

一个人身患疾病,首先要及时确诊并实施有效治疗,学佛...

心要与法相应

曾经有位修行者,去参学一个很有名的道场。那里住着很...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专修

修行净土法门,宜专精。善导大师提出专修的五种正行:...

【推荐】如何修持地藏法门

地藏法门的经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简称...

印光大师:修行人降魔的方法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一定的。修行到功夫深了,难免...

学佛修行人应有的心态

蕅益大师开示曰: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以金做马桶夜壶,太不知自重

原文: 真性在未证前,随恶缘则成烦恼,而仍不变。随善...

印光大师论孝道

一、孝圆摄世出世间善法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一切诸善...

论发菩提心与往生

1、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

以扶乩提倡佛法,虽有小益根本已错

扶乩,乃灵鬼作用,其言某佛,某菩萨,某仙,皆假冒其...

【佛教词典】金刚水

梵语 vajrodaka。音译作跋折啰邬陀迦。西藏语 rdo-rje...

【佛教词典】三衣反倒着

亦名:袈裟反着 子题:反着衣、倒着衣 行事钞·二衣总...

佛号助念过程中,可以夹杂其他吗

问: 常见一些出家师在荐亡助念往生过程中,以超度仪...

哪怕往生边地疑城,也从此与轮回绝缘

我们在这个世间修行是进进退退,一生好不容易修了点功...

少吃肉的七个秘诀

想为地球尽点心力吗?从少吃肉开始吧! 「吃素救地球...

为什么要祭拜祖先

问: 民间一直都盛行祭拜父母先祖,这很重要吗。 方海...

【推荐】多少次我们与幸福擦肩而过

一位年轻人即将大学毕业。他一直渴望拥有一辆跑车。于...

能认识到妄想,这就是修道的收获

一天我们这个昏烦恼乱的事非常多,这都是由贪欲而起的...

四十八大愿——(第9愿)皆得神足飞行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

证严法师: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 每一天都是做人的开始,每一个时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人生在世,为贪恋财色名食,汲汲营营。时刻不断,争名...

常用佛语的背后义理

你的业障重啊! 常听佛教徒讲业障,听久了实在让人害怕...

阿弥陀佛能加持临终者不贪恋娑婆吗

问: 请问大安法师!如果心里还留恋世间的财产事业,...

净土宗修学的四个重点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这是蕅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