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

2014/02/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

过去,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时,为所有的天人等四辈说法。当时有一年少比丘,为人顽固愚痴、质直粗野,对法不甚了解。因情欲之想未除,经常想到男女之欲,无法自制,为此障道因缘而苦恼,不想继续留在世间。一日,比丘独自思惟:‘因为有此男根所以令我勤苦,历经无数劫的生死轮回,三涂六道也是因为色欲而起,如果将它断除,就可以得到清净,就能契悟正道;如果不将它断除,今生无缘得道。’便决定到檀越家借一把斧头,想要断除男根。

世尊观察到此一因缘,知道这位比丘愚痴无智,真正的道是从这念心做起,心才是根源;假使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想要断除男根,不仅会害死自己,而且会造业堕落受苦。

于是世尊来到比丘的房里,问道:‘你想要做什么?’比丘看到世尊,放下斧头,恭敬礼拜,说道:‘因为学道已久,这念心却始终为欲念所牵,无法作主,因此自责所有欲念都是因为男根而起,想用斧头将它断除。’佛对比丘说:‘你实在愚痴不解道理!想要契悟、证道,首先要先断除愚痴。能除去痴心,然后才能制伏这念心。心,才是一切善恶的根源。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制伏此心,心定意解方能契入正道。’

佛告诉比丘:‘十二因缘中以愚痴为根本,痴是所有罪恶的源头。真正有智慧的人,就是要先断除痴,然后才能够得定。’听完世尊的开示,比丘惭愧地自责道:‘我实在太愚痴了,长久以来迷惑不解,不知道经典中所说的道理,今天听闻世尊的开示,始知心是一切的根本,这个道理实在是太微妙了!’比丘思惟此理,专注数息观法系心于定,遂不再随情欲所动,诸欲皆息,渐得入定,最终成道证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第一·教学品第二》

省思:

《佛说四十二章经》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爱不重不生娑婆,心不一不生极乐’,有一些些,就还有一些些,修行学佛就是要找到源头,这念心就是根本。若是放纵这念心,则会丧命坏本,轮回不已;若能制心一处,则无事不办。所以佛说:‘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禅者的心境

唐朝时,有位名叫懒残的禅者,修行造诣极高,遐尔闻名...

五戒之邪淫戒

除了夫归之间的男女关系,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

万德洪名为何对每个人的加持力不一样

净土宗在整个大乘八宗中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种佛力加被...

星云大师:如何去除心理上的毛病

我们的身体常常有头痛、肚子痛、胃痛等毛病,我们的心...

对治美色淫欲的《九相图》

人们穷尽一生珍爱自己的肉身,抹脂涂膏,百般呵护。同...

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很多朋友问我,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这确实是很...

六道轮回,淫为其本;三界流转,爱为之基

至于六道轮回,淫为其本。三界流转,爱为之基。阿难尊...

为什么有人富贵坚固得来容易,有人却要辛苦劳作

我们先讲这个心。这个心,就是你这个心力。譬如说,我...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贪婪欲已取代了感恩之心

乞丐:能不能给我一百块钱? 路人:我只有八十块钱。...

扶起对手比击倒对手更有力量

小和尚跟方丈学武,觉得很辛苦,心想,如果有一招制敌...

有生必有死

佛陀于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期间,一天,波斯匿王...

【推荐】佛珠掉了,佛心仍在

作为寺院的住持,也就是佛法的弘传者,身边总有一些弟子...

【佛教词典】意所取色

【意所取色】 p1208 如诸色自相三种中说。 二解 显扬五...

【佛教词典】增上缘

(术语)四缘之一。谓起他法与以强力者。如眼根之能生...

界诠法师三十多年的出家心路

我本来是1978年农历七月初五来到平兴寺,准备出家,师...

亲近善知识很重要

学习佛法,应当向善知识学习。过去有一头驴子,它的主...

生死到来,如何预知时至

承问:生死到来,如何预知时至?此则不难。若能念念了...

天台宗对观音信仰的历史贡献

中国佛教天台宗对观音信仰在中国汉传佛教领域的普及与...

信守承诺的力量

承诺就是答应别人、对别人所许的诺言,务必兑现,也就...

宏海法师:净土或问

第一讲 好,各位正法学堂的同修,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

修行是细水长流,不是一下子就能到位的

有一天去一座寺院觐见一位老和尚。到那里的时候,恰好...

佛陀最初的慈心因缘

为期三个月的夏安居结束时,比丘们深得法益,身心自在...

无目之人

有个和尚问投子大同禅师:一个没有眼睛的人,他的脚应...

失去了就是凶,得到了就是吉吗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什么叫凶?什么叫吉?失去了就...

无心的阿赖耶识「犹隔一重关」

修学佛法跟修学世间法这当中的差别,蕅益大师有一段的...

《净土决疑论》白话译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