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善良的人容易和观音菩萨感应

2015/11/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良的人容易和观音菩萨感应

今天一师兄过来,聊起了观音菩萨,说她去普陀山之前,来抽签问姻缘,都是下下签。后来去了普陀山,回来不到一月,就相中了对象,结婚了。对方人很好。去普陀山,可以改变命运。又说起了,她去普陀山时,来观音寺,跟观音菩萨说,这次第一次去普陀山,人生地不熟,祈求加持遇到贵人帮忙。结果神奇的是,到了普陀山,遇到三位来自厦门的大姐,一路照应着她。真的是,去朝山,菩萨迎接你一千里,送你八百里。

经历了许多事情后,才发现,观音菩萨一直在身边,只要我们心存善良。

她跟她老公关系不好时,就去诵经做功德求观音菩萨。一切就马上转变了。真的,“若有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在苦恼时,第一个念头,是祈求观音菩萨。很多人,关系不好,就抱怨,就找别人原因。这个是无明的行为。求观音菩萨,才是智慧的做法。

人和人关系出现问题,第一,第一要至诚恳切的求观音菩萨,同时要心存慈悲。比如夫妻吵架,如果你一边求观音菩萨,一边怪对方,都说对方不好。那么,这样子就很难跟观音菩萨感应。心要柔和,要感恩时,就容易和观音菩萨感应。观音菩萨的能量场,是慈悲,你要接受这种能量场,首先内心要慈悲,才能频率相符合。谁得到这种能量场,那么就可以起不可思议的用。第二,除了求,就是努力去做功德。布施,印经、放生、做义工,都可以。这个功德也是给培养福报。要用行动来表示。

师兄还说道,做人不要怕吃亏。她在感情上有吃亏过,但人可以让人吃亏,天不会让人吃亏的。人和人之间,在感情上,或者财富上,不要计较,这样的人是很有福报的。太计较了,福报就少了。

善良的人,容易和观音菩萨感应。虽然没有学佛,没有拜佛,但是他的心善良,做一方好事。菩萨照样会冥冥中保护。有的人,虽然拜佛了,但心不善良,还得受到果报。心善良,是学观音菩萨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的都是空中楼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救世大悲观世音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 阿弥陀...

白衣观音的灵验故事

在中国,人们常常以白衣来辨认观音菩萨,在塑像的规则...

高声呼喊观音菩萨,两度逃过轰炸

我家三代人都信奉观音大士,称念名号而免灾难的事情不...

【推荐】全家人往生西方,成为真正的净土眷属

陈性良,字锡周,是印光法师的在家弟子,与印光法师因...

感应道交是大学问,很难相信

感应道交可是大学问,可是很难相信的。感是什么?感是...

圣严法师《观自在菩萨》

菩萨 菩萨是发了菩提心,以慈悲广度众生的人。菩萨不...

诚念观音圣号,助我顺利生产

《楞严经》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自学佛以...

布施、放生、施食后的感应

1 找工作 毕业的时候找工作,我们大学要求的比较严,...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贪心的代价

在舍卫城里有一名叫须项的婆罗门,十分擅于农事。他总...

追查来世的因果,不如谨慎当下的行为

有兄弟三人喜好打坐参禅,为了求更高的悟境,相约出外...

倚老卖老的人容易栽跟头

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

穷也兼济天下的乌鸦

在冬季寒冷的西伯利亚冰原上,一头野牛因为没有抵抗住...

【佛教词典】普明

(一)东晋交州刺史张牧之女。于隆安(397~401)年中,...

【佛教词典】无余

无余者,谓无余事灭。...

【佛学漫画】佛陀本生故事——舍身饲虎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

五时说法都有净土法门的施设

我们说末法众生有个特点,不知恩不报德,很多众生对释...

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因果

人有一个身体,可以做好事,做坏事。拳头,我打你一拳...

星云大师《佛陀的样子》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

【推荐】如何让自己所求之愿能迅速成办

为了让大家能够更方便地、更快速地通过自身地努力达成...

问他什么都不知道,但却是圣僧

这古来有很多人呐,看着好像他这什么也不知道,后来还...

世间有四事不能长久

释迦牟尼佛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

不要轻易地离开家庭,让家里生烦恼

问: 本人已六十多岁,念佛多年,但家人不接受,本人想...

痛苦不在工作而在内心

没有几个人觉得工作快乐,更现实的是,大部分人的不快...

在轮回里,我们只是一个过于投入的演员

一个年轻的戏子跟着师傅学艺,并到处演出,也参与演了...

财富的来源是布施

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

印光大师对苏州佛教的贡献及影响

印光大师(1861~1940)是中国汉传佛教净土宗的第十三...