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不怕老不怕死,但是很怕病痛

净界法师  2019/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萨不怕老不怕死,但是很怕病痛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这个愿跟前面的寿命无量愿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们讲到正报,当然第一个谈到他寿命的长短,现在再进一步谈到,在这么长的寿命当中他的整个身体状态是怎么回事。前面是讲他的结果,这个地方讲到他生命的过程。我们加以消释。

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国中的菩萨所得到的这样一个色身果报体,假设不能成就金刚那罗延身,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个金刚是天上金刚力士的名称,他的名称叫金刚力士,是诸天的护法神。那罗延是比喻这个金刚的色身非常的坚固。那罗延翻成中文叫坚固,是比喻他的色身。说这个人一出生的时候,身体非常的强壮坚固,不衰、不坏,没有衰老,而且他没有病痛的破坏,所以叫作那罗延。

一般来说,在整个圣道门当中,我们要以精进力的缘故而得坚固身。说这个人的身体,你看他的样子,六十几岁还很年轻。为什么他的色身这么坚固呢?就是这个人的心特别精进。他随时把心力提起来,随时让自己保持全力以赴的最佳状态,这种人他不容易衰老,因为他精进。

以慈心不杀的缘故而得无病痛。为什么他都没什么病痛呢?因为他过去生没有杀害众生,他走路的时候很小心,他对每一个众生都保持释放他的慈悲心。

你看阿难尊者,他活到一百二十岁。阿难尊者一生当中做佛陀的侍者,他从来没有生过病。薄拘罗尊者活到一百六十岁,也没有生过病。佛弟子当中有两个阿罗汉没有生过病,一个阿难尊者,一个薄拘罗。你看舍利弗,他是阿罗汉,他有一次病到最后连站都站不起来。佛陀说法的时候,弟子用担架把他抬到法堂去听法。所以阿罗汉的果报体也各式各样。

在极乐世界的人民当中,阿弥陀佛所提供的果报体,不但是寿命的长,而且他的身体,在这一期无量无边的阿僧祇的寿命当中,第一个,没有衰老的现象出现,你永远保持年轻的相貌,永远保持一个美好的体力;第二个,你一生当中没有病痛。这个非常重要。

《华严经》说我们菩萨不怕老,也不怕死,但是很怕病痛。因为你一生病以后,你整个气血、筋脉都不通,就障碍你去修学圣道。

我看蕅益大师的传记,蕅祖一生当中真的是为病痛所苦。你看他的发愿文讲得很清楚。他说他每一次在加行用功的时候,他的心跟圣道快要相应的时候,功夫刚刚相应,病痛就现前,就被病痛给破坏了。所以你看他讲一个偈颂,他说:“病是吾辈良药。”

他说这个病是我最好的药,佛陀说的法都没有病这么好。为什么呢?消灭我无始的妄想,看破此身虚妄,深达苦、空、无常、无我观门。

你看蕅益大师,本来有很多的妄想,要使令正法久住,让五个比丘如法住世……后来病痛现前以后,他整个向外攀缘的、有所作为的妄想全部消失掉,对色身的执取也慢慢消失掉。看破此身虚妄,最后通达苦、空、无常、无我观门,成就了四念住,成就了修道当中非常重要的出离心。

当然,蕅益大师是一个大修行者,他能够转识成智,他能够把病对他的伤害转成修道的力量。你看他,他对身心世界的苦、空、无常体验得这么深刻,可见得病痛对他的刺激是既深且远的,非常深远的。我们一般人很难体验到。你要转不过来,那就是伤害了。

我们极乐世界的人民,我们后面会讲到,他不但是在极乐世界念佛、念法、念僧,他一般来说是做两件事:第一个,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他供佛。极乐世界人民相当忙的,他经常到十方世界遨游,供养佛陀,亲近佛陀。第二个,他到十方法界去成熟、教化众生。

这么一个庄严、具足五种神通功能的果报体,如果经常生病的话,那这个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所以说,到了极乐世界的果报体,它本身是一个不老不病的色身,叫作金刚那罗延身。这样子对于我们修习善法、对于我们度化众生,是非常有帮助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怎样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问: 怎样修法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慧律法师答: 很...

临命终时剧烈的痛苦,把净业种子激活了

下品三生,是遇到恶法、恶缘的凡夫。他为什么会造恶?...

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吗

问: 现在有人说《弟子规》就是佛的戒律,不学《弟子...

【佛学漫画】念佛就是多善根福德

念佛就是多善根福德...

观寿命无常是成就净业的根本

有师兄问我:如果总想着未来的死亡,是不是与活在当下...

念佛的利益

《华严经》云: 宁受地狱苦,也要得闻诸佛名。 一称南...

一念决定往生的信愿,才能感佛接引

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

持戒布施者易生净土

持戒者容易往生是远离诸染故。 持戒对于我们居士来说至...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为什么受菩萨戒后很容易得到感应加持

这个地方讲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从唯识的角度,我们...

出家人完全禁欲有三种原因

有人问,佛教主张禁欲,是否又主张苦行之嫌疑?答案是...

病后方知身是苦,壮时多为他人忙

祖师立的规矩,都是提醒我们赶快用工啊!说什么病后方...

苦乐勿忘念佛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谓心平,就是心清净,心清...

【佛教词典】三解脱

(名数)又曰三空。亦曰三三昧。具名三解脱门:一空解...

【佛教词典】十六善神

(名数)是丛林转读大般若经时,揭释尊与此十六神也,...

千经万论偏重指归极乐世界的原由

【原文】 然十方诸佛,净土无量,经论偏指归极乐者,略...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问: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仁清...

圣严法师《父母是家里的佛》

问:当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时,常会在兄弟姐妹间造成紧...

人生哪有来日方长,时时刻刻是无常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现在年轻力壮,身体健康,人生一...

我们应当向佛菩萨学习什么精神

到寺院之后,我们拜佛、拜菩萨。我们应当向佛菩萨学习...

有什么看不开的呢

比舍是个出名的珠宝商人和经验丰富的航海家。一次,比...

拜佛时除了念佛外,可以观想阿弥陀佛光明吗

问: 拜佛的时候,除了听自己念佛的的声音之外,可不可...

证严法师:要看「透彻」,不要「看破」

常听人说:我看破了!其实遭遇困难时,应该将问题看透...

称念观音圣号的功德利益

观世音菩萨应该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观音信仰不仅贯穿整...

让烦恼拐个弯

在崔永元所著的《不过如此》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腊月初八——恭迎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

别人给得起,但你的福报不一定能用得起

学佛一定要懂一些财富学,现在大家学发财,不学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