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色欲招病 断欲解病

2014/1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色欲招病 断欲解病

从前,有个翰林名叫邝子元,患有严重的心疾。每逢毛病发作的时候,他总是昏昏沉沉,胡言乱语,好像在做梦一样。

由于有这个毛病,邝子元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心情越来越压抑。后来,有人向他推荐说:“真空寺有位善于医治心疾的老僧,医术精湛,你不妨请他看看。”

邝子元接受了这个建议,专程到真空寺去求医。

老僧听他说完病状,就分析道:“施主的病起源于烦恼。有了烦恼,便会产生妄想。妄想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生得突然,灭也突然,禅家称之为‘觉心’。古人说过:‘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假如你能把妄念驱除干净,让心里洁净得像虚空一样,烦恼又到哪里去落脚呢?”

邝子元连连点头,觉得老僧说得很有道理。

老僧又继续说道:“你的病根乃是水火不交。得这种病的人,通常都是白天沉迷美色,禅家称之为‘外感之欲’;夜里思念美色,禅家称之为‘内生之欲’。不管是外感之欲还是内生之欲,只要让这两种欲念绸缪染著,就会很快地耗尽人体之精。如果你能与美色一刀两断,肾水自然会逐渐自升,上交于心。此外,还有两种障碍需要克服:一是读书写作太投入,以至于废寝忘食,禅家称之为‘理障’;二是日常事务太繁忙,以至于思绪纷乱,禅家称之为‘事障’。”

听到这里,邝子元忍不住问道:“请教师父,读书写作是我的兴趣爱好,日常事务是我的工作职责。如果这两样算是‘障碍’的话,我怎么去克服呢?”

老僧解释道:“这两样虽然不是人欲,但也会损及性灵,所以也是障碍,必须克服。当然,不是叫你不要读书写作,也不是叫你不管日常事务;而是合理调整,适可而止,见好就收。这样心平气和下来,心火不上炎而下交于肾水,肾水复升腾而上交于心火,从而形成一种水火既济之象——你的心疾也就痊愈了。”

邝子元听了老僧一席话,得益匪浅,连声称谢,作揖告辞。

老僧将邝子元送出山门,分手时,又送他一句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邝子元本是个聪明人,过去一直被欲、障所迷,心窍堵塞,现在被老僧用话头一点拨,便豁然。回家后,邝子元遵照老僧所嘱,独居一室,扫空万缘,静坐了一个多月,心疾不治而愈,而且再也没有复发过。

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真空寺老僧治疗邝子元的心疾,用的就是“心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他找出了病根,分析了得病的原因,指出了病症的危害,提出了治疗方案。从头至尾,都是佛理与医理的结合,可谓是“三句不离本行”。他的话句句在理,说得病家心服口服,照他的话去做,心疾就痊愈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平衡膳食,辩证用膳

平衡膳食,辩证用膳是中国传统营养学理论的精髓,在膳...

闭关念佛截住妄念流

这句佛号一定要如香象过河,要截得住意识流,截住它。...

心净则国土净,为何还要跑到极乐世界

多少人自以为是,说心净则国土净,当下就是净土啊,何...

一念妄想创造出轮回

显妄果本空 首先佛陀先显示:这六道的果报其实是不真实...

运用「自性清净」破除障碍

你在大乘经典当中,只要看到「自性清净、离垢清净、得...

浪子回头并不难

一位年轻的寡妇发心供养一位住在深山的修行人,使他日...

患癌或重病,该何去何从

患癌、或重病,何去何从? 假如您是一个信佛念佛已经很...

子真牧牛

石巩慧藏禅师随马祖道一禅师出家修行,一日在厨房工作...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星云大师见闻的一则念佛感应故事

当我执笔写此文时,心中涌起无限的惭愧,我应该向诸佛...

向佛陀丢掷泥沙的人

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次与弟子们外出托钵。在途中,遇...

佛陀探病

佛陀住在只园精舍的时候,有一位比丘患了重病,因为卧...

莫让「疑念」占据自己的心

有一棵大树,上面有个鸟巢住了两只鸟──一只公的,一...

【佛教词典】实物有

【实物有】 p1272 大毗婆沙论九卷五页云:实物有、谓蕴...

【佛教词典】涂毒鼓

(杂语)以毒料涂于鼓上,使人闻声而即死者也。传灯录...

把持戒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中品中生,首先辨定其位格,是小乘下善凡夫人。小乘根...

供养佛陀的发霉玉米团

为善就好像掘井一样,只要井掘开了将水汲出来同样会再...

佛国之土本无秽无净,只因众生心分别故

问: 您曾于鼓山法界学苑依止慈舟老法师学习《华严经》...

「法华经」的十不思议事

本经有十事奇特,为众经所无: 1、化主不可思议: 一...

这种爱看上去是乐,实际导致的是苦

世间人为什么会有苦恼?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把心放在什...

感化那些没有佛缘的人

慧明对佛很虔诚,也希望自己的家人都信佛,可是却遭到...

生意财源不顺是何因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不与取。即是施...

戒法的功能

《业疏》云: 戒是警意之缘也。以凡夫无始随妄兴业,动...

「一门专修」与「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否矛盾

问: 佛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讲了八万四千法门,现在都...

【推荐】菩萨不怕老不怕死,但是很怕病痛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幸得人身,幸闻净土法门

我们造什么业,就一定要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又叫业报,这...

心开路就开

有一位父亲,生了三个儿子,由于望子成龙,所以平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