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孝子经》让你成为真正的孝子

心平法师  2018/09/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说孝子经》让你成为真正的孝子

导读:《佛说孝子经》,这一部经只有一卷,收录于《大正藏》(16册。p687)之经集部, 译者不详,后附于西晋录。由于经文不多,就700字左右,所以单行本很少见。这部经是佛陀告诉诸弟子们,父母的恩重,为人子女者,应尽孝道,以及如何尽孝,才能成为真正的孝子。

认知父母的恩重

在此经的开篇,佛陀就告诉诸弟子们,母亲生养子女,首先怀胎十个月、怀胎期间,痛苦异常,时常呕吐,身心疲惫,身重难行。等快到分娩时,更是冒着生命的危险,父亲在一旁心急如焚,诚惶诚恐,生怕母子有恙。此情景之下,父母的状况,实在难于言语表达。

婴儿出生之后,父母便是要日夜受苦,推燥卧湿,勤换包布(尿布),让子女能安适睡眠。婴儿所吸取的母乳,正是母亲的精诚之至血液所化,在乳哺的三年之中,不知要耗去母亲身中的多少鲜血。

随时光地消逝,婴儿慢慢地长大,父母不仅要为小孩摩饰澡浴,除去污秽,供给漂亮的衣服,好看的鞋袜,美味的饮食,可口的饮料。同时还要担起子女启蒙教育的老师,遵守法测、明礼义、知廉耻,礼拜师长,学习为人的道理。这些都是在消耗父母岁月和心血。

等到子女长大,出门在外,父母在家中,无时不在挂念与担心,回到家中,父母之心亦欢喜爱亦存之,心怀惕惕,深恐子女在外有不善的行为。子女高兴父母即随高兴;子女忧伤,父母即为其忧伤。所谓母子连心。父母亲恩,如此之重,为人子女者,当如何报答呢?

孝子正知报恩方法

为了报答父母恩,当然要以甘露百味,最美的饮食食物,供养父母;以天乐众音,最好听的音乐,来娱乐父母;以名衣上服,四季都有名贵的衣服,来装饰显耀父母,让父母到各地,游览名山胜境,像这样努力奉行父母着的慈命,尽心尽力地在衣食住行中,使双亲心满意足。这样,算是尽了孝道吗?

佛陀认为,像这样以丰富的物质享受,来满足父母的欲乐,固然是常人孝子孝仪的表现,但是这样的孝行,在佛教里面看来算不上圆满的孝道报恩。

如果双亲性情顽固、愚痴,不知信奉三宝,凶虐残戾,盗窃非自己之物,不守贞节,喜好饮酒,违背正理,像这样误入歧途,为子女者,不应一味顺从,应当极力规谏,使恶行改之,纠正错误。

如果父母仍然不能觉悟错误,子女应以种种譬喻,来开导双亲,说明国家制定的法律,设立的刑法等等,就是要人民遵守法律,才能维持社会秩序和谐地发展。如果不守法律,造罪重,不但自招,还祸及家人,乃至命终之后神识堕到恶趣,受种种无量诸苦,说明因果报应,来启发父母的觉醒。

如果以上极力规劝毫无结果意义,无法改变父母的恶行为,那么,子女可以悲泣啼号,断绝饮食,以死相谏。此时,父母未必有觉醒之心,但是因爱子女心切,必定会强忍过去不轨的行为,而改往修来,崇尚正道。

如果父母双亲能够改过去的不正行为,信奉佛法,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那么家庭眷属内外,必能亲慈子孝、夫正妻贞,族邻和睦。如此,十方诸佛,天龙鬼神,无不敬爱,时刻护佑。所以父母双亲能够处世常安,寿终后,得生善处,与诸佛共处,闻佛妙音,自由自在,离苦得乐。

像这样的孝道,才是真正的孝,才是完整的孝,才是究竟的孝,才是圆满的孝。这是佛教孝道思想的特色,但是真正实践这样的孝道,才真正能让父母双亲得到究竟的自在,究竟的快乐。

自律言行修身齐家

佛陀说,如果不能让父母双亲止恶修善,皈依三宝,信奉五戒,即使丰富的物质,供养父母,仍然算不上圆满的孝道。所以为人子女者,首先,自我就要自严律己,要皈依三宝,以至尊道德,感化其亲。

平日不可以迷恋女色,不可远离贤者,必须新近仁者,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来施惠于人,遵守戒律,以戒律来约束检点自己的身心。以慈悲为怀,时时刻刻进修自己的道德善业。

迷恋女色,忿恨他人,贡高我慢者,都是不明做人的基本道理,不懂修养自己的人,才会有这些种种恶习循环。自古以来,带有此恶习气者,都无有善果。

所以我们应努力实践佛法,遵守戒律,至少圆满五戒,以戒律来约束自己。如此自然可做到,父法明,夫信,妇贞。如果为君者可以保护国民四海,为臣能忠于国家,能以仁养民。也就是世间所说的,由修身而齐家,由齐家而治国平天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老祖父的碗

有一位大企业家,白手起家,胼手胝足开创了一片天地,...

佛讲父母恩德

很多人对于佛教徒出家离欲十分不理解,而且认为佛教对...

诵哪部经回向给父母最好

问: 父母不在本地,诵哪部经回向给他们最好? 仁清法...

若能心自在,虽住生死界,实同出生死

很少人能够在面对生离死别时若无其事,以我自己来说,...

【佛学漫画】盂兰盆经

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

以孝亲之心礼诵,功德更大

【原文】: 令严临终,神识清爽,念佛而逝,可生西方。...

牵着母亲的手

星期六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

坦然还儿债

我是省城重点中学的教师,爱人是医务工作者,夫妻可以...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念佛之现实利益

念佛的现实利益是无量无边,下面只说重要的:一是念佛...

慈悲心与恶风水

去年搬到一间新屋,与市场为邻,而且就是买鸡鸭鹅、猪...

看到别人修的法门,万不可生怠慢轻视心

我们要止息一切的恶法,因为我们过去生当中,有很多的...

吉凶祸福的根源揭秘

一、吉凶祸福的根源心念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

【佛教词典】玉佛

(杂名)续通考曰:元丞相伯颜尝至于阗国,凿井得一玉...

【佛教词典】萨迦耶见性别

【萨迦耶见性别】 p1419 瑜伽五十八卷五页云;复次俱生...

【佛学漫画】永明延寿大师

永明延寿大师圆寂百余年后,宝觉禅师在看了《宗镜录》...

酒对大脑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酒被喝下去,一分钟直接扩散至胃壁内,至达脑部。酒精...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三观:杂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

不要把回忆拉到现在来

我们总爱想过去的事,过去都已经没有了,还要回忆把它...

佛在哪里呢

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

没有了肉体,下地狱为何还会痛苦

问: 人死了,肉体没有了,下地狱怎么还会有痛苦呢?...

一句佛号圆融四法界

一句弥陀,圆融法界。觌体全真,交罗无碍。彻悟大师 一...

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不同

问: 请问法师,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

素食最大利益是增长慈悲心

素食对我们人类来说,无论是维持身体健康,或者避免因...

用此念佛法何愁不成功

念佛须念念在心,我们的念心,对阿弥陀佛的思念要好似...

莲花之友

念佛人互相之间称莲友,意思是像莲花一样的朋友。这实...

如何才是真正帮助亡者往生

问: 师父慈悲!可不可以请师父解释一下,如何临终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