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正确理解心清月现

印光大师  2015/06/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正确理解心清月现

汝何不知事务,一至于此。光何人斯,何可以与莲池大师并论乎?汝作此说,以为恭维光,不知其为毁谤光也。以后不得如此以凡滥圣的恭维吾。吾见此语,如打如嘲,愧不能支。

(一)心清月现,何可死执以论。须知凡夫有凡夫之清现,声闻有声闻之清现,菩萨有菩萨之清现,唯成佛方为究竟清现也。若如法说,其余一切皆非清现,唯佛方是清现。莲池大师所说,便成错谬。不知自己完全未开正眼,故有此种盲论也。何苦如此。凡夫之清现,乃观行之清现。声闻断见思,乃相似之清现。菩萨在内凡位,从初信至七信,亦与声闻同。八九十信破尘沙,证法空,何可云破法空乎?初住即破无明,证法身,此分证位之初位。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等觉,乃分证位之后位。分证位,凡佛所证者,皆证之,但未圆满究竟证耳)四十一位,乃分证之清现。唯佛方为究竟清现。

且即一位中,尚有无量无边浅深之不同。譬如外国人到中国,一到中国界上,即可云已到中国。而从兹尚有数千里之途程,方可到中国京都[转载]印光大师释疑“心清月现”。在汝意既云到,即无所谓途程。既未得道,说清现便成错谬。且于仗佛力带业往生之事相违。其咎在汝好充通家,非莲池大师所说有不恰当也。以后认真念佛,少张罗所说。要是如此以凡滥圣的恭维光,即是教天下后世人唾骂光。何苦作此种有损无益之事。

(二)莲池大师乃圆融无碍之说。根机若深,依之修持,则有大益。根机若浅,或有执理废事之弊。只宜按事相志诚持名,方为稳妥。理一心之说,做不到者,说之无益。但不提倡即已。排斥二字,何下之无谓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若不作佛,说是心是佛,即可排斥。若念佛说是心是佛,正是劝人之根本,何可混言排斥。若排斥,则成邪见,其罪极重。凡作观持名,通名为作佛。

(三)莲池大师此语,对专志作观者说。汝将汝之散心所想者引例,则成不知身分之话。凡夫心如猿猴,刻不能定,何能想某相即见某相乎?若深心作观,观此见彼,即不相应。故名曰邪,言不相应也。汝又作魔,则过矣。然不相应不觉察,久则或有魔事。

(四)汝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糊涂虫,竟敢引善导大师舍身为例。善导念佛口出光明,乃大神通圣人。临终登柳树说偈,即跳下立化。汝认做从树上跌死了,汝真罪过,瞎著眼专好瞎说。汝要舍身,则是枉死鬼。想生西方,梦也梦不著了。《善导大师传》中,或有文笔未能显此妙义,故致汝认做舍身而死。汝曾见《金刚经》感应朱进士事否?彼以听《金刚经》四句偈,生欢喜心。不久梦随五人,坐车至一家。五人皆饮汤,彼欲饮,其领彼之人不许饮即醒。心甚异之,访至其家,云生六狗,有一死者。以此专持《金刚经》。至八十九岁登树说偈,乃跳下立化。此人现生变狗,由数十年持《金刚经》,尚能由高至下而化。况善导大师之大圣人,神妙不测者。汝认做舍身,可怜可怜。此与愚人以佛涅槃为佛死,同一知见。

(五)汝穷妄想,比海中波浪,还要沸腾得很些。但谅己身分而行,何怕人讥诮?若回成都家去,固当将彼心相,说与汝父桓君翁稍微放松些,庶可两将就。汝果精诚念佛,眷属亦会有转机。汝祖父兴全翁尚遗有家业,尚谓苦得不能忍受。倘汝本是一个穷汉,汝将不要做人乎?今极力的要撑空架子,而自己又完全起此种不按道理之妄想。汝这个妄想,是耀祖光宗,尽子职,报答继祖妣柴老太夫人,尽佛教徒之责任否也。既知感人引进之恩,何得自己又作普负亲恩佛恩之事乎?汝此后但看《文钞》,切勿再来信。我实在没有精神应酬汝这些魔话。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三 -- 《复温光熹居士书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

【问。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尚美观耶。此土土古圣贤...

如何看待《无量寿经》会集本

《佛说无量寿经》传入中国,曾被翻译过多次。现存五个...

印光大师嘉言集

1、念佛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

多疑心理产生的原因与对治

具有多疑心态的人往往带着固有的成见,通过想象把生活...

《临终三要》的重要开示

《临终三要》,这个是印光大师很重要的开示:第一个,...

净土宗的祖师们对戒律是非常重视的

念佛求生一法,虽然仰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但是中国净土...

找心

佛陀在往伽耶山的途中,路过一座苦行林,在树下静坐片...

同念佛号,猛兽害虫彼必远去

猛兽、毒蛇、蝗虫之类,均由人心凶恶,故致伤人。若向...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念佛心不够恳切的原因

原文: 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

若论幻身,则生同傀儡死作尘土

夫前之无始,后之无终。包太虚而无外,入微尘而无内。...

印光大师《印造经像之功德》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

凡人当病苦时,作退一步想

原文: 凡人当病苦时,作退一步想,则安乐无量,近来兵...

【佛教词典】一休和尚

(1394~1481)日本临济宗奇僧。法名宗纯,字一休。号...

【佛教词典】见谛

见到真理。声闻乘要在预流果以上才能见谛,菩萨则要在...

优波离尊者-持戒第一

出身首陀罗族 优波离尊者能被列入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忍一时之气,也许可避免一场灾祸

有首古诗是这么写的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

如何面对人生的「两难之间」

人生常会遭遇到不知如何抉择而处于两难之间的时候,比...

偏激式的修行没办法持久

这个精进有两个内涵:第一个,专一;第二个,相续。但...

形能守规则,心当然也守道

学佛道先要将威仪礼节这些根本学好,要改变世俗的不良...

高声念佛诵经的十种功德

《业报差别经》: 高声念佛诵经,有十种功德。一 能排...

摩利支菩萨的功德利益

摩利支菩萨,梵语Marici,也作摩里支菩萨、摩利支天、...

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里面说,无量的诸菩萨众,在修...

泥土的比喻

佛陀有一段时间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他...

生活中的因果:刻薄成家,败如山倒

我婆舅是徐州人,今年64岁了,有一子两女。他曾经是我...

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一)前言 很多人以为,佛教是出世的,不主张有家庭...

如瑞法师追忆梦参老和尚:老和尚是为众生而活

壹: 老和尚弘法路经香港,入住宾馆即问:此房一夜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