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身患苦,心不患苦

2013/09/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身患苦,心不患苦

佛住在婆祇国设首婆罗山的鹿野深林时,有位一百二十岁的年迈长者,名叫那拘罗。由于色身羸弱,因而饱受病痛之苦。他为了拜见佛陀和崇敬的知识比丘,于是来到佛所,顶礼佛足后退坐一旁。

那拘罗长者说:‘世尊!我现在年迈色衰,饱受病痛之苦。今日,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力气,特地前来拜会佛陀和我所崇敬的善知识比丘们,祈愿世尊能为我说法,令我长夜安乐。’

世尊对长者开示:‘善哉!那拘罗长者!你虽因年老色衰而饱受苦患,却能靠着自己的力量,前来拜见如来和诸知识比丘。你要藉由这个病苦的色身,修习不为苦所逼迫。’于是世尊为其开示微妙法义,教导他各种修行法门,使尊者内心充满法喜,安住于法中。

当时,舍利弗尊者就在离精舍不远的一棵树下打坐。那拘罗长者离开后,来到舍利弗尊者所在之处,向尊者顶礼后,退坐一旁。此时,舍利弗尊者问长者:‘你现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悦,脸色光滑润泽,是因为在世尊那里听到微妙的佛法吗?’

那拘罗长者回答:‘今日世尊为我开示微妙法义,教导我各种修行法门,让我获益甚深,内心充满法喜。此解脱法门如甘露法雨,灌涤我的身心,因此我现在六根和悦,脸色光滑润泽。’

舍利弗尊者问长者:‘请问世尊为你说何等妙法,使你内心充满法喜呢?’那拘罗长者便将刚才的过程述说一遍。舍利弗尊者问长者:‘你刚才为何不再问世尊,什么是苦患身、苦患心呢?什么又是身患苦而心不患苦呢?’长者回答:‘我前来拜会尊者,就是希望尊者针对世尊的开示,为我略说法要。’于是,舍利弗尊者为长者开示:‘愚痴无知的凡夫于色(物质)的生起、色的息灭,以及因色而造成的祸患、对色的爱乐、如何从色当中出离,不能如实了知。因为不能如实了知,所以于色多所爱乐,认为色是我、我所,因而执取色,被色所缚住。当色变异、败坏时,心识就会随之而转,苦恼便生;苦恼一生,恐怖、障碍、忧苦、眷念不舍,亦随之而起。于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是名身、心苦患。’

尊者又说:‘什么是苦患身、不苦患心呢?多闻圣弟子对色的生起、色的息灭,以及因色而造成的祸患、对色的爱乐、如何从色当中出离,能如实了知;因能如实了知,故不会生起爱着之心,不会妄认色是我、我所。当色有所变异、败坏时,心就不会随之而转,心生苦恼。心不随转,苦恼不生,则不会有恐怖、障碍、忧苦、眷念不舍。于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是名身苦患、心不苦患。’ 舍利弗尊者说是法时,那拘罗长者得法眼净――具有观见真理而无障碍、疑惑之眼,已洞见妙法、获得妙法、了知妙法、体悟妙法,已证得初果,见四谛之理,断除一切疑惑。于是,长者便从座起,恭敬合掌,禀告尊者:‘我已超越一切烦恼,度脱生死苦海。现在皈依佛、法、僧三宝,愿作一位在家修行的优婆塞,请尊者为我证明,从现在起,尽形寿皈依三宝。’那拘罗长者闻舍利弗尊者所开示,欢喜法悦,作礼而去。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五》

省思:

人出生于世,每个人都会面临老、病、死,由于对自己身心的错误认知,因而饱受各种苦痛。对于老、病、死,根本的解决方法,即是佛陀教导行者身苦而心不苦――在无常的色身中,认识真常的这念心。

不管假有的色身如何生灭变异,本具的真常――觉性,始终都在。唯有如实了知五阴假有之身心虚妄不实,这念真常的心始终不变异,便能断除烦恼,达到离苦得乐的涅槃境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你的心,听话吗

所谓修行,就是修炼自己的心,你的心,听你的话,然后...

【推荐】色欲招病 断欲解病

从前,有个翰林名叫邝子元,患有严重的心疾。每逢毛病...

心住在什么地方,对你会有很大的影响

我要提醒大家:修行人,你的心住在什么地方,对你会有...

快乐如果是真的,那它就不应该消失

一位年青的西方僧侣刚到阿姜查的森林寺院中的一家分院...

除了有形的房屋外,身心要住在那里

我们经常会被问到:你住在那里?为了住的问题,有的人...

【推荐】改变价值观——执着变洒脱

快乐无忧是名为佛 禅宗有一位祖师说:快乐无忧,是名为...

你不快乐是因为活得不坦荡

戒律当中,每一条戒都有其制戒的缘起。例如淫戒的制定...

没有人可以伤害你的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此类的话语:你说...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爱是一种心境

盛产童话的丹麦有两位科学家,他们是兄弟。弟弟叫哈洛...

不要为了小事而破坏虔诚的心境

天刚破晓,朱友峰居士兴冲冲的抱着一束鲜花及供果,赶...

赞美的魅力

有一项管理发现,最受欢迎的同事是有团队精神、乐于助...

成功属于有心人

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两个犯人的故事:这两位犯人都是...

【佛教词典】释经五相

【释经五相】 p1455 瑜伽八十一卷十一页云:诸说法者,...

【佛教词典】寺门

即寺院之门。日本佛教界据之转指住寺之僧众。十住毗婆...

一饮一啄来之不易,从点滴处节俭惜福

我们一定要爱惜五谷粮食,不能浪费,浪费粮食就是暴殄...

为解脱而行布施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布施,应当是为了得解...

为什么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

见性是恒常不变、恒常随缘,恒常随缘、恒常不变;虽然...

善导大师的弘愿门是怎么回事

问: 善导大师的弘愿门是怎么回事? 大安法师答: 善...

是什么牵引我们进入未来世呢

每个人在饱尝了一生的苦乐之后,都不可避免地要趋于陌...

煲汤不放肉,也能很好喝

中国人喜欢喝汤,尤其是广东人,老火靓汤是必不可少的...

一切的权势、财富、享乐都是无常

佛要教化的众生是什么呢?是刚强众生。我们这些众生都...

尽量宽阔,悠悠生死

现在社会上的道德观念很差,当官的有几个安稳不出问题...

秋季的「四大名补」

真正的养生高手,不见得依靠保健品,有时候,吃对了,...

富那奇堕饿鬼道的因缘

昔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一日,舍利弗与大目...

世间人临终的三种执着

一般人到临终时有什么样的执著呢?一般有三种爱,爱就...

圣严法师《家和万事兴》

种福,就是让自己和别人都健康快乐,尤其是家人之间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