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持戒念佛,父母也得利益

智谕法师  2014/0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持戒念佛,父母也得利益

无论出家在家,念佛求往生,必须孝养其父母。尤其出家众,发心长养父母之慧命,是为大孝。孝养父母,有其道理,应该劝父母持戒念佛;如果仅仅供养父母衣食,不能算孝。

因为孝有四种,总说起来,于父母有利益,称为孝。利益就分四种了。第一种,现前得益,后世不得益。第二种,现前得益,后世也得益。第三种,现前不得益,后世得益。第四种,现前不得益,后世也不得益。

四种当中,两种为孝,两种为不孝。如果现前得益,后世得益,是孝;现前不得益,后世得益,也是孝;如果现前得益,后世不得益,不孝;现前不得益,后世也不得益,不孝。总说起来,后世得益,是为孝。无论现前得益不得益,皆称为孝。什么原因呢?后世得益,终成无上佛道,所以是大孝。无论现前得益不得益,后世皆不得益,堕落三涂,所以不孝。

在家众如果仅仅供养衣食,是养其色身;如果劝父母持戒念佛,养其慧命。养其色身,容易造业,使父母后来落于苦道;如果养其慧命,成就其佛道,成其法身。

所以出家重在养父母之慧命。经上说,如果修禅定人,人家布施你衣服,你穿这件衣服得初禅,供养你衣服的人,他的福报天天增长,直到你衣服穿破不穿,才停止。更何况二禅三禅四禅、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无上佛道呢?出家众有这个机会,在家众这个机会很少。如果你能得一点点法的利益,譬如小乘的五停心观,何止衣服呢?你的身体受之于父母,得福报的第一个便是父母。所以出家众知道尽孝的,可尽大孝。

在家众不知道尽孝的,容易给父母造恶业。在家众总认为给父母吃点好的,杀只鸡、杀只鸭供养他,其实那是给父母造恶业。要知道人死为畜,畜死为人。六道轮回随业而转,你只知道孝养你的父母,杀只鸡给他吃,说不定这只鸡是你前生的父母,随业而转,投生到畜生道。你杀你前生的父母给今生的父母吃,怎么能算孝呢?要知道鬼神受血腥之供都堕落,何况人呢?所以在家众孝养父母,多是供养色身,止于一个“情念”;出家众供养父母,供养其慧命,止于一个“道念”。

父母后世不得利益,有两种近因,就是起惑造业。你起惑造业,怎么能称为供养父母呢?起惑造业必然受苦报。惑业苦流转不停,造成六道轮回。持戒就可消灭惑业,念佛往生西方就可不受六道苦报,所以孝亲有道,持戒念佛。

你自己如果能够持戒念佛,你父母也得利益。根据经上说,七分当中,父母得一分。如果你劝父母持戒念佛,七分全得。所以出家也好,在家也好,应该孝养父母。在家的以善心孝养,出家的以道心孝养。如果出家众不修佛道,在家众不修善行,于父母毫无利益,不能为孝。

或者有人说,我父母没受戒,也不知道持戒,因为戒条太繁太多,怎么办呢?有十种法(十善法),你劝父母修,一切戒具足。意不生贪、瞋、痴,身不犯杀、盗、邪淫,口不犯妄语、恶口、绮语、两舌,一切戒具足了。打开戒本看,无论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都是阐述这十种道理。这是十业清净,可以成佛。

十业不犯,就是持戒。意不生贪瞋痴,惑就灭了;身不犯杀盗邪淫,口不犯妄语恶口绮语两舌,业就灭了。惑业一灭,自然没有苦。

如果根据十二因缘说起来,惑灭就破无明了,贪瞋痴就是无明;业灭了就破行;其余皆是苦。惑业苦三一灭,到那儿去了呢?虽然不落六道轮回,还没有去处啊!念佛求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证法性身。怎么知道呢?《无量寿经》说,彼国众生皆是无极之体。无极之体就是法身啊!

大家修念佛法门,应该起孝养父母之行,如果你得到利益,你的身体受于父母,父母自然受大福报,知道这番道理,怎么能不至诚恳切念佛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智谕法师文章列表

《佛说孝子经》让你成为真正的孝子

导读:《佛说孝子经》,这一部经只有一卷,收录于《大...

【推荐】父母过逝时,勿行落井下石之孝

【白话文】 昨天收到你寄来的讣信,知道你父亲在上个月...

若能心自在,虽住生死界,实同出生死

很少人能够在面对生离死别时若无其事,以我自己来说,...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有一个老妪,儿子幼时出家,现在她很老了,连讨饭都走...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父亲

问: 为什么我爸爸总是夜不归宿,谎话连篇?这到底是什...

我们都会变老

朋友介绍我看《桃姐》,是一部残酷和温暖交织的电影。...

蕅益大师劝母念佛

蕅益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紫柏、憨山、莲池、蕅益)之...

捡回了一个爸

一天,我陪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出去散步。胖婶颠着小脚...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素食火锅的做法

现代人重视养生与健康,一般火锅的高荤高热量,虽然美...

你要不动,外面的世界不会动

整个修行当中就是四个字:莫向外求!你一定心中有仁者...

一心念佛得佛助 不解佛力苦劳碌

我们由前世到今生必定欠了众生很多的债务,债务包括了...

人为什么痛苦?

人从哇哇坠地到老死病榻最多不过百年,这在历史长河里...

【佛教词典】不穿耳僧伽蓝

【不穿耳僧伽蓝】 p0334 西域记七卷九页云:大城东行二...

【佛教词典】舍利代用品

(杂语)舍利既有米粒之名,则可以米为舍利。又如意宝...

老比丘谈笑为佛所诃

一天,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正当佛陀在为天人、国王及大...

十句蕴含大智慧的话

1、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

【推荐】及时把情绪处理掉

一个科学家早上起床没找到拖鞋,有点恼火。当他没注意...

能知道前世并不重要

知道前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今生该怎么做。如...

波斯匿王夜梦十事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一日,波斯匿...

女众出家要成办道业,是否希望渺茫

传某师因感女众尘俗习染太深,又乏男众果断不畏的气魄...

饭后吃梨能排出致癌物质

韩国研究人员发现,饭后吃个梨或喝杯热梨汁,积存在人...

进退从容,积极乐观

人的情感总是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

偷吃松子,被虚云老和尚罚跪三天

在沙弥的戒律上也有这一条,庙里面上的供果、供品,庙...

王阳明心学的四大智慧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

这十种念佛,就是利用种种习性来入道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继续讲第九修持门的净...

如何正确理解心清月现

汝何不知事务,一至于此。光何人斯,何可以与莲池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