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妙观察 善分别

2012/10/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妙观察 善分别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波斯匿王前往顶礼佛陀。当时,园中还有长发梵志、裸形外道及一衣外道,七人身形都很高大。波斯匿王看到这些外道,便一一向外道们恭敬合掌地自我介绍。

佛问波斯匿王:‘大王,你为何对长发、裸形及一衣这些外道如此恭敬呢?’波斯匿王回答:‘世尊!他们是最殊胜难得的阿罗汉啊!’佛告诉波斯匿王:‘你无法知道他们的心靠在哪里,又怎能判断他们是不是阿罗汉呢?如果经过长期相处,仔细观察,才能够真正了解他们。而是否持戒清净,也唯有有智慧的人才能知道,愚痴之人就算和他们长久相处,也无法看清楚。再者,若是遇到他的父母、亲眷往生,也可从他们的反应中看出实际行持,如果没有这些因缘,是很难明白了解的。如果遇到困厄、危难,为人逼迫杀害众生或和女人行淫,还能够不犯戒,才知道他们的道心、修持非常坚定。修行的程度,必须透过每个因缘的逐步观察,才知道他们的梵行是否清净。再者,如果想知道他们是不是智者,一样需要有智慧才能够分别他们所说的真假!只有有智之人才可以在长期观察下,清楚明白地判断!’

波斯匿王听完佛陀的开示,欢喜赞叹:‘大智慧的世尊!如同佛所说,要长时间相处、观察,才能够知道是持戒清净、还是破戒之人。遇难缘时所表现出的行为,才知道他们是否道心坚固;听他们讲说议论,才能分别他们是凡是圣。这些要长久相处且有智者才能如实分别,愚痴之人是无法辨别,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妄下定论。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我曾派遣使者至其他国家中,不但穿着当地服装,亦观察其风俗民情,经过八到十个月的时间,完成种种交代的事情回国后,这些使者的五欲烦恼和习气乃至行为,都和出使前一样,没有任何改变,并不会因为换了装扮而有不同,可见不能只凭相貌就妄作评断。由此得知,佛陀所说是真实不虚的道理!’波斯匿王又说:‘世尊!我虽已知这样的道理,但一看到他们的外相,还是会不懂得加以观察,立即恭敬起迎。’世尊便为大众说偈:

  ‘不以见色貌,而可观察知,

   若卒见人时,不可即便信。

   相貌似罗汉,实不摄诸根,

   形貌种种行,都不可分别。

   如似涂耳铛,亦复如涂钱,

   愚者谓是金,其内实是铜。

   如是诸人等,痴闇无所知,

   外相似贤善,内心实毒恶。

   行时多将从,表于贤胜者。’

比丘们听闻佛的开示,欢喜赞叹,并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四》

省思:

我们是否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明知道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却往往在眼根对色尘的一刹那就有了成见、有了偏见?因此,修行唯有远离分别取舍,不起贪爱、执着、冤憎,保持清楚明白的心,才能转识成智,如实了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世间之人情执牢结坚固

或时室家父子,兄弟夫妇,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爱思...

身患苦,心不患苦

佛住在婆只国设首婆罗山的鹿野深林时,有位一百二十岁...

芸芸众生哪个不是为了躯壳而忙

我们凡夫都有身见,执着这个色身是我,执着得要死,身...

福业与波罗密有什么差别

问: 请问尊者,什么是福业?什么是波罗密?它们两者...

儿孙之爱难舍,如何防治爱欲

问: 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欲妨碍修行,儿孙之爱更是难舍...

身心五条绳,越执越紧缚

财色名食睡,身心五条绳,越贪越难解,越执越紧缚。 一...

内心不想改变,佛菩萨来也是没用

我们发觉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想改变...

断除业力的相续,尤其净土宗更重要

外道,我们看经典上,尤其是《阿含经》,其实它这个外...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没空的哥哥

人生无常,把握当下最可靠。 佛典中有这么一则故事:...

改过获福感应二则

改悔孝亲晚年得子 在浙江的仁和,有一位秀才名区思治,...

棒喝透出华严五教

宋朝徽宗皇帝的时候,有一位丞相把各宗各派的长老都请...

龙王和他的女儿

龙王伊罗卡帕塔,在迦叶佛时,虽然是一位比丘,却不够...

【佛教词典】慧远

(一)(334~416)东晋僧。我国净土宗初祖。庐山白莲社...

【佛教词典】伽那

(杂语)Ga?a,译曰密合。大日经疏七曰:梵云伽那是密...

佛说末法时代的六种外道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 世尊曰:如来灭后,多...

追求名利的心永远都没有尽头

许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老鼠意外地掉进一个半...

疾病在身体上的先兆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但其实,很多疾病在突发前都有一...

我们曾经发誓永不原谅的那些人和事

小时候,有一年过年,王小三说他有一个新玩具,叫粑粑...

莫作愚痴的老实人

我们说一把刀,你要割东西,一定要磨。我们记得,我们...

转变嫉妒心的方法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种自己很难发现的习气嫉妒心。嫉妒...

出离心要从哪里生起

菩提心先从出离心作基础,有三个:第一个,思惟生死过...

在《六祖坛经》中参悟人生三重境界

说到《六祖坛经》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

包容二字重千斤

似乎,这是个计较的时代,分秒必计较、丝缕必计较、颗...

欺负弱小犹如为自己挖坑

佛经里经常用一句话形容佛的功德:如大调象,亦如沉渊...

一切业障皆由妄想而生

前面我们谈到了禅宗的历代祖师,明佛心宗,行解相应,...

圣严法师《人的三世因果观》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