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你的心,听话吗

2013/03/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你的心,听话吗

所谓修行,就是修炼自己的心,你的心,听你的话,然后放到行为上能够应用,这才算是修行。我问你,你的心,听话吗?(有的人笑,有的人思考)。出问题的人,又问:“怎么样才能算是我们的心听话呢?”

“我们让它去作善,它去作善;让它去作恶,它去作恶;让它不动,它原处不动,这才算是听话。我们的心又像主宰,又像小孩,顺从父母的意思做事的小孩,叫做听话的好孩子,如果不听父母的话,父母也管不了它,这个孩子叫做不听话的孩子。听话的好孩子也好,不听的话坏孩子也好,都是孩子,他们都需要一个温暖的家。孩子们如果没有家,那就是无家可归之人,谁来作主呢?没有国家,谁来当皇帝呢?因此,我们的心必需要一个家,心的家不在外面,而在内心。如果心里有个家,无论外在发生什么事,都会觉得满足、安定;内在有个家,心就可以休息、放松。

修行这两个字,都是“动词”,就是要付诸实际行动。但是修行这两个字有不同的观点:“修”就是心里的作用于修炼、成熟;“行”是付诸身语的行动。比如说,我们修行爱心,以前我们没有爱心,我们通过学习,学会内心深处发出爱心,然后不断地去修炼与发展,修炼成熟之后,我们的爱心要行动起来,如果你的爱心不行动的话,你的爱是僵滞的爱,不是活泼的爱。心里爱发表出来,身体和语言行动起来,才算是真正修行爱心之人。我们通过行持爱心和爱心的力量,就会牵动整个社会,引起改变,才算是真正有爱的修行人。

只有爱心的发愿是不够的,必需要爱心的行事要展现升起,才能爱心的力量才会显现出来。同一个道理,我们修行任何一方,首先要内心深处发出来,然后不断的修炼与成熟,最后举行起来,应用到生活,或者行动上,才算是个修行之人。

那么,我问你,你的心,听话吗?你能够发出慈悲的爱心吗?为了慈悲的爱能够付出一切的代价吗?因此,心听话或不听话,只有问你自己才能明白的,别人无法断定。我们的心射到外境时,能够放出去;你想收回来,它就回来,一般叫做听话。在佛法里讲的心听话,就是你的心能够安静下来,就是听话;如果你的心不能够安静下来,非常浮躁与烦恼,就是不听话。

心,最了解自己的是它,最不了解自己的也是它;最能把握自己的是它,最不能把握自己的也是它。世界上最可靠、最管用、也是最难做把握自己的是它,如果管好它,一切都好,若是管不好它,一切都不好。修行好坏与它直接的关系。要在管好它,你是个真正的修行人。如果管不好它,你怎么承认自己是修行者,也是空话与废话。

如果你的心不断地向外散,它已经不听你的话了,这样日子久了,它就更不听话,就像一个孩子在外面流浪习惯了,不愿意回家做事,不愿意接受家教。我们要通过学习修炼把心带回家,给它安置地位,让它在家里做事,家里的事情让它作主,他就只有面对现实,无法逃避。

如果自己的心带回家,让它关注一切,从内心发现自己的时候,你已经明白了自己,认识了自己是谁,你是个真正修行与证悟大道理之人,那时候,你的心里发出智慧和爱心的光明,你的心是光明的心,你无论遇到任何都是透明,明亮,安详,自在的。你活也活明白,死也死明白。你活的时候,心听你的话,你让它做什么都成功而圆满,而且很光荣的。就算你死了,证悟与光明的心也不会死,死亡时也许会失去一切,色身、财物都会消失,但证悟和光明的心会一直陪着你,你死也宁静、安详、自由、轻松。管好自己的心就像每天吃白饭一样,日积月累、积善成德,你死后想投胎也自由,下一世由你自己可以选择的,眼前和内心都是光明的世界。

如果你不修行,没有证悟自心,你就没有光明的心,看待世界都是负面的,总觉得一切的事都冲着你来,连自己都不信任,连看自己也都只看到负面的,战胜不了自己,你的生命就会变成一场自己和自己的战争。不要说死,活的时候都没有宁静的时候,总是在恐惧、担忧、忧虑、伤痕、痛苦及烦恼之中。管不好自己的心就像每天喝毒药一样,缺点的事连连发生,造恶积业,不要说死来世的选择,今世的生存都没有选择和自由,眼前和心里都是一片黑暗的世界。

我们的生命之中难免有逆缘,消除逆缘最好的方法,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心,才能我们的心听话,我们才能有自在、快乐、喜乐,才能佛光普照一切,佛光的力量,让我们内心清净,生死都自由自在,这就是修行的作用与功德。你的心,愿意接受这些功德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这次...

忏云法师《四念处的观法》

天台宗藏教的析空观,用四念处、五停心析空。把物质分...

生命的未来,就看你心里装进了什么

生命的境界,生命的未来,说是在迷中,其实也简单。它...

心中的石头

雪斋禅师去拜访藏门禅师。要告辞时,藏门送他到门外。...

「相随心转」要如何转

我们再看第二个,第二个很重要了相随心转。那么相由心...

没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心生。以我观物,万...

找心

佛陀在往伽耶山的途中,路过一座苦行林,在树下静坐片...

及时为心灵沐浴和洗涤

若心污浊,则行为就污秽,行为污秽,就不能避免其痛苦...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持戒念佛,父母也得利益

无论出家在家,念佛求往生,必须孝养其父母。尤其出家...

过多的欲望使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

世间的人或者为物所累,追求物质,追求事业的广大;或...

好乐净土,尊重名号

大方向我们在学习净土的时候,你要分成两块,第一个你...

你是人吗

从佛陀的时代到现在,每当有人请求出家,或受戒之前,...

【佛教词典】华严宗

中国佛教宗派。因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故名。又因...

【佛教词典】苦义

【苦义】 p0840   瑜伽六十七卷十四页云:由二种相,...

三宝弟子的信仰守则

一、敬佛 (一)坚信佛陀为无上圆满正觉,毕生以佛为师...

藕益大师含泪念佛

我看蕅益大师的传记,蕅益大师24岁出家,25岁开悟。他...

作福不如惜福,悔过不如寡过

【原文】: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

证严法师:疑不生信,难成大事

人生最可怜、最苦恼的,莫过于疑心病重的人。所谓「疑...

对水泡很执着,结果失去了整个大海

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

《在家菩萨戒浅说》之不说四众过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

须曼那花衣随身的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城中有位大富...

婚礼上的一百元纸钞

前日去参加一个婚礼(天主教仪式),神父在弥撒当中,...

少吃肉的10个益处

美国《健康》杂志刊文,总结了少吃肉的10个益处。 1.减...

为什么现在众生的怪病越来越多

确实有很多人吃常素是很困难的,他已经吃惯肉,很多人...

出入息的修法和注意事项

佛门中关于修止的方法有很多,而观呼吸就是其中的一种...

为何汉传佛教对观世音的崇拜远胜于大势至菩萨

问: 大势至与观世音同为阿弥陀佛的左右协侍,共称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