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请问这个是什么

2012/10/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一座藏经楼上(图书馆),有一禅者在里面从不看经,每日只管打坐,于是管理藏经楼的藏经馆长就问道:

“大德每天打坐,为何不看经呢?”

禅者坦诚地回答道:“因我不识字。”

藏主道:“为什么不请教人呢?”

禅者反问道:“要请教谁呢?”

藏主不客气地道:“你可向我请教呀!”

禅者起立、作礼、合掌问讯道:

“请问这个是什么?”

藏主当时经这一问,无言以对,因为“这个”,意指自性,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禅宗不立语言文字,实在因为语言文字不能表达自性真如的本来面目。六祖惠能大师当初未到黄梅时,就能听经解义,但对自家大事并未契入,到了五祖那里,虽终日在磨坊里作苦役,不曾阅经读藏,但终能明心见性,可见悟道非从文字上得。

藏经楼上的禅者,虽不看经,却能老实修行,每日只管打坐。藏主慈悲,劝其阅藏,禅者无奈,只得以悟境相示。禅,不限于文字,只要认真参究,廓然贯通,一样可以悟出本来面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静坐的好处

静坐(冥想、禅思、内观)提供人类一贴清凉剂,无论闲...

没人绑住你

三祖僧粲继承慧可的事业,广施法雨,普度众生。 一天...

慧能大师与法达

一天,从江西南昌来了一位手持锡杖的僧人,名叫法达。...

达摩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

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人,是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也。神...

「一捂一悟」的启示

北宋初年,有一位年轻士子,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由于...

禅堂的法器与仪规

五家钟板 中国禅宗在六祖之后,形成了五家七派的弘法模...

禅观了解过去,净土规划未来

当我们谈现在,其实是离不开过去,也离不开未来;如果...

圣严法师《柳暗花明又一村》

默照是一种禅修的方法,平常生活也可以用:「照」是清...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善解与包容之心

有一则简单的故事:在某乡村,有一户老人家的隔壁有一...

睡眠之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只园精舍,教导比丘应当精勤修行...

舍利弗的牛脾气

佛陀弟子中,舍利佛是智慧第一的尊者,但他也有顽固的...

【佛学漫画】清明·生命之思

认知死亡的过程,同样也是一场生命的疗愈,目的是在死...

【佛教词典】一法身

一,即平等无二之义。谓诸佛所证之法身,如同遍满法界...

【佛教词典】得对治

【得对治】 p0994 雑集论七卷十页云:得对治者:谓未生...

五阴身不可以离开法身,法身也不能离开五阴身

如果如来的清净法身与五阴身不异,就是两个是平等的,...

感应有四种

感应有四种:显感显应、冥感冥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

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一个苦者找到一个和尚倾诉他的心事。 他说:我放不下...

极乐世界之美

在这个世界上 ,恐怕没有一个人不愿享受幸福安乐,也...

年轻时用来建功立业,有空再来修行,这样可以吗

问: 师父,我觉得现在还年轻,应该把时间用在建功立...

佛灵和心灵是两码事吗

我们正式讲净土要义。净土三要就是信愿行,也是往生极...

四十八大愿——(第7愿)皆得天耳彻听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

【推荐】妙莲老和尚《解惑叮咛语》

〈广开如意门〉 ◎一家人恶缘相会时,怎么办? 父女、...

医生能治身体的病,却不能治心

一位医生来看我,他说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教人为善,而...

你要不动,外面的世界不会动

整个修行当中就是四个字:莫向外求!你一定心中有仁者...

脾胃虚应多吃9种食物

有脾胃虚弱一定要注意调养,调养好了身体才好。一般脾...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启示篇》

人若自大,其实正显示自己的无知 人能谦虚,其实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